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
要想在一個美麗的地方產生一場艷遇,並且獲得最實惠的愛情,最好去新疆,最好去新疆的達坂城。不信,你聽:“達坂城的石路硬又平,西瓜呀大又甜。那裡住的姑娘辮子長啊,兩個眼睛真漂亮。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給別人,一定要嫁給我,帶著你的妹妹,帶著你的嫁妝,趕著那馬車來……”在遍地漂亮姑娘的達坂城,在有馬車裝著嫁妝的達坂城,世界上還有哪個地方有這么實惠的愛情?
達坂城的名氣是一首歌造就的。半個多世紀以前,正是這樣一個石頭都被風颳得又圓又大的老風口達坂城,卻因為當年25歲的王洛賓記譜譯配的那首《達坂城的姑娘》而成為人們夢想的地方。
傳說
據說,這首民歌來源於200多年前。當時,清政府施行其移民屯田政策,從陝甘各省而來的移民定居後,經過融合而孕育的後代,男的健壯,瀟灑地趕著馬車。女的漂亮,迷人的長辮快要拖在地上。他們在這片天山腳下的綠洲生息勞作而孕育出了這首民歌廣為流傳。
還有一種說法是,1865年,野心勃勃、殘暴成性的中亞浩罕國侵略者阿古柏率軍侵入新疆,在英國支持下,建立反動政權。他大肆攻城略地,先後占領了整個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區,1870年11月又攻下了吐魯番和烏魯木齊,並在達坂城、吐魯番、託克遜三城部署重兵,與收復新疆的清軍抗衡。駐紮在達坂城的阿古柏部隊中,一名從吐魯番被抓來當兵的維吾爾青年與當地的美貌少女阿拉木罕相愛了。但是,美好的愛情很快就被殘酷的現實打碎。阿古柏匪幫被清軍大敗後,殘餘部隊退向吐魯番,相愛的人兒從此生離死別。於是痛苦的青年在歌聲中表達自己的哀怨,“我看啊看啊,卻再也看不見她,達坂城也漸漸遠去,我真是一個不幸的人啊,就這樣永遠離開了阿拉木罕……”這首吐魯番民歌便成了《達坂城的姑娘》的前身。
值得一提的是,這首同樣以“達坂城的姑娘”為主題的吐魯番民歌,點出了達坂城的姑娘名叫“阿拉木罕”,歌詞卻與前首表達的意蘊不同,“我的梨兒撒落在地,你願不願意為我拾起?想要吻你我卻不夠高,你可願為我彎下腰……”整首歌充溢著委婉和遲疑,最後以遠離達坂城的阿拉木罕而遺憾結局。雖然有一些悲戚,但留在人們心中的悵然一樣會刻下深深的印痕。
意蘊
為什麼同一首歌會有兩種不同的意蘊,現在的達坂城並不會告訴你答案。我想,音樂總是在抒發人的境遇與心境,當它的旋律經過那些陽光下為生活而辛苦勞動的人們身邊,它會帶著勞動者的歡快和奔放。當它停留在烽煙中煎熬著的人們心中時,它會印上憂怨與哀傷。但不論是哪一種時代的印痕,只要歌頌著愛情,它的種子就會隨著那一陣陣的風落下,留下再也消失不了的痕跡。
100年前,德國人馮·勒柯克曾在當時被稱為哈拉和卓的吐魯番二堡鄉附近的高昌古城廢墟進行“考察”活動。在英俊的吐魯番郡王的熱情支持下,勒柯克有幸用他被當地人稱為“魔匣”的錄音機收錄了當地歌手美妙動聽的歌聲。勒柯克借住民居的房東家女兒珠麗可罕也錄下了三首歌曲,其中一首就是表達那位阿古柏士兵對達坂城姑娘無限仰慕和傷懷的情歌。美麗的珠麗可罕容顏早已逝去,可是那些美妙歌聲的錄音至今還保存在柏林心理學院,那應該是關於達坂城最早的詩意,也應是最持久的詩意。
但是達坂城的姑娘到底在哪裡,這成了多少年來人們苦苦追尋的答案。其實,有多少種對美的嚮往,就有多少個美麗的達坂城姑娘。那首歌描摹的美麗已經深深地鐫刻在人們的心中,能不能找到一個與想像中一樣美麗的姑娘已經並不重要。因為只要你進入達坂城,或者只在經過時遙遙望見達坂城,就會感受到達坂城姑娘真切的氣息。
也許,她就在你夢尋千百度後,那驀然回首處……
歌曲
《達坂城的姑娘》
達坂城的石路硬又平啊
西瓜大又甜那
那裡來的的姑娘辮子長呀
兩個眼睛真漂亮
你要想嫁人
不要嫁給別人
一定要你嫁給我
帶上你的嫁妝
唱著你的歌兒
趕著那馬車來
情歌王子
王洛賓:有“西部歌王”之稱,1934年期間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音樂系。
1937年11月在山西參加由丁玲領導的西北戰地服務團,後受西北戰地王洛賓服務團委派,前往蘭州等地做喚起民眾的工作。1938年5月在蘭州參加“西北戰劇團”,進行抗日救亡宣傳。1949年9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年隨軍進入新疆。
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政治部宣傳部文藝科副科長、新疆軍區政治部文藝科科長、新疆軍區歌舞團音樂創作員、新疆軍區歌舞團藝術顧問等職。1988年6月離職休養(藝術一級,文藝六級)。1988年9月榮獲中國人民解放軍勝利功勳榮譽獎章。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96年3月14日在軍區總醫院因病逝世。享年83歲。
成就:他一生創作歌劇七部,蒐集、整理、創作歌曲1000餘首,出版歌曲集六冊。
他的作品多以情歌為主。其中,《在那遙遠的地方》和《半個月亮爬上來》被評為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並且榮獲國家頒發的“金唱片特別創作獎”;《達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汗》、《掀起你的蓋頭來》、《可愛的一朵玫瑰花》、《瑪依拉》、《青春舞曲》和《在銀色的月光下》等西部民歌,在國內外廣為流傳,已成為中華音樂寶庫中的經典之作。
為表彰他為20世紀中華音樂傳播所做出的突出貢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4年7月授予他“東西方文化交流特別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