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折桂令·擬張鳴善》

這支小令是作者一首述志寄懷之作。作者生活在元末。這時社會動亂,危機四起。元朝日趨崩潰,農民起義到處湧起。作者家居無錫,這時張士誠正在這裡擁兵稱王,社會極不安定。倪瓚是一位高士,一生抱清貞絕俗的態度,工書好學,篤於自信,以書畫名噪一時。但他也不能與世隔絕,更不能對社會的動盪無動於衷。這首小曲,抒發了他對歷史和現狀的感慨,直接表現了他的生活態度,生動地反映了這位傑出的山水畫家的思想品格,很值得重視。   上片前三句直接入題,後三句此曲感寫作者自己的生活。下片前兩句直接述志,最後三句再回到歷史與現實上來。此曲嘆歷代興亡,抒發對現實極度不滿,追求山林樂趣的情懷。毫不隱諱,憤慨之情溢於言表。緣情狀物,精練曉暢,氣勢豪爽。

詞目

《雙調·折桂令·擬張鳴善

正文

草茫茫秦漢陵闕。世代興亡,卻便似月影圓缺。山人家堆案圖書,當窗松桂,滿地薇蕨。侯門深何須刺謁,白雲自可怡悅。到如今世事難說。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不見一個豪傑。

背景

本篇是作者一首述志寄懷之作。作者生活在元末。這時社會動亂,危機四起。元朝日趨崩潰,農民起義到處湧起。作者家居無錫,這時張士城正在這裡擁兵稱王,社會極不安定。倪瓚是一位高士,一生抱清貞絕俗的態度,工書好學,篤於自信,以書畫名噪一時。但他也不能與世隔絕,更不能對社會的動盪無動於衷。這首小曲,抒發了他對歷史和現狀的感慨,直接表現了他的生活態度,生動地反映了這位傑出的山水畫家的思想品格,很值得重視。

註解

陵闕:指帝王的墳墓。
山人家:山居的人,作者自稱。
堆案圖書:形容藏書豐富。案,桌子。
薇蕨:皆草本植物。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隱居首陽山,採薇而食。後世以“薇蕨”為隱者之糧。
侯門:泛指官宦顯貴人家。
刺謁:求見,拜訪。刺,類似後來的名片。

譯文

秦漢的帝王墳墓已經埋在茫茫草野之下。那以後歷代江山易主,就像天邊的月亮時圓時缺那樣迅速變幻,司空見慣。我家裡堆的是書畫,窗前栽的是松桂,滿地長的是薇蕨。侯門深似海,何必去拜訪呢,白雲自有自己的快樂。到如今世事依然不堪。看茫茫天地之間,竟見不到一個英雄,一個豪傑。

鑑賞

這支小令是作者一首述志寄懷之作。作者生活在元末。這時社會動亂,危機四起。元朝日趨崩潰,農民起義到處湧起。作者家居無錫,這時張士誠正在這裡擁兵稱王,社會極不安定。倪瓚是一位高士,一生抱清貞絕俗的態度,工書好學,篤於自信,以書畫名噪一時。但他也不能與世隔絕,更不能對社會的動盪無動於衷。這首小曲,抒發了他對歷史和現狀的感慨,直接表現了他的生活態度,生動地反映了這位傑出的山水畫家的思想品格,很值得重視。上片前三句直接入題,後三句此曲感寫作者自己的生活。下片前兩句直接述志,最後三句再回到歷史與現實上來。此曲嘆歷代興亡,抒發對現實極度不滿,追求山林樂趣的情懷。毫不隱諱,憤慨之情溢於言表。緣情狀物,精練曉暢,氣勢豪爽。

作者

倪瓚(1301—1374)元曲作家。字元鎮,自號雲林子,風月主人、滄浪漫士、淨名庵主等,無錫(今江蘇)人。本為西夏人,因其先人出使於宋,留居中國,定居江南。不樂仕進,耽於詩文書畫,善琴操,所居有清閟閣,多藏書法名畫秘籍。至正(元惠宗年號,公元1341—1370年)初年散資產與親故,棄家泛舟五湖三泖(今太湖附近水鄉)間,自稱懶瓚、倪遷。工樂府,精音律。《錄鬼簿續編》稱其“愛作詩,不事雕琢。善寫山水小景,自成一家,名重海內”。著有《清閟閣全集》,現存小令12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