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稱】《遠遺堂集外文初編》自敘【年代】清代
【作者】譚嗣同
【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遠遺堂集外文初編》自敘夫憂傷之中人,有飄忽沖盪,纏沈盤蟄[1],挾山嶽之勢,挈烈風雷雨之暴[2],舉血氣心知所能勝以幹事者,猝不能當其一擊。氣息茀然[3],若存若亡,抗之則無上,按之則無下。其來也不得其緒,而引之則不可究極,合而為蒼然之感,吾平生遘其二焉[4]。五六歲時,居京師宣武城南,與先仲兄俱事畢蓴齋師[5]。夏雨初霽,嬉戲階下,兄適他去,四顧孑然,情不可已,遂嗷嗷以哭,此其一也。後遭死生離異之感,輒一形焉。鍾兄撤瑟之歲[6],以應試挈從子傳簡至京師,覽童年之遺蹟,悵歲月其不淹,以今準昔,喟焉遠想。憶夫煙雨在簾,蛙聲夜噪,或敗葉窸窣,霜鍾動宇,然燈共讀,意接神親,追溯所及,方怦怦於中,而兄之訃至矣。創鉅痛深,瞢不省事,哭誦略定,則志隳形索[7],清刻至骨,自顧宛五六歲孺子也。於時蒼然之感,不可以解。當其幽思潛抽,莫可告語。道逢林叟耕夫,輒欲流涕,引與話舊;睹禾黍布隴,廢冢斷碑,以及壞牗蛛絲,皆若與我有一日之好。便得見曩之童僕,且將視為肺腑,而不能一日離。然自恃尚有傳簡在,未幾而傳簡亦歿。嗚呼!機發必先[8],情極則返,折心之痛,行三年矣。乃克檢仲兄遺文手書一通,單辭奪簡,莫成卷帙,言行之大,見於行述志名及哀誄之文[9],無所離麗[10],命曰《集外文》爾。光緒十有七年冬十有一月敘[11]
作品注釋
[1]蟄:痛。[2]挈(qiè):提起。
[3]氣息茀(bó)然:語出《莊子·人間世》。暴怒的樣子。
[4]遘(gòu):遭遇。
[5]畢蓴齋:譚嗣同的塾師。
[6]撤瑟:古代士人遇父母有疾,撤琴瑟,以示孝意。後以“撤瑟”指死亡。
[7]隳(huī):毀壞。
[8]機:事物變化的跡象、徵兆。
[9]行述:作者另有《先仲兄行述》一文。
[10]離麗:附麗、附著。
[11]光緒十有七年:指18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