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諾迦跋厘惰闍尊者》

【迦諾迦跋厘惰闍尊者】梵語迦諾迦跋厘惰闍(無翻),此尊者與六百阿羅漢,多分住在東勝身洲。 舉缽羅漢,尊者名迦諾迦跋厘惰闍,中國本來沒有[缽]字,這個[缽]字是從梵文中的[缽多羅]中取第一音而創出來。 十六羅漢(或稱十六阿羅漢、十六尊者)是釋迦牟尼的得道弟子。

【迦諾迦跋厘惰闍尊者】
梵語迦諾迦跋厘惰闍(無翻),此尊者與六百阿羅漢,多分住在東勝身洲。

舉缽羅漢,尊者名迦諾迦跋厘惰闍,中國本來沒有[缽]字,這個[缽]字是從梵文中的[缽多羅]中取第一音而創出來。缽是和尚用來盛飯菜的餐具,是用鐵製成的,因此[缽]字從金,本字是擬聲的字旁。迦諾迦跋厘惰闍尊者,是一位化緣和尚,經常向施主們乞討,他的化緣方法是舉起鐵缽,向人們乞求。他修成阿羅漢果後,人稱[舉缽羅漢]。

十六羅漢

十六羅漢(或稱十六阿羅漢、十六尊者)是釋迦牟尼的得道弟子。十六羅漢的名字早有佛經所載。後來十六羅漢傳入中國後,約於末至五代十國時期演變為十八羅漢

按玄奘法師所翻譯的《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即漢語的《法住記》),十六羅漢的資料如下:

第一尊者:賓度羅跋囉惰闍,與自眷屬千阿羅漢多分住在西瞿陀尼
第二尊者:迦諾迦伐蹉,與自眷屬五百阿羅漢多分住在北方迦濕彌羅國
第三尊者:迦諾迦跋厘惰闍,與自眷屬六百阿羅漢多分住在東勝身洲
第四尊者:蘇頻陀,與自眷屬七百阿羅漢多分住在北俱盧洲
第五尊者:諾距羅,與自眷屬八百阿羅漢多分住在南贍部洲
第六尊者:跋陀羅,與自眷屬九百阿羅漢多分住在耽沒羅洲
第七尊者:迦理迦,與自眷屬千阿羅漢多分住在僧伽荼
第八尊者:伐闍羅弗多羅,與自眷屬千一百阿羅漢多分住在缽刺拏洲
第九尊者:戍博迦,與自眷屬九百阿羅漢多分住在香醉山中
第十尊者:半托迦,與自眷屬千三百阿羅漢多分住在三十三天
第十一尊者:羅怙羅,與自眷屬千一百阿羅漢多分住在畢利颺瞿洲
第十二尊者:那伽犀那,與自眷屬千二百阿羅漢多分住在廣半度波山
第十三尊者:因揭陀,與自眷屬千三百阿羅漢多分住在廣脅山中
第十四尊者:伐那婆斯,與自眷屬千四百阿羅漢多分住在可住山中
第十五尊者:阿氏多,與自眷屬千五百阿羅漢多分住在鷲峰山中
第十六尊者:注荼半托迦,與自眷屬千六百阿羅漢多分住在持軸山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