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這是一本知識性的圖畫書。畫家用簡潔的語言,講述了從羊毛變成斗篷中剪、梳、紡、織、縫的全過程,讓孩子們了解到普通物品也要經過如此多的工序,才得以“煉”成,孩子們獲得了衣物製作的基本知識。再推想,我們身邊還有很多物品不都要經過這樣複雜的生產過程嗎?筆、床、紙張、大米、腳踏車……
或許,大人們還會有疑問:在社會分工日益細化的今天,孩子需要了解這些知識嗎?我想,魯賓遜在被衝到荒島前,他大概不會想到,從種稻穀到造獨木船,都要事必躬親吧。更何況,這本圖畫書帶給孩子的信息是多方面的,不能僅僅從知識方面來理解它的內涵。例如,辛勤勞動後的快樂;鍥而不捨的精神;利用自然資源改變自己的生活。最重要的是,這本書能讓孩子感受到人類的偉大創造力,這種創造力推動了文明不斷發展。
內容簡要
詩人金波有一首兒童詩《不應當只記得》,和這本圖畫書想要表達的意思頗相似:
不應當只記得,
牛奶是從奶瓶里
倒出來的。
還應當知道,
牛奶是從奶牛身上
擠出來的
牛從大草原上走來,
草原很遼闊,很遙遠。
不應當只記得
蘋果是從奶奶的
菜籃子裡取出來的。
還應當知道
蘋果是從樹上
摘下來的
蘋果樹長在土地上,
土地很黑很肥,
泥土裡還有人們的汗水。
……
同質樸簡單的故事一樣,這本書的畫面也令人喜愛。湯米•狄波拉——這位著名的圖畫書作家(他在四歲時就宣布要當畫家,以後又獲得了凱迪克獎和紐伯瑞獎),其操控畫面的能力特彆強。圖畫以跨頁為主,適合表現大的勞作場面。在這樣的畫幅中,畫家再以鉛筆勾繪出生動的臉部表情和手部線條,用得體而淡雅的色彩渲染出農莊四季的物候變化,使故事角色個個鮮活逼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畫面的細節(這些細節往往由識字不多的孩子先發現)。你注意看看,那隻一直忙得不亦樂乎的小老鼠,那隻時而幫助阿利、時而又和阿利作對的黑臉羊,還有阿利表情的變化,都帶給讀者莫大的“發現”喜悅。最有趣的是,當阿利高興地穿上新斗篷時,沒想到黑臉羊已經偷偷把斗篷啃出了幾個“鋸齒”——看來,明年人們又會說“可憐的阿利”了,明年阿利又得做新斗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