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òng zàng基本解釋
[funeral] 把死者遺體送到埋葬或火化的地點一種類乎送葬的悲傷之情油然而生
詳細解釋
1. 送靈柩下葬。《左傳·襄公二年》:“ 齊侯 使諸 姜 宗婦來送葬。”《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劇孟 雖博徒,然母死,客送葬車千餘乘,此亦有過人者。” 唐 劉言史《北原情》詩之二:“近來送葬人,亦去聞歸聲。” 魏巍《東方》第六部第九章:“父親披麻戴孝為死鷹送葬,自己跪在台階下,向這個戴著瓜皮帽的小子叩頭。”
2. 葬送,斷送。
郭沫若《羽書集·武裝民眾之必要》:“大家都抱著一個‘各人打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態度,那樣豈不是甘願要把國家整個送葬么?”
鋼琴奏鳴曲:《送葬》
降b小調第二號鋼琴奏鳴曲《送葬》這首奏鳴曲是1839年夏天,在喬治桑的故鄉諾安所寫出來的,這裡對蕭邦而言,似乎是精神與肉體最佳休憩站。在遠離巴黎的法國中部隱秘居所中,蕭邦和他的愛人喬治桑過著與世無爭,遠離塵囂的寧靜生活。也為蕭邦原本因罹患結核病而逐漸衰弱的肉體與精神帶來無限生機。尤其是前一年赴馬約卡島療養失敗後,於該年春天逃回法國以來,在此地的療養最具功效。此時隨著身體狀況的好轉,也大大刺激了他的創作力,這首附《送葬進行曲》的《降b小調第二號鋼琴奏鳴曲》,就是蕭邦在這段時間完成的作品。
雖然蕭邦在法國功成名就,但是他的心中一直沒有忘記淪陷的祖國波蘭。他的鋼琴作品雖然有些如《夜曲》般充滿甜美如蜜的鏇律,但是這首鋼琴彈奏的《送葬進行曲》,就像烏雲密布的天空下著陰陰細雨,遠方喪鐘迴蕩在淒清低迷的空氣里,一群人面無表情地走向墓碑……,讓人仿佛能感受到鋼琴詩人心中那股祖國淪陷、家園破碎的無比哀慟之情。
確認本曲是在1839年夏天的諾安所完成的關鍵,就在肖邦寄給某位好友的書信內容中。蕭邦在信中寫道:“我在這裡正寫作一首降b小調的協奏曲,可能會在這首樂曲當中加入你已經知道的《送葬進行曲》。本曲最初是快板的樂章,其次是降e小調的詼諧曲,接著是這首進行曲,最後是只有三頁左右的簡短終曲進行曲之後,左手要隨著右手以同音齊奏的方式不間斷地演奏。”
這首奏鳴曲共由四個樂章所構成,其中的第三樂章就是1837年譜曲的《送葬進行曲》,這首《降b小調第二號鋼琴奏鳴曲》也因而被冠以《送葬》之名。這是最被熟知的一個段落,四分之四拍子,緩板(lento),以鋼琴仿真出葬隊伍的前進行列,氣氛極度哀傷凝重,開頭低音部分像是隊伍出發前,敲打吊鐘的聲音,強弱層次落差程度非常大,那種感覺,像是一群長長的送行隊伍,踩在泥濘的道路上,男女老幼混雜其中,步伐沉重地前行,每個人臉上地表情,有的呆滯,有的哀傷,有的還哽咽不止,但卻都異常堅定地陪著往生者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
如果《送葬》一曲真是為蕭邦的祖國波蘭所寫,那么鋼琴詩人這樣的情操真是令人肅然起敬;如果他只是單純為不凡的人生儀式做一段記錄,則又會令人對生命的尊嚴興起無限的感動。
油畫《送葬》
作品賞析
別洛夫墓地上的墓志銘用他自己的話寫著:“記住他的畫《葬禮》”。在我們眼前,一條爬犁上載著一個女人和孩子們,女人背朝著我們。畫家為什麼這樣構圖?我們不得而知,這可能是只有象別洛夫這樣藝術天才才會有的秘密。但是看到這個後背,我們的心在顫抖,有一種想哭的欲望...
這幅畫的主要成就是它那驚人的完整性和完美的平衡感。馬爬犁緩慢地前行,吃力地爬向小山丘。畫家把馬畫得非常精細,馬的腿和頭完整地給人傳遞一種力量,一種承載著託運爬犁的力量。身穿皮襖的女人後背彎曲前傾表明馬在用力上行,背部不是由於疲勞平緩地彎曲,而是馬爬犁的力量和情緒沮喪使人抬不起頭。孩子們依偎在棺材的旁邊,更加襯托出媽媽心中的巨大悲哀。狗在左邊不咬也不叫,只是盯著遠處依稀可見的村莊。天上高懸著濃重灰沉的烏雲,遠方卻隱約釋放出明亮略帶金黃色的光線。馬爬犁在濃重高懸的烏雲和鋪滿白雪的道路中顯得沉重而高大,它成為觀眾的中心視點,它被刻畫得精細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