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葬》

《送葬》

《送葬》這幅畫很早就成為文學藝術作品中的專有範例。我們從小就曾經在書本和畫冊上看過它,對它充滿戲劇性的情節記憶猶新,很多人希望能夠理解畫家創作所採用的題材和竭力要表現的情感。

作品賞析

創作背景

作者彼羅夫(1833-1882),創作於1865年。19世紀中期後,俄國開始涌動民主主義思潮。在車爾尼雪夫斯基美學思想影響與反映現實生活的文學作品感染下,一些畫家積極從文學作品中去吸取營養,力圖從學院派只能畫聖經題材、歷史故事的束縛擺脫出來。《送葬》這幅作品取材於俄國著名詩人涅克拉索夫的長詩《嚴寒-通紅的鼻子》,既具有給文學作品插圖的意義,又可視為一幅單獨的作品。繪畫表現的是一家主要的男勞力死了,被裝入棺材運往墓地埋葬。在冬天寒冷的一望無際的原野上,送葬的人只有他的妻人和兩個孩子。還有一隻忠實的狗,顯得非常悽苦。不懂事的小孩子已睡著了,另一個懂事的姐姐瞪著眼睛好象在考慮著將來的生活。寡母雖然只留下一個背影,但這個背影畫得非常有感情,她的勞累,她的痛苦盡在不言中。

作者簡介

彼羅夫(1833-1882): 巡迴展覽派著名畫家之一。繪畫題材廣泛多樣,他的觀察力很強,善於捕捉生活中的變化,具有辛辣的批判、諷刺才能。作品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強烈的愛憎感情。成名作是《復活節的鄉村祈禱遊行》(1861),該畫在1862年10月剛展出一天,即被官方禁展。彼羅夫一生很悲慘,在沙皇的迫害下,他饑寒交迫,死於肺病。

俄羅斯名畫

名畫和名曲、名著一樣,同為人類精神財富中的璀璨珍寶,筆觸所至,表現了各個時代的藝術家對真善美最本質的認識,每一幅名畫都是時代精華的凝結,體現了小到個人、大到整個國家、民族、時代的文化精魂。讓我們走進俄羅斯畫家的世界看人物風景,從筆觸和色彩中感受到大師們的呼吸,感受藝術的和人文的薰陶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