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心理學》

《謠言心理學》

《謠言心理學》是在噹噹網上買的新書,今天剛開始看,很是有意思。書很薄,但裡面講得似乎也是有一些道理。

基本信息

簡介

八卦中省略了大量有助於了解事實真相的細節——這些省略並非因為由於人們記憶的不可靠,相反,它們一概是一種有系統的省略,而這種省略的最終原因在於,假使講出了它,它就趨向於否定所期望聽到的意思。再這種八卦、緋聞、謠言三者區別幾近於零的信息中,在對某一信息的傳遞過程中,被有意混雜了想像、評價、效果預期等多種複雜的元素。掐指一算,教授在文革中不過是個毛頭文青,所有表現一句話足以說清,但到目前為止,教授他至少選擇越晚說清楚越好那樣一種敘事策略。他選擇以一個辯解者的身份出場,並毅然決然地以辯解替代了對簡單事實的陳述。如此顧此失彼的簡化和省略並非因為教授不知道應該解開一則簡單的加減乘除四則運算,而是因為教授深知,一旦正確答案婦孺皆知,他本人就會離開經年間始終不離不棄的追光燈,並從此坐到觀眾席上去……而這多半讓教授無法忍耐。

內容簡介

《謠言心理學》謠言心理學

大部分日常社交談話總包含著謠傳。日常生活中我們與朋友聊天時,也充斥著各種有根據或無根據的小道訊息。這種社交談話只是向我們的對話者表達一種含糊的友好感覺,避免沉默的尷尬,它們只是謠言傳播的一種形式。謠言的散布一直是重大的社會和心理問題,在危機時刻更是如此,每當社會局勢緊張,不實的報導便惡毒地增長。在大多數事情上,我們都是非專業的,謠言就因此而產生。我們沒有時間,也沒有耐心去檢驗我們所聽到的是否背離證據的外在標準,即使有時這些標準存在,也能得到。所以我們抵禦謠言惟一可靠的方法就是對所有道聽途說的描述持普遍懷疑的態度。希望讀者通過對本書的閱讀能形成謹慎的懷疑態度。

媒體推薦

原著序
大部分日常社交談話總包含著謠傳。日常生活中,我們與朋友聊天時,也充斥著各種有根據或無根據的小道訊息。毫無根據的謠言是一種未經證實的、偶然性的談話,其目的不過是與朋友打發時光。我們傳播一些道聽途說的東西時,也沒有別的意思,只是跟無意識地問候“早上好,天氣不錯!”一樣。
這種社交談話只是向我們的對話者表達一種含糊的友好感覺,避免沉默的尷尬,它們只是謠言傳播的一種形式。但是,大多數謠傳和小道訊息並非毫無根據。它們有深切的目的,有重要的感情上的目的。只是說者和聽者通常無法表達出來,他們只知道這種流言對他們很重要。它似乎能不可思議地緩解他們不穩定的情緒和焦慮。
雖然謠言的散布,一直是重大的社會和心理問題,在危機時刻更是如此,每當社會局勢緊張,不實的報導便惡毒地增長。在戰時,謠言或散布不必要的擔憂,或誇大希望,從而使道德遭到破壞,國家安全受到威脅,它們威脅著軍隊情報的安全,尤為有害的是,它們傳播敵視和仇恨國內本地駐軍的有害偏見。戰後謠言的破壞性影響僅稍輕於戰時。
正是戰時謠言問題,促使我們著手本書中敘述的研究性調查。但是,當我們開始分析與戰爭及和平年代流言散布有關的試驗時,卻苦於缺乏系統描述該課題的社會心理學文獻。至今,似乎無人嘗試對謠言的基本現象作統一協調的描述。因此,我們覺得有必要以基礎教科書的形式,將所有與此重要課題有關的信息匯集在一起。
不管在什麼情況下,謠言都不應僅僅被看成是純粹的怪物,是人們在有意識的社會行為中,奇特但無價值的一種偏離。恰恰相反,事實證明謠言原則被廣泛套用,它在回憶、忘卻、想像及文飾作用方面典型的歪曲過程,與我們在人們的交流形式中發現的歪曲過程非常一致。例如:傳奇故事,它們是某個家庭、部落或民族的人文精華和英勇行為或事件的永恆傳說。保存傳奇故事的目的,以及它們流傳變化的過程,與那些轉瞬即逝的謠言傳播時所產生的現象基本相同,在法庭證詞中,在向朋友描述過去的經歷時,在俏皮話和自傳中,在諺語、格言和傳記中,甚至在歷史著作和藝術創作中,我們也發現與存在於一般謠言歪曲中相同的非常重要的原則在起作用。對個人和人文內容進行省略、突出、同化的趨勢,存在於所有不受客觀事實標準嚴格限制的人類交流形式中。
雖然在下面的章節中,我們試圖指出謠言原則的更廣泛套用,但絕大部分篇幅將集中在那些未經證實的通常被稱為謠言的主題,通過將讀者的注意力吸引到這些範圍更窄的例子上,希望他能精通其中所包含的規則,從而自如地運用到人類交流的所有相關形式中。
我們將使用的“謠言”一詞,是一種通常以口頭形式在人們中傳播,目前沒有可靠證明標準的特殊陳述。
任何謠言總暗含著傳播一些真相的意思,即使傳謠者在趣聞的開場白中提醒說“這僅僅是謠傳,但我聽說……”,裡面也含有這種意思。
傳播的媒介通常是口頭語言。確實,謠言偶爾也印在報紙或雜誌上,或者傳播於電波中,但是,負責任的出版者和廣播電台正學著控制那些道聽途說的報導,儘量避免傳播謠言。而另一方面,誹謗的小冊子和不負責任的出版物是有害謠言的常見載體。
……

目錄

第一章戰爭時期的謠言
珍珠港謠言--謠言與國家士氣--謠言防禦--謠言攻勢--武裝力量中的謠言
第二章謠言為什麼會流傳
謠言的基本法則--散布謠言的動機--投射(指個人意念、欲望等的外化)--謠言公式的歸納--謠言流傳的間接原因--最後階段的謠言
第三章評述與回憶
評述--感知、記憶、描述--個體與群體記憶
……


書摘

第二章謠言為什麼會流傳
在上一章中,我們指出了謠言產生的兩個基本條件:第一,故事的主題必須對傳謠者和聽謠者有某種重要性;第二,真實的事實必須用某種模糊性掩蓋起來。我們已經說過,這種模糊性產生的原因有:缺少新聞或新聞太粗略;新聞的矛盾性;人們不相信新聞;或者某些緊張情緒使個人不能或不願意接受新聞中所述的事實。
當然,謠言裡經常有一些殘留的新聞成分,一個“真實的核心”,但在傳播過程中,它蒙受如此多想像的闡述,以致變得不可區分,也無據可查了。在一個謠言化了的故事中,幾乎不可能確切地說出根本的事實是什麼,或者根本不知道是否有事實根據。
粗略地說,重要性和含糊性這兩個重要條件似乎與謠言的傳播有關。謠言的強度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達:
R~IXA
用語言表達就是:流行謠言傳播廣度隨其對相關人員的重要性乘以該主題證據的含糊性的變化而變化,重要性與含糊性之間的關係不是加法而是乘法,因為,如果兩者之中有一個為0,也就沒有謠言了。例如,一個美國公民一般是不會傳播關於阿富汗駱駝的市場價格這種謠言的,因為這個話題對他沒有任何重要性,雖然它具有相當的含糊性。他也不會傳播有關斯威
士蘭(非洲)居民行為的流言蜚語,因為他不關心他們。光有含
糊性不會產生或強化謠言。
光有重要性也不行。假如我在一次汽車事故中失去了一條腿,雖然此事對我具有悲慘的意義,但我不會相信有關我受傷程度的謠言,因為我知道真相。假如我接受了一份遺產並知道它
所包含的數目,我就不會相信誇大它數目的謠言。軍隊中的高級軍官與一般的美國兵相比,就不易於相信謠言,不是因為即將發生的事情對他們沒那么重要,而是因為,按照慣例,他們對計畫與戰略知道得更多,沒有含糊性,也就沒有謠言。
在戰時,正如我們說過的,謠言的條件是最理想的。軍隊事件是最重要的,然而軍事機密,國家時局發展中自然的混亂以及對敵人行動的不可預知,有助於在那些我們最關心的事情上產生高度的含糊性。
我們指出的法則是高度可靠的,但是,還有一些條件,在其影響下它的作用會減弱。假若一部分人口在蓋世太保的嚴密監視下,又假如對傳播謠言者嚴懲不貸,人們也許會或多或少地約束自己。
此外,因為謠言只在想法相同的人中間傳播,因此,在很少,交流而各不相同的一部分人口中,謠言也許避免跨越社會障礙,因而流行受到限制。
……

作者簡介

奧爾波特(1897—1967)美國人格心理學家,實驗社會心理學之父,“社會促進”(Socialfacilitation)概念的提出者,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的代表人物之一。1939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64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奧爾波特的人格特質論

讀後感

書中說,謠言產生需要兩個條件,一個是信息的重要性,一個是信息的模糊性。人們只有在那些自己很關心,卻又不清楚的事情上才相信謠言,有意或無意地傳播謠言,而且,謠言往往作為談話中補空的內容存在。
看了這段,我想起上周五有人告訴我周六要加班,著實讓我擔心了好一陣,結果發現是以訛傳訛。謠言的威力,由此可見一斑呢。
看了書,我發現,人們對一件事情的複述,很大程度上受自己的愛憎、好惡影響,很難做到公正客觀,因此,事情就一點點地傳“變味”了。由此我想到,我向別人解釋什麼事情的時候,也往往按自己的理解來講,而聽者便有了從我這裡得到的觀點,這樣,我就也是某些無聊的謠言的傳播者和創造者了呢。
可見,事情的真實往往是相對的,這讓我想到了電影《羅生門》,我們在竭盡全力地尋找真實,記錄真實的同時,真實就在一點點地離我們遠去,這真是奇怪的事情啊。
所以,不應該用自己向別人說了什麼,以及別人是怎么想的這類問題來折磨自己,人人都有自己對信息的理解,而也會去尋找自己想要的真實,一切都不必擔心。

評論

當一些細節被刪去後,那些被保留下來的細節就顯得更為突出和重要。正如在鋪天蓋地王菲李亞鵬即將完婚的八卦中我們看見的那樣。“強化”是“簡化”的一個對等過程:對於二人購買豪宅、重新裝修、挖地三尺修造私人游泳池等細節的強化,有效地製造出這則緋聞誇張的戲劇性而外,也讓王李二人即將完婚的緋聞被高度關注,並引發大面積傳播。而這對婚戀前的男女近年來事實上並無令人稱道稱奇的全新的才藝表現。這樣看,其實八卦也是一種作品,它除了同樣需要導演、策劃、編劇乃至台詞腳本外,還需要漂亮的語文——在那樣的語文中,詳略得當至為關鍵。

大部分日常社交談話總包含著謠傳。日常生活中我們與朋友聊天時,也充斥著各種有根據或無根據的小道訊息。這種社交談話只是向我們的對話者表達一種含糊的友好感覺,避免沉默的尷尬,它們只是謠言傳播的一種形式。謠言的散布一直是重大的社會和心理問題,在危機時刻更是如此,每當社會局勢緊張,不實的報導便惡毒地增長。在大多數事情上,我們都是非專業的,謠言就因此而產生。我們沒有時間,也沒有耐心去檢驗我們所聽到的是否背離證據的外在標準,即使有時這些標準存在,也能得到。所以我們抵禦謠言惟一可靠的方法就是對所有道聽途說的描述持普遍懷疑的態度。希望讀者通過對本書的閱讀能形成謹慎的懷疑態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