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新的發展階段和中國經濟戰略性轉型一、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的經濟成長
二、國際環境深刻變化及其對我國的影響
三、新的發展階段和面臨的挑戰
四、經濟戰略性轉型和路徑選擇
第二章中國的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
一、改革開放30年來的發展軌跡
二、中國發展戰略的回顧梳理
三、關於“中國模式”的幾點討論
四、中國未來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
五、簡單結論
第三章全球化發展趨勢和未來一個時期的國際環境
一、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發展對國際經濟格局的影響
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未來國際經濟環境變化趨勢
三、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經濟環境變化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四、應對經濟全球化新趨勢和國際經濟環境變化的戰略思路和建議
第四章經濟成長潛力和經濟成長前景分析
一、我國未來一個時期經濟成長的影響因素分析
二、我國經濟成長潛力分析
三、2010~2030年經濟成長預測分析
第五章我國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的重點與對策
一、我國產業結構的總體特徵:粗放和低度化
二、產業結構低度化的後果
三、造成我國產業結構低度化的原因
四、關於產業結構升級的思考
五、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重點
六、促進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的政策措施
第六章全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一、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是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發展戰略的核心
二、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面臨的突出矛盾和政策體制障礙
三、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思路
四、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對策
第七章健全完善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體制機制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三農”發展面臨的新要求和新挑戰
二、以工促農、以城帶鄉:推進“三農”轉型發展的新機遇
三、從轉型發展看健全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體制機制的戰略思路
四、按照轉型發展要求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對策建議
第八章完善區域協調互動機制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一、區域協調發展的內涵
二、區域協調發展面臨新的矛盾和問題
三、制約區域協調發展的主要因素
四、完善區域互動機制、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思路
五、完善區域互動機制、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對策
第九章把社會發展放在突出地位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一、社會發展的基本含義和歷史地位
二、現階段社會發展的總體評價和發展態勢
三、社會發展滯後的原因
四、未來一個時期社會發展的戰略定位
五、未來一個時期促進社會發展的對策措施
第十章加強節能減排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一、節能減排的形勢和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二、節能減排的中長期目標和主要任務
三、加強節能減排的主要思路和政策措施
第十一章堅持擴大內需促進內需與外需協調發展
一、內需、外需的概念界定及相互關係
二、我國內外需失衡的現狀
三、我國內外需失衡的原因分析
四、我國內外需失衡對經濟的影響
五、“十二五”至2030年擴大內需和促進內需與外需協調發展的戰略對策
第十二章“十二五”至2030年消費與投資變化趨勢與對策
一、我國未來時期消費與投資關係的變化趨勢
二、關於未來時期消費與投資關係的總量政策展望
三、關於未來時期消費與投資關係的結構政策展望
第十三章國外規劃體制演變和規劃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一、規劃表現形式及其分類
二、主要代表性國家規劃體制演變過程及其背景
三、國外規劃體制變革的共同特點、發展趨勢和國別差異
四、國外中長期規劃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評析
五、主要代表性國家規劃體制變革對我國的經驗借鑑
第十四章新形勢下推進五年計畫(規劃)管理體制改革
一、“七五”計畫管理體制改單具有開創性、標誌性
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五年計畫管理體制改革取得巨大成績
三、改革開放以來五年計畫的社會環境已經發生深刻變化
四、進一步完善五年計畫管理體制需要解決好的幾個問題
五、對進一步改革和完善五年計畫管理體制的若干思考
六、進一步改革五年規劃管理體制需要加強的工作
第十五章中長期規劃中的相關政策取向分析——基於CGE模型的分析
一、計量工具介紹
二、未來發展需要關注的問題以及模型模擬的對象
三、具體測算結果
四、模擬計算結果分析及幾點政策建議
前言
《中國巨觀經濟叢書》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巨觀經濟研究院從每年的課題研究報告中,選出一些為社會各界比較關注的成果,結集公開出版的。從1999年面世,至今已經是第九套。出版這套叢書,主要目的是向社會介紹巨觀經濟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加強與同行的學術交流,更好地為經濟管理部門、經濟研究部門和社會各界提供服務。《中國巨觀經濟叢書(2008)》包括《調整與轉型一中國發展戰略和中長期規劃研究》、《繁榮與緊縮——中國2003~2007年的巨觀調控》、《中國產業結構變動與產業政策演變》、《中國消費與經濟成長關係研究》、《投資調控的若干問題研究》、《提升高技術產業核心競爭力研究》和《中國進出口貿易產品的載能量及碳排放量分析》等7本。
由於水平和經驗所限,這套叢書難免有不足之處。我們誠懇期待社會各界提出批評意見和建議,以幫助我們不斷提高課題研究的水平和叢書的質量。
精彩書摘
業化、城鎮化的發展,可以為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前提。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高端,往往具有較強的空間聚集指向,城市相對於農村更具有區位優勢。如高端化的農業信息服務平台、電子商務平台、農業物流結點、農業產業鏈管理服務業等。因此,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可以為更好地實現以工促農、以城帶鄉提供良好的通道。3.農業發展的集群化和連片化迅速推進,為實現以工促農、以城帶鄉提供了良好的載體
近年來,隨著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經營的推進,隨著區域優勢、特色產業的迅速成長,在越來越多的農村地區,農業發展的集群化和連片化現象日趨顯著。在形形色色的專業村、專業鎮或養殖小區,在優勢農產品產業帶、農產品出口密集區、龍頭企業的農產品基地中,不僅農業發展的連片化已經形成,農業發展的集群化也初具輪廓或初露端倪。在此背景下,農業發展、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經營,已經遠遠不是單家獨戶的事,而是成群連片的事。今後,農戶的農業收入有多少,農業所能提供的食品保障、原料供給、就業增收、生態保護、觀光休閒和文化傳承功能有多強,不僅取決於農戶自己的農業經營狀況,還取決於它所在的產業片、產業帶或產業集群的狀況。這些農業產業片、產業帶和產業集群的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狀況,都會對農產品質量、農產品品牌、農業效益和競爭力,對相關農民的收入、就業和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等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在這些農業產業片、產業帶或產業集群,農業產業鏈的延伸、產業體系的發育和產業層次的提升狀況,以及不同利益相關者的競爭一合作關係等,都會對農業的產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產生日益顯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