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這是一首雲南漢族山歌,可視為《放馬山歌》的姊妹篇,也是歌唱家黃虹的保留曲目之一。《放馬山歌》所唱的是牧馬生活,而《趕馬調》則表現的是男女情愛;《放馬山歌》的歌者是牧馬人,而《趕馬調》的歌者則是趕馬運貨的“馬幫”成員。趕馬者如西北高原上的“腳夫”一樣,常年行走在山嶺之間,為驅散寂寞,自我撫慰,他們總是用歌解憂,所唱的歌詞隨興所至。其中,以愛情題材為主,這首《趕馬調》以砍柴、耪田為喻,表達了山區老百姓純樸的愛情觀。其曲調使用了寬音域、大句幅、散節拍、非對稱等音樂形態,表現了趕馬人身處高山闊野的激奮之情。特別是首句一、二小節間的八度大跳及隨之而來的凌厲的拖腔(嘔斗),響徹于山野之間。另外,在分句和行腔上,它也不拘一格,幾次大的停頓都不是在唱詞正常的詞節處,四句唱詞的句尾都沒有相應的長音作句間的分界。相反,在第一、二句的第四個句詞處,要么加進襯腔,要么處理為長音,加上二、四句尾部“哥尼妹子親親”這句襯腔,所以,使全首民歌的句幅、句節似乎隨時都在變化:歌腔自由而疏散,使我們聯想到西北高原的《腳夫調》,二者都是高原社會的產物,都是山歌體裁,但因一個在西南,一個在西北,差別就如此明顯,可見在決定音樂風格的諸因素中地域因素的作用是何等的重要。流傳於雲南漢族地區。在雲南的賓川、祥雲一帶,又叫《大趕馬》和《小趕馬》,名稱相似,但曲調相異,且各具特點。解放以來由歌唱家黃虹經常演唱、為音樂愛好者熟悉的《趕馬調》,是經過加工改編的。歌詞運用了對比的手法,提醒人們:“好女不愛閒遊浪蕩的無用人”,“好男人不愛好吃懶做的大姑娘”,而“有志的男兒象常青樹”,“聰明的姑娘她樣樣會”。詞句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愛憎。這首民歌具有山歌的特點,高亢而又抒情。由兩個段落組成。前一段落音樂較開朗、奔放,樂句間夾有由呼喝牲畜變化而來的高揚的歌腔;後一段落較柔婉、親切,鏇律較曲折。兩個部分都唱兩句詞,段尾處都有一句固定的襯腔“哥呢妹子親親”,給人以親切之感。
相關詞條
-
趕馬調
趕馬調是漢族民歌。流傳於雲南漢族地區。在雲南的賓川、祥雲一帶,又叫《大趕馬》和《小趕馬》,名稱相似,但曲調相異,且各具特點。解放以來由歌唱家黃虹經常演唱...
簡介 -
茶馬世家
茶馬世家簡介茶馬世家logo 夢尋茶馬古道,香戀茶馬世家[1] ! 茶馬世家是峨山茶馬世家茶業有限公司的的簡稱。公司成立於2...
茶馬世家簡介 茶馬世家起源 文化 形象 馬幫文化 -
茶馬古道馬幫
意義上帶著帳篷、鑼鍋和槍枝,響著銅鈴唱著趕馬調浪跡天涯的馬幫也已不復存在...的就逐出馬幫。 馬幫的漂泊生活苦是苦,但也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誘惑。有一首趕馬調...閃耀。 燃起野炊的篝火, 圍著火塘唱起趕馬調。 遠處的山林里, 咕咕鳥...
-
馬幫
。絕大部分時間的野外生活,對任何一個趕馬人和馬鍋頭都是嚴峻的考驗。不知有多少趕馬人和馬鍋頭就這樣棄屍荒野,死於異國他鄉,有時甚至連收屍的人都沒有...,挺有意思,這是趕馬人思想道德的反映,也是社會思想道德對趕馬人的作用。所以...
釋義 概述 歷史 生活方式 行頭 -
蒲柳人家
”。他是個趕馬跑生意的能人。他的俠肝義膽,仗義疏財,慷慨豁達,愛打抱不平...
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小說人物 小說正文 字詞注釋 -
白族民歌
,唐朝時南詔歌舞即已流行到中原並列為宮廷樂。白族民歌分為白族調、漢調、長歌、白族小調、敘事歌等,流傳最廣的是白族調,其中又以大理、劍川和洱源西山的白族調最有代表性。它們常在山野間吟唱,節奏自由,曲調悠揚,純樸自然。明淨...
概述 民歌特點 演唱形式 代表作 民歌分類 -
彌渡山歌
……”﹙彌渡方言,“吊”為“千”﹚。《送郎調》細膩地描繪出了趕馬哥上路時小倆口辭別的動人情景,淋漓盡致地唱出了情侶惜別的依戀之情。流傳至今的彌渡《趕馬調...幾時開》、《猜調》、《趕馬調》、《繡荷包》、《彌渡山歌》 等,這些歌...
彌渡小引 史書記載 現今發展 風俗 相互聯繫 -
中國山水的故事
基本信息作 者:張曉虹 著出 版 社: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時間:2011-1-1版 次:1頁 數:195字 數:160000印刷時...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錄 精彩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