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閏中秋月帖》

《閏中秋月帖》

《閏中秋月帖》作者是宋徽宗趙佶,他在書畫藝術上的成就,是很多皇帝無法與之比擬的。因此,後人戲稱趙徽宗是“不愛江山愛丹青”的皇帝。這位鍾情於中國書畫藝術的皇帝在這一領域也確實建樹不凡。他能書善畫,並下令刻帖雕書、將書畫列入科舉科目、興建畫院等等,這些都是有利於書畫的傳承和發展的。他所開創的“瘦金體”成為書法史上獨樹一幟的一家派別和一體風格。

基本信息

內容介紹

故宮博物院

所藏趙佶的“瘦金體”《閏中秋月帖》。作品筆畫細瘦如“筋”,舒展飄逸,卻挺拔有力,氣韻生動且不失腴潤,更不顯稚弱之氣,有濃郁的書卷氣息。趙佶的書法,早年學薛稷黃庭堅,後又參合褚遂良諸家,出以挺瘦秀潤,又變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

書畫賞析

觀賞作品,

《閏中秋月帖》《閏中秋月帖》

可以發現,其線條瘦直挺拔,橫畫收筆帶鉤,豎畫收筆帶點,撇如匕首,捺如切刀,豎鉤細長,有些連筆字像遊絲行空,已近行書。其用筆源於褚、薛,只是寫得更瘦勁;結體筆勢取黃庭堅大字楷書,舒展勁挺。這種書體從美學的角度講:麗美之氣襲人婀娜多姿

在古代皇權集中制的時代,一般的情況下,肅穆、莊重、典雅和大氣是皇家風格的主要特徵。但是,歷史似乎在動盪的宋朝發生了非規律性的扭動,從而造成了皇權和皇家審美標準的大逆轉。趙佶荒廢朝政、一心沉溺於書畫藝術這一事實,推動了他藝術天分的表露和宣洩。而他的美學標準也隨著扭動的歷史現實化而變得大背傳統,形成獨特的一種藝術風格。這可能就是宋徽宗“瘦金體”書法形成的歷史淵源。但是,優秀的藝術流派是以它優秀的藝術價值流傳的,藝術的光芒不會因創造者某一方面的缺失而受到因影響。趙佶的“瘦金書”墨跡,優雅之氣與瑰麗之氣並重,正如岳珂《寶真齋法書贊》稱讚他的書法所言:“金縷之妙,細比毫髮,殆與神工鬼能,較奇逞並於秋毫間。”

作者簡介

在中國書法藝術史冊上,

《閏中秋月帖》宋徽宗《閏中秋月帖》

留有幾位皇帝的名字,如梁武帝蕭衍、唐太宗李世民、五代時南唐後主李煜、宋徽宗趙佶和清代的乾隆帝弘曆等,這些所謂的“真龍天子”大都是書法藝術的愛好者和“追隨者”,其中真正稱得上書法家的恐怕只有宋徽宗趙佶一位。提起這位皇帝昏庸無道的劣跡大家可能未盡知曉,而對於他在書畫藝術上的成就,可以說幾能如數家珍

趙佶(1082-1136),即宋徽宗。趙佶為帝時,政治腐敗民不聊生。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兵攻進教城汴梁,趙佶、趙桓以及趙氏宗族、親屬等三千多人都做了金人的俘虜,這就是所謂的“靖康恥”。趙佶在位期間,廣攬天下書畫人才,讓這些人在翰林書畫院進行書畫研究和創作。當時傑出的書畫家如米芾、蔡京、蔡卞等都曾在書畫院供職。此外,他還將當時內府所藏的歷代書法名跡令龍大淵等人摹勒上石,這就是著名的《大觀太清樓帖》,是宋代繼《淳化閣帖》之後的又一部重要法帖。他本人對書畫藝術有著特別的興趣,曾同當時幾位書畫名家一起,將宮中所藏曆代名畫重新鑑定、裝裱一新並親為題簽。到了宣和年間,他廣泛收集民間文物,特別是金石書畫,命當時書畫院中的書畫博士編寫《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三部書。其中的《宣和書譜》一書,分門別類記載內府所藏曆代法書名跡1344件,涉及書法家179人。書中的書家小傳、書法逸聞、作品品評等都成為後世研究書法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歷史貢獻

宋徽宗趙佶對於

《閏中秋月帖》《閏中秋月帖》

宋代畫院的建設和院體畫的發展,對於書畫藝術的提倡和創作,以及對於古代藝術的整理與保存,是很多皇帝無法與之比擬的。因此,後人戲稱趙徽宗是“不愛江山愛丹青”的皇帝。這位鍾情於中國書畫藝術的皇帝在這一領域也確實建樹不凡。他能書善畫,並下令刻帖雕書、將書畫列入科舉科目、興建畫院等等,這些都是有利於書畫的傳承和發展的。他所開創的“瘦金體”成為書法史上獨樹一幟的一家派別和一體風格。

趙佶的草書也極有造詣。其《千字文》筆法跳宕,點畫粗細變化大,運筆急速中有頓挫,結字不受成規約束,一任錯落變化,章法渾然天成,有著極高的藝術性。趙佶還善於用草書寫團扇,他的《掠水燕翎詩》紈扇在有限的空間裡將“掠水燕翎寒自轉,墮泥花與濕相重”14個字“灑落”其中,詩句與書法構成一種完美的意境。據說團扇書寫自徽宗以後形成一種風氣,成為文人雅士表現書法藝術的一種新形式,這也是趙佶在書法藝術形式上的一種創新。

趙佶擅長花鳥畫。據說他畫鳥雀,常用生漆點睛,如小豆般地凸出在紙絹之上,十分生動。他先後描寫過各種奇花異鳥,命名為《宣和睿覽冊》。他也畫人物、山水等,皆有不凡造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