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模式》

《重慶模式》

《重慶模式》秉承“客觀描述、主觀詮釋”的理念,對重慶市委市政府的系列“新政”進行梳理,同時對“重慶模式”的概念、“重慶模式”產生的背景、“重慶模式”的主要內容及其“重慶模式”的意義做了全面闡述。

基本信息

簡介

2011年1月6日,中國經濟出版社北京舉辦《重慶模式》新書發布會。作為第一本解讀重慶“新政”的公開出版物,《重慶模式》比較全面地解讀了薄熙來重慶市委書記以來的系列“新政”。該書由重慶市委黨校《探索》雜誌主編、重慶市政協委員蘇偉教授,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著名經濟學家楊帆教授等撰寫。
“重慶模式”的概念甫一出現,便與“唱紅打黑”產生的巨大社會效應一起,引起海內外的高度關注,各界觀察者都對重慶發生了濃厚的興趣,支持者和持異議者紛紛發表意見,甚至產生了巨大爭議。然而,仔細研究這些意見,卻發現在“媒體的狂歡”和“思想的盛宴”背後,很少有人了解“重慶模式”的全貌。與一些高端媒體從“重慶模式”涉及的中國社會轉型期的重大問題進行分析不同,很多人只是從耳聞目見的某個側面來解讀“重慶模式”,更有人將個人情愫強加給“重慶模式”,而忽視了重慶“新政”的系統性和整體性。為了讓人們全面地了解“重慶模式”,中國經濟出版社策劃出版了這本專著。

看點

雖然理論界對“重慶模式”一直爭議不休,但是人們對“重慶模式”內涵的理解卻有很大的差異,該書作者第一次明確了廣義“重慶模式”的概念,認為,重慶模式“特指中共十七大以後的2007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薄熙來主政重慶後,重慶市委、市政府在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重慶市直轄以來發展的基礎上,施行的一系列新政,從而形成的一套經濟、政治文化、(狹義)社會與生態發展的方式,和由此形成的發展路徑”,強調了其系統性和社會發展路徑的屬性。
作者認為,“重慶模式”是“一個很有成效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具體模式、一個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可能實現有效結合的具體模式、一個很有成效的科學發展觀的具體模式”,並明確表達了“中國戰略轉型對重慶的期盼”。

意義

誠如書中所言,近幾年,重慶在打擊黑惡勢力、統籌城鄉發展、解決民生問題等經濟社會方面取得巨大進步,其成績也得到中央領導的肯定。然而“重慶模式”能否得到長效機制的保障,“重慶模式”能否成為“中國模式”的新版本,人們還需拭目以待。本書出版的意義也正在於此,即推進對“重慶模式”研究的深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