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老北京的故事》

《講述老北京的故事》的作者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老北京人。從兒時起的記憶說起,直至今天,把他所經歷、所看到的北京變遷,構思成了該書。其文章拉雜、短小,字裡行間無不透著對那京韻京味文化的熱愛;涉及面寬泛,始終圍繞著老北京的特殊文化而感慨。這是一部可讀性很強的書,是一部了解北京歷史的讀物。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仿古老北京四合院設計仿古老北京四合院設計
講述老北京的故事》作者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老北京人。從兒時起的記憶說起,直至今天,把他所經歷、所看到的北京變遷,構思成了該書。雖然文章拉雜、短小,但是字裡行間無不透著對那京韻京味文化的熱愛;雖然涉及面寬泛,但是又始終圍繞著老北京的特殊文化而感慨。這是一部可讀性很強的書,是一部了解北京歷史的讀物。 為了不能忘卻的記憶,為了曾經美好溫馨的老北京不埋沒在歲月的風塵里,作者以一個老北京人的視角,拿起筆記述了多年來在京城的親身經歷和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所憶。這本小書里的一百多篇“手工文章”大都是不計工拙、一吐為快的情感抒發,其中的部分篇章曾在幾家報刊發表。

編輯推薦

老北京那縱橫交錯的胡同,青灰瓦的四合院天橋前門鐘鼓樓,前海、後海、什剎海,沿街小販叫賣,廠甸廟會等你還有記憶嗎?

圖書目錄

老北京——胡同老北京——胡同

北京人的根與魂——胡同兒、四合院兒
民間的石刻藝術——門墩兒
胡同兒文化的精粹——門聯兒
從私家花園兒到大雜院兒——安平里8號紀事
尋找母校
丁香花又開
前門大街拆遷了
惜哉,僅存的過街樓
古文明與現代化的糾紛
曹雪芹故居何處尋
紀曉嵐故居散記
名人故居瑣談
推土機下的悲哀
廠甸·海王郵·琉璃廠
沐浴著琉璃廠的文風長大
新世界·遊藝園·四面鐘
燕山八景與銀錠觀山
不再去銀錠橋觀山
銀錠觀山又記
最短、最窄與最長、最寬的大街
胡同之最
八大胡同覓舊
滄桑天壇柏樹林
防空洞與地下城
紙窗冬夏
旅店春秋
“凶宅邪地”拉雜談
訪古尋幽串胡同
護城河·鐵道·城牆
失落的梁家園與方壺齋
會館扎堆兒聚城南
欲與寶塔試比高
正月茵陳二月蒿
甸兒廟會談往
憶廠甸兒廟會的文化特色
那時就盼著過年
買張年畫兒過春節
尋常百姓過年菜
要命的關東糖和救命的煮餑餑
一百一塊大糖塊兒
從前的戲園子
四大坤伶及章遏雲
昔日難熬冬仨月
吃水跟吃香油似的
一燈如豆伴童年
滑板車與揀煤核兒
京城百姓愛看香港影片
金秋又聞蟋蟀鳴
老槐樹上的小黑貓
可恨的“吊死鬼兒”
春節吃冰棍兒
瓜市·瓜攤兒及其他
拍賣會上遇舊藏
聽琴記
搬家記
乘車記
戒菸記
明天的春光更燦爛——寫在“非典”肆虐之時
市井風情老天橋兒
商場老號數西單
商業老街大柵欄兒
大型市場話東安
舊京時的四大恆
舊京的織染業與顏料店
閒話廣告
四九城≠北京城
北京的湖泊稱為海
趕上這撥兒了
南城茶葉北城水與南城餓北城渴
淺談從前的食品包裝
送餐的飯館與串戶的廚子
賣黃土與搖煤球兒的
瞪眼兒食
火爐旁的溫馨
難忘從前服務站
全市統一熏蚊蠅
節日推薦歌曲
養小金魚兒與喝蛤蟆骨朵兒
數字京華
兩撿一換的人
京味兒京韻叫賣聲
京味兒小吃瑣憶
京味兒小吃續憶
京味兒小吃再憶
京味兒小吃肆憶
話說那饞人的豆汁兒
餛飩開鍋
哈記燒餅鋪
再也吃不著脂油餅了
我想賣炸醬麵
舊京飯館兒與京味兒菜
老字號的京味兒點心
消暑話說酸梅湯
就愛這高末兒
從前常喝茶葉棍兒
北京名酒二鍋頭
酒令漫談
拍“洋畫兒
扇三角兒
放風箏
抖空竹
彈球兒
推鐵環
“瞎子跳井”與老虎棋
磕模子
情趣盎然話盆景
山水盆景
硬石組合山水盆景
故宮的金磚
京城的牌樓
室名齋號及其匾額
京派畫家賀良朴
……

作者簡介

李維基,字雙倉,號倚槐居主。祖籍河北衡水。生於北京,在琉璃廠畔的胡同中長大。受家庭的薰陶,自幼喜愛寫作、書畫及收藏。多年來在一些報刊發表了數十萬字的作品。在1996年北京晚報和北京電視台舉辦的“故鄉是北京”徵文中獲得優秀獎。
退休後更是筆耕不輟,於2007年北京市文聯、北京市文化局、北京日報北京電視台、北京市文物局、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等單位聯合舉辦的“我最喜愛的春節廟會(燈會)”徵文中獲得一等獎。在全國首屆“時代杯”文學藝術作品大賽中,獲得散文優秀獎。並於2004年出版了《藏事紛紜錄》一書。

內容節選

北京人的根與魂——胡同兒、四合院兒
我常常在閒暇之時漫步在那些幽靜的胡同里。看著那陳舊的門樓、破損的牆面、雜草叢生的屋頂、堆滿什物的門道、盡情玩耍的孩童和偶爾聽到的嬰兒的啼哭……這一切是那么和諧、親切。這一切展示了北京人寧靜、溫馨的生活,也構成了古都特有的風貌。
在歷史悠久和色彩斑斕的北京文化畫廊中,胡同兒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除了地理特色,好多條胡同兒還具有特定的人文特色。北京的胡同兒起源於13世紀的元大都,藉助北京這塊文化沃壤而生根,當之無愧成為北京傳統地方特色的象徵,散發著濃郁的京味兒。只要談起北京,必然會聯想到胡同,因為它是體現北京風的視窗。
據有關史料記載,元代時北京有“三百八十四火巷”。這就是說,有384條胡同。因為胡同具有防火的功能。到了明代中期已有1200多條胡同兒了。清代光緒年間有3050條胡同兒。到了上世紀50年代時,京城胡同兒的總數是4000多條。北京的俗話說:有名的胡同兒三千六,無名的胡同兒賽牛毛,可見京城胡同兒數量之多。
在850多年悠久的建城史中,胡同兒是北京人的根,這些胡同兒都有它自己的故事、傳說,這裡面積澱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而這些胡同兒中的四合院兒,則是北京人的魂。
四合院兒是一種封閉型的建築群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獨特的建築形式,是典型的傳統民居。它的建築規格是有嚴格等級的。封建帝王居住的故宮實際上是一種超大型的四合院兒。其次是王府,也是一種大型的四合院兒。那些散落在幾千條胡同兒中的中、小型四合院兒卻是數量眾多。因居住者階層等級不同,四合院裡房間的數量也不一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