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僧房雙桐》

彼此名言絕,空中聞異香。 這是一所靜寂的禪院,靜寂到苔蘚不僅爬進院中,而且爬進房裡,可見這個所在既無外人打攪,僧人亦是足不出門。 禪房中應該不止一位僧人,所以用了“彼此”二字。

作者

王昌齡

詩詞正文

棕櫚花滿院,苔蘚入閒房。
彼此名言絕,空中聞異香。

賞析

這是一所靜寂的禪院,靜寂到苔蘚不僅爬進院中,而且爬進房裡,可見這個所在既無外人打攪,僧人亦是足不出門。但這所禪院又是熱鬧的,那滿院的棕櫚花不是開得一片燦爛嗎?一熱一冷,一鬧一寂,形成鮮明對照,但彼此又並不矛盾,焉知這禪房花木不帶有“鬱郁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儘是法身”之意?於是進一步寫感受。禪房中應該不止一位僧人,所以用了“彼此”二字。“名”指精神,“言”指語言。眾僧相對參禪,彼此間既無語言交流,也無精神交流,但能夠達到一種默契,創造一種境界,都深深沉浸在禪悅之中,於是就如須菩提臻於禪定時,帝釋天散花於天一樣,作者似也能聞到空中的異香。禪宗認為真正的悟境是不可言說的,一落言詮,即有失真,所以眾僧皆不言,而作者表達這一境界也以少少許勝多多許,使得這篇小詩有餘不盡,耐人回味。清代評論家施補華在《峴傭說詩》中評價這首詩是“句中有禪理,句外有神韻”,體認是非常準確的。

作者

王昌齡(690-756)字少伯,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727)進士及第,授秘書省校書郎,後改江寧丞。安史亂起,避亂江淮,為閭丘曉所殺。善詩,尤長於七絕,所作多邊塞軍旅、宮怨閨情及送別之什,有名於時。今人李雲逸著有《王昌齡詩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