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諾貝爾之路》的作者是伯烈特·史賓斯。這本書是十三位得獎者以“我成為經濟學者的演化之路”為題的演講詞結集,每一篇都是當事者親自現身面對無數聽眾講述其心路歷程,看罷各文真有如沐春風、親臨其境之感。每位演講者雖然並非都從小就立志走上經濟學之路,反而是偶然加機緣的成分較高,值得一提的是30年代那一場世界經濟大恐慌,不論是讓他們的家境陷入困境,或由該事件所造成的災禍之衝擊而急於了解大恐慌的原因,是好幾位得獎者攻讀經濟學的觸媒。本書包含十三位傑出人物的生平自述,他們之間有下列三項共同點:首先,都是經濟學家;其次,都曾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第三,都到過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SanAntonio)的三一大學(TrinityUniversity)親自講述個人的生平事跡。
諾貝爾經濟學獎並非由諾貝爾(AlfredNobel)本人所設立。1901年,依據他的遺囑所設立的獎項只有物理、化學、醫學、文學及和平等五種。諾貝爾希望獎勵的是特殊的成就,而不是傑出的個人。因此,在自然科學方面,諾貝爾獎是對重大“發現”(discoverty)、“發明”(Invention)以及“改善”(improvement)給獎。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為慶祝成立三百周年,出資創設了一個新的獎項:瑞典中央銀行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CentralBankofSwedenPrizeInEconomicScienceInMemoryofAlfredNobel),簡稱諾貝爾經濟學獎。此一新設的獎項,甚至上是比照原先的諾貝爾獎給獎標準。按照瑞典中央銀行的規定,“此一獎項每年頒發給一位在經濟學上具有傑出貢獻,且其重要性一如諾貝爾在遺囑中所言的人士”。
至於這一系列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生平自述演講,是出自本書資深編輯伯烈特(WilliamBreit)的構想,在他個人的學術研究生涯中,曾對美國當代主要經濟學家的生平與思想,投注相當大的心力進行深入的研究、教學以及著述。由於他長期以來對人物的生平及其學術研究過程之間的關聯深感興趣,因此,很自然地會想到提供一個論壇,邀請這些傑出的經濟家以“我成為經濟學者的演化之路”(MyEvolutionasanEconomist)為題,用自己的語言以及自認為合宜的方式來發表生平自述。這樣的論壇,至少可以保存一些重大經濟研究成果的記錄,有助於我們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經濟學的發展方向與特點。但是更重要的目的,則是希望為有關科學發現的理論,提供重要的背景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