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世界第一顆核子彈爆炸](/img/7/af8/nBnauM3XxMjMwMjMwgTMwMTMxMTM1cDM5ADMwADMwAzMxAzL4EzL0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1964:暗戰核子彈》主要內容:當今世界,研製核彈在各國都屬於絕對機密,再友好的國家對此也是守口如瓶。20世紀50年代前期,當時我們稱為“老大哥”的蘇聯對此也是滴水不漏。自1964年10月16日中國成功地爆炸第一顆核子彈後,當人們仰視升騰的蘑菇雲、為核爆炸成功而歡欣鼓舞的時候,異國間諜組織蠢蠢欲動,美國中央情報局派遣的黑蛇小組,日本神秘女郎中島芳子,都出現在這個敏感區域。他們要竊取關於中國核子彈的情報,刺殺研究核子彈的科學家,破壞核子彈生產基地,將社會主義中國的核子彈研究掐死在搖籃里。
內容綜述
46年前的10月16日,祖國西部的茫茫戈壁上空一聲巨響,我國第一顆核子彈爆炸試驗成功了。激動和喜悅的心情,傳遍了整個祖國大地,巨龍騰飛,震動了整個國際朝野。但是,核子彈的爆炸成功,談何容易。
除要突破科技領域中的無數難關,真正掌握確保核子彈起爆成功的奧秘外,還有當時“一窮二白”的特殊歷史困難時期,可以說中國人勒緊了褲帶,把核子彈研製出來,那種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科學務實、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將會永放光芒。
歷史的記憶不容塵封,英雄的故事總是傳奇。根據國家一級警督張文奇講述當年諜報始末而創作完成的《1964:暗戰核子彈》一書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該書講述的是當人們仰視升騰的蘑菇雲、為核爆炸成功而歡欣鼓舞的時候,以美國為首的各國間諜悄然雲集中國,目標鎖定我國核子彈研製機密。他們要竊取我國核子彈的情報,暗殺研究核子彈的科學家,破壞我國的核子彈生產基地,將社會主義中國的核子彈研究掐死在搖籃里。在周恩來總理親自指揮下,我公安偵查員與各國間諜鬥智鬥勇,展開了一場決定共和國命運的反諜大戰,最終偵破了這起核子彈竊密驚天大案。
該書塑造了一個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同時熱情歌頌了以周總理為代表的老一輩革命家的偉大情懷,張揚了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對青年一代信仰和價值觀的確立,有非常積極的現實意義。
向為共和國核事業做出貢獻的英雄們致敬!
創作背景
過去20年間,不少人提出要給我寫傳記,或者用我的故事拍攝電視劇,我都謝絕了。一來是不想過分宣傳自己,二來是擔心創作中出現偏差,對不起我的老戰友、老首長。後來有幸認識了本書作者。以前我看過他的作品,通過幾次接觸,我感覺到他的真誠和投入,以及對歷史事件的理解和對題材的把握能力。基於這點,我接受了他的採訪。我很贊成他用小說的方式講述這段故事的想法。書中主人公雖然用了我的經歷,但“戚文彰”代表的是全體共和國衛士。
我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反諜人員。年輕的時候,我曾經為沒有能趕上金戈鐵馬,激情四射的烽火歲月而遺憾。戰爭年代我黨隱蔽戰線總指揮周恩來,是我的榜樣和偶像。我在北京市人民公安學校就讀時,不知不覺地學習周總理處理情報的方式,從那時我培養了公安戰士應有的戰術素養。
上個世紀60年代的特殊環境,把我推到反諜鬥爭第一線和政治漩渦的中心。作者稱我是神探,但是在我看來,我似乎只是那個在正確時間,正確地點,出現的正確的人。我在反諜鬥爭中做出的成績,是在周總理親自指揮下,在楊奇清、李強等同志指導下而完成的。我只是公安戰線的一個小兵,榮譽屬於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勝利屬於我們英雄的中國人民!
原國家一級警督
小說戚文彰原型張文奇
作者簡介
華胄:本名范昕,祖籍福建省。1984年畢業於天津外國語學院。曾經在天津市文化局擔任外事秘書;1991年畢業於美國俄亥俄大學戲劇學院,從師Dr.SeaburyQuinn教授。獲職業劇作專業碩士(MFA)學位。1995年起先後在美國PancomInternational、Innovasia和Globalhue廣告公司任高級文案、創意總監,副總裁。2000起在美國洛杉磯警察局任職。
l993年完成長篇小說《唐人街黑色風雲錄》由民眾出版社出版;
l995年完成中篇系列小說《走出廢墟》、《沉默法規》,刊載、轉載於《小說家》和《小說月報》;
l996年完成電影劇本《燃燒的鏇律》,獲台灣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
l997年完成長篇小說《風塵交易人》,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當代》、《小說月報》、《中篇小說選刊》等多家全國性雜誌刊載,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講;
2002年完成29集電視連續劇《記憶的證明》(定稿編劇),中央電視台電視局製作中心攝製,並且獲得25屆中國電視飛天獎最佳編劇獎;
2006年完成軍事動作大片《搏翼深藍》,八一電影製片廠投拍;
2007年完成24集電視劇《戰北平》,解放軍總政治部、北京市委宣傳部、解放軍第二炮兵電視劇中心、中融影視文化公司聯合攝製;
2008年開始創作35集電視劇《鴻蒙辟路》,由北京錚之聲影視投資有限公司投拍。
2010年新作《1964暗戰核子彈》
背景資料
中國發展有限的核力量,是使我國贏得近60年和平發展機遇的根本保障之一,也是中國大國地位的體現;否則“你說話就不算數”。
我國發展核武器是為了世界和平,有效制止核威脅。“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對無核國家和無核地區使用和威脅使用核武器”,是我國一貫奉行的基本國策;同時也是中國人不信邪,敢於面對現實,基於對國際戰略的獨立見解作出的正確抉擇。
應該感謝並永遠記住,同時也教育我們的子孫後代:發展中國國力包括核力量,是黨和國家第一代領導核心,從對現代戰爭規律的深刻洞察,對近代中國百年恥辱的追悔,體現國家、人民的意志與決心的戰略決策;是我國具有崇高愛國主義科學家們的座座豐碑;是工人、解放軍和公安戰士為主體的力量,自力更生、團結建國、無私奉獻精神的豐碩成果。
本書作者,是我熟悉的朋友中極具愛國心,極富有中國良心的優秀年輕作家。
本書塑造了一個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同時熱情歌頌了以周總理為代表的老一輩革命家的偉大情懷,張揚了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對青年一代信仰和價值觀的確立,有非常積極的現實意義。
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副司令員:葛東升中將
2011年軍事與科幻方面書籍
軍事和科幻屬於貼近主流的文學題材,前者講究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在廣闊的宇宙背景下,故事的發展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後者重在刻畫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從單兵作戰到集團作戰,都足以讓人熱血沸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