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阿爾的舞廳》是梵谷在1888年秋天與高更合作完成的畫作。兩位畫家風格交融的特點在作品中表現得相當明顯,而這也是該作的一大特點。當時,高更來到阿爾勒以幫助梵谷籌辦一個便於當地藝術家交流切磋的“黃房子”,兩位藝術家在一起畫了好幾幅作品,其中包括兩幅大作,即梵谷的《阿爾的舞廳》和高更的《阿爾勒姑娘》。但因為兩人個性迥異而時常爭吵,合作並不長久。就在這幅作品完成後不久,12月的一個晚上,梵谷在與高更的爭執中陷入瘋狂而拔刀相向,後割傷了自己的耳朵。這件代表多重創作風格的畫作也因此事而多了一層戲劇性色彩。當時,高更來到阿爾勒以幫助梵谷籌辦一個便於當地藝術家交流切磋的“黃房子”,兩位藝術家在一起畫了好幾幅作品,其中包括兩幅大作,即梵谷的《阿爾的舞廳》,和高更的《阿爾勒姑娘》。但因為兩人個性迥異而時常爭吵,合作並不長久。就在這幅作品完成後不久,12月的一個晚上,梵谷在與高更的爭執中陷入瘋狂而拔刀相向,後割傷了自己的耳朵。這件代表多重創作風的畫作也因此事而多了一層戲劇性色彩。
畫面簡介
畫作的主題是《阿爾的舞廳》的一個節日之夜,這是兩位畫家經常光顧的一家舞廳。畫中明顯有受高更影響的痕跡,主要體現在謹慎地採用了綜合與分隔的理念,這正是高更與Émile Bernard一起生活在阿凡橋期間所採用的創作理念。另外,作品也融合了日式風格:重新採用水平線條,並且畫作第一層次曲線與反曲線相互交錯,線圖式外觀突出。圖案色彩純粹且反差強烈,讓空間具有飽和感,並給人以恐懼感。而畫中右側的女性形象更是加劇了這種感覺,她仿佛一下子抓住了觀眾的視線並傳遞著一種不安的情緒。透過這潛藏的不安,我們可以讀出兩位畫家之間的緊張關係,梵谷“南國畫室”(L’Atelier du Midi)夢想的破滅以及兩人最終的分道揚鑣。
前景
畫面的前景中,那些髮飾的形態體現了日本版畫在兩位畫家創作中的影響,而色調均勻的暗黃色塊,以及間雜著黑色的靛藍色塊——那是梵谷極愛的阿爾勒傳統婦女裝所特有的顏色,烘托出一種奇特、令人不安而又充滿迷幻色彩的美。所有這些充滿張力的顏色和圖形在變化迴轉之間,似乎透露出這一人群匯聚之地的某種並非以眼神識辨,而是以現場感知來傳遞的獨特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