內容簡介

1941年11月28日,在溧陽塘馬地區爆發了震驚江南的塘馬血戰,本小說所涉及歷史事件均發生在“塘馬戰鬥”前。作品描寫了1941年夏,新四軍十六旅在六師參謀長兼旅長羅忠毅、政委廖海濤的率領下轉戰江蘇溧陽塘馬地區,和日、偽、頑展開的極其複雜而又艱苦的鬥爭。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他們經歷了攻克茅山敵據點、紀念巫恆通大會、慶祝新四軍建軍四周年、整訓、二次轉移、羅福佑出逃和血戰塘馬等事件。謳歌了他們氣壯山河、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讚揚了他們艱苦締造蘇南抗日根椐地的偉大業績。羅忠毅、廖海濤同志為打開蘇南抗戰的新局面,率領十六旅將士浴血奮戰,最後在塘馬血戰中獻出寶貴的生命。他是我新四軍對日作戰犧牲的最高將領,被評為對共和國建設有傑出貢獻的一百位人物之一。
作者簡介
劉誌慶,江蘇人,江蘇作家協會會員,作家。著有長篇小說《幻情》,報告文學集《水西女傑》等。
媒體評論
這部書主要描寫抗戰時期新四軍六師十六旅的光輝戰鬥歷程及其羅忠毅旅長、廖海濤政委的英勇獻身事跡。十六旅在被日偽一再夾擊、長期圍困的危境中的絕地反擊與衝出重圍,是新四軍在皖南事變之後的重大事件之一。作者以豐盈的史料、多重的視角和靈動的文筆,著力表現了十六旅在重重危厄中的頑強生存與浴血奮戰,真切描述了羅、廖二位首長在種種艱難中的指揮藝術與精神風采,生動地再現了新四軍輝煌戰史中的光彩一頁。史料性與文學性的有機結合,紀實性與抒情性的桴鼓相應,使得這部作品讀來引人入勝,讀後令人難忘,也使這部作品成為近年來旅文學的重要收穫。——中國當代文學會會長 白燁
英雄主義的樂章、生命的體驗和激情、人格動機與心靈搏擊在敘述人稱的稱述展示中得到了有機的表現。小說文本的創新與拓展在《風雲塘馬》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著名評論家 張頤武
2011年軍事與科幻方面書籍
軍事和科幻屬於貼近主流的文學題材,前者講究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在廣闊的宇宙背景下,故事的發展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後者重在刻畫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從單兵作戰到集團作戰,都足以讓人熱血沸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