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為了幫助廣大有志成才的人能夠早日成功,編者特別編寫了《說得好更要說得巧(精華版)》,它要告訴您的,不僅僅是如何遣詞造句、發音吐字,而且還將告訴您在說話和做事的時候,如何找準重點、選準中心、把握要領,分清說話的輕重緩急,把握做事的前後順序,把話說到關鍵點上,把話說到別人的心坎上,從而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達到您說話的目的。內容簡介
本書的中心意思非常明確:說什麼是次要的,關鍵看你怎么說。說得恰到好處,說得能打動人心,你就是一個“會說話”的人。這更是創造型、開拓型人才的必備素質。目錄
第一章 有話要會說,還要說得巧
會說話是一項基本功說話水平事關重大
會說話首先要把握好語氣
會說話首先要說好“第一句”
會說話的人善於應變
會說話也有技巧
會說話的人善於擇言
說話要謙虛、有禮貌
坦誠地向他人介紹自己
實話巧說的最高境界
綜合素質增強說話能力
第二章 把握背景,說話要因人設詞
考慮文化背景的不同有的放矢才能說得巧
讓人心悅誠服的說話技巧
說知要看清對象
先了解對方再說話
說話要圍繞目標進行
準備充分才能交談有序
正確選擇說話的時機
把握好適當的社交距離
要善於尋找交談的話題
先找準交談的共同點
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說話
多說對方了解的事情
交談時引用名言
充滿感情的語言更有魅力
用外在環境增強說話效果
第三章 掌握說話要領,應答如流
把握好開頭這一關鍵不打無準備之仗
說話要講求循序漸進
演講語言要準確、自然
自如掌控演講的技巧
說服的語言要有情有理
談判中拒絕的技巧
說話要善於啟發對方
迂迴繞彎的巧妙說服語言
就近取譬,深入淺出
說服他人的語言技巧
回答問題有技巧
第四章 要注意說話的方式方法
把話說得投機一些儘量避免語言的衝撞
忠言可以不逆耳
說話的態度要謙虛
批評要採取合適的方法
不要輕易指責他人的錯誤
說話時不妨以退為進
說話要委婉含蓄
說話不要口無遮攔
說話不要惡語傷人
與其爭論不如順著說
消除疑慮讓你輕鬆說服人
利弊面前讓對方權衡
第五章 一語中的的語言技巧
說話要講求恰到好處根據自己的身份說該說的話
說出對方想聽的話
說話要抓住問題的本質
要善於表達自己的本意
明確表達心中意圖
明確對方所持立場
說話要清楚明白
實事求是。說話注意真實性
善用數字的強大說服力
要善於擺事實、講道理
一句千金,全在點子上
第六章 注意說話的效果
說話要力求言簡意賅說話的語言要簡潔精練
說話的語言要形象生動
語調生動,說話有節奏
說話聲音要充滿活力
不要刻意去模仿他人
真情流露的語言更感染人
要善於使用身體語言
要善於使用個性語言
說話要短小精悍發揮特色
說話用詞要恰當
使用最恰當的語言
入鄉隨俗,注意適應性
順勢誘導更有利於說服
第七章 說得巧的原則與方法
先聽別人怎么說說話要力求切情切境
說話時要善於旁徵博引
知識是言之有物的基礎
生活是語言最豐富的源泉
從書本中提煉語言素材
說話注意別犯人“忌”
實話實說也要有技巧
善良的謊言是一劑良藥
與上司說話的語言技巧
不要隨便說不滿的話
精彩書摘
第二章 把握背景,說話要因人設詞有的放矢才能說得巧說話是一種有意識的交際活動,無論涉及什麼內容,也無論以何種形式進行(採訪、匯報、談判、聊天、祈請、辯論、演講等),都是為了實現一定的交際目的。據研究,人們說話的目的,不外乎以下幾種:
(1)明了。即讓對方了解所傳遞的信息,或讓對方明白他所不知曉的事物、事理。
(2)接受。即讓對方在弄懂主體觀點、立場和看法的基礎上,真正地接受,並付諸相應的行動。
(3)解惑。即讓對方學習並掌握有關的理論、知識、經驗和技能,解決生活、工作和社會實踐活動中的各種疑難。
(4)溝通。出於社交的需要,溝通人與人之間的思想感情,達到互相了解,互相支持,協調配合,行動一致。
(5)感動。引發受體心靈上的共鳴,受到感動或激勵、鼓舞,與說話者心曲相通,同悲同喜,同憂同樂。
(6)說服。因勢利導,說清道理,曉以利害,改變對方的某種觀念或要求,阻止對方採取某種行動。
(7)拒絕。即讓對方知道他的觀點、立場和看法不被接受,這是一種逆向交流,特別需要講究方式、方法和技巧。
(8)反駁。即指出對方的觀點和要求不合理、不合法甚至是錯誤、荒謬的,進而表明自己的觀點和要求。
在一般情況下,說話的目的比較單一,但有時也可能兼有幾種目的。不管是單一的還是複合的,說話時離開了說話的特定目的,東拉西扯,無的放矢,這樣說話徒然浪費時間和生命,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話由旨遣,堅持“有意而言,意盡言止”的原則,明確談話目的,是把話說到點子上的前提條件。只有目的明確了,才知道應該準備什麼話題和資料,採取何種談話風格,運用哪些技巧,從而做到始終瞄準目標,密切注意信息的輸出和反饋,控制好自己的話語表達,防止目標中途偏移。如果談話目的不明確,漫無邊際,不僅浪費了時間,而且也是失禮的。所以談話之前,預先想一想要獲得的效果並為之努力,這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有這樣一個耐人尋味的傳說: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一生共創作小說100多部,多以情節離奇、場面驚險取勝,深受讀者歡迎,所以他的書暢銷全世界。
一次,義大利的一位書商獲悉大仲馬即將光臨,他為了討好這位大名鼎鼎的作家,將所有別的作家的書統統從書架上撤下來,全部換上大仲馬的著作。大仲馬來到書店,看到這一情景,忙問:“別人的書哪裡去了。”
書商急不擇言,應聲答道:“都賣完了。”大仲馬非常驚詫:想不到自己竟成了這裡的第一號滯銷書作家!
書商言語不得當,弄巧成拙。書商為什麼會失言呢?細加分析,主要是由於他缺乏清醒的目的意識。由此可見,明確目的,始終不偏離說話的預定意圖,是何等的重要!
要做到說話時目的明確、有的放矢,在表述時就要有明確的主題,並圍繞著主題說下去。對每次交談的總體目的、議論範圍、交談方式都要有所考慮,經過深思熟慮後,對問題有了較深刻的認識,才提出個人見解。同時,應根據自己所持觀點的需要,組織有關事例和材料,這些事例和材料必須和目的保持一致。
由於說話的隨意性很大,進行過程中難免會插進一些題外話,甚至會出現某些雜亂和“離題”現象。說話容易偏離主題的人,不妨在說話之前寫出說話提綱,說話時按要點說,這樣有利於隨時把握中心,糾正偏離中心的現象,使說話按意圖進行下去。假以時日,就能逐步做到說話始終圍繞目的進行了。
讓人心悅誠服的說話技巧
在與人進行交談時,要想說服別人接受你的觀點,你就要因勢利導地使別人心悅誠服,而不是強硬地強迫別人信服你的觀點。
與人交談時,首先要知人、知心(思想、心理)。陳毅元帥的一次談話堪稱這一方面的成功範例。
1940年的一天,因統戰需要,陳毅親自趕赴蘇北,造訪開明紳士韓國鈞。韓氏曾是國民黨軍政要員,曾任江蘇省省長,其時雖已退居鄉里,但在當地仍具一定的影響和號召力。此人兼有文才,並著有《張士誠傳》一書,對張士誠這位同鄉與歷史名人頗有研究。凡此種種,陳毅同志都了如指掌,因而一見面提出話題時,他就以張士誠作為襯托:“紫老(韓國鈞字紫石)愛國愛民,德高望重,萬人仰賴。如若為拯救我中華而奮起,其功德又非昔日張士誠可比。”韓國鈞聽了此言,深受感動,大有知音之嘆。當即疾書對聯一副贈給了陳毅。
陳毅的談話因人設詞,有的放矢,不僅適合於對方的背景知識、文化素養,而且還適合於對方的思想狀況,心理特點。這說明,談話內容和談話形式要與信息接收者的個性特徵相適應,這樣才能易於對方接受。作為文人雅士,韓國鈞有著良好的文化素養,作為《張士誠傳》的作者,他對張士誠其人其事有足夠的了解,具有濃厚的興趣,因而他對陳毅的話不僅能理解和接受,而且還能與其產生共鳴。然而,陳毅說“張”是為了說“韓”,“如若為拯救我中華而奮起,其功德又非昔日張士誠可比。”這才是陳毅談話的主題,也是使韓國鈞“深受感動”的真正原因。對於愛國之心未泯、建功之志猶存的韓國鈞來說,這是—種信任,也是一種激勵,激勵他像張士誠起兵抗元那樣奮起抗日,為拯救中華建功立業。正是這種信任和激勵,有力地撥動了他的心弦,使他感動不已,也就使他從內心接納了陳毅。
陳毅談話跳躍的思維活動的巧妙之處還在於:準確把握說話者的思想;心理特徵,有針對性地打開對方的心扉。首先,是恰當的稱呼,即選擇了一個準確的概念。由於考慮到對方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文人雅士,又是一位素昧平生的長者,為了團結、激勵對方,因而選用“紫老”一稱,這使對方感到親切,感到受尊敬,又顯高雅,使對方樂於接受;其次,是肯定對方的愛國愛民之心與品德、威望。這是對其思維對象作了準確的判斷,所作的斷定很貼切地反映了對象的“屬性”。先肯定了對方的優點,這是溝通感情,消除心理障礙,拉近思想距離,建立信任感的必要條件,因而使對方有“得遇知音”的感慨;最後進入主題,激勵他抗日。
由此可見,在說話之前,要詳加考慮,多方面調查,仔細揣摩,會使你的觀點在與人交談過程中更易於讓別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