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的敵人》

《親密的敵人》

《親密的敵人》是由導演弗朗羅·埃米里奧·斯利2007年拍攝的一部反應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的電影。該片根據派屈克·羅特曼的兩部紀錄片改編,這些紀錄片把阿爾及利亞戰爭中的法國官兵同時描寫成劊子手和受害者。作品雖然描述戰爭題材,配樂卻不激烈,弦樂壓抑舒緩,描寫出人性的善與惡,是一部需要靜心欣賞才能感動人的作品。

基本信息

《親密的敵人》封面
爾及利亞戰爭高峰時期,在民間擔任工業繪圖員的特里安加入法國部隊,以上尉軍銜擔任排長,在卡比利亞地區領導軍事行動。阿爾及利亞戰爭中的法國官兵同時描寫成劊子手和受害者。

基本資料

譯名 親密的敵人
片名 Intimate Enemies
年代 2007
國家 法國
類別 劇情/歷史/戰爭
語言 法語
字幕 N/A
片長 111 Mins
導演 弗朗羅·埃米里奧·斯利 Florent Emilio Siri
主演 伯努瓦·馬吉梅 Beno?t Magimel .....Terrien
艾爾伯特·杜邦迪 Albert Dupontel .....Dougnac
Aurélien Recoing
馬克·巴貝 Marc Barbé
Eric Savin
樊尚·羅蒂埃 Vincent Rottiers

故事簡介 

法國2007年最新戰爭劇情大片,一部反應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的電影

1959年,阿爾及利亞戰爭高峰時期,在民間擔任工業繪圖員的特里安加入法國部隊,以上尉軍銜擔任排長,在卡比利亞地區領導軍事行動。充滿人道主義理想的特里安很快就與講求軍人榮譽不惜動用野蠻手段的杜尼亞克中士發生衝突。《親密的敵人》根據派屈克·羅特曼的兩部紀錄片改編,紀錄片把阿爾及利亞戰爭中的法國官兵同時描寫成劊子手和受害者。

作者資料

《親密的敵人》Alexandre Desplat
亞歷山卓·迪斯普拉特(Alexandre Desplat)1961年8月23日生於法國巴黎。母親為希臘人、父親為法國人,兩人相遇於加州柏克萊大學,後於舊金山完婚,定居於法國。迪斯普拉特五歲時開始學習鋼琴,後來改學小號與長笛。由於熱愛音樂與電影,於是決定以電影配樂家為終身職志。1985年完成第一部作品《Ki Lo Sa?》,至2007年已經為100部電視及電影創作過配樂。

2000年迪斯普拉特以《路辛的棋局The Luzhin Defence》開始受到美國市場的矚目,2003年以《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獲得金球獎的提名。之後,與好萊塢的合作更為緊密,作品包括:《靈異緣未了》(Birth,2004)、《愛你愛到快抓狂》(Upside of Anger,2005)、《終極人質》(Hostage,2005)、《情聖卡薩諾瓦》(Casanova,2005)、《諜對諜》(Syriana, 2005,金球獎配樂提名)、《猜心》(或譯《面紗》The Painted Veil,2006,第64屆金球獎獲得最佳原創音樂獎),以及廣受好評的《黛妃與女皇》(The Queen,2006,金像獎配樂提名)。其他著名的作品還包括:《我心遺忘的節奏》(De battre mon c?ur s'est arrete)。他為好萊塢帶進不少歐洲配樂的創作思惟,並灌注深度與優雅的成份,配樂大師的地位已然奠立。

媒體報導

2008年法國愷撒獎三項提名

簡評

《親密的敵人》《親密的敵人》
作品雖然描述戰爭題材,配樂卻不激烈,弦樂壓抑舒緩,描寫出人性的善與惡,是一部需要靜心欣賞才能感動人的作品!整部電影,除了戰爭場面的部分鏡頭銜接上略顯突兀和生疏,讓人一時認為導演可能不是拍動作片出身.但不影響整體格局,更不對電影優秀的事實產生質的衝擊.當然,興許其他人覺得挺好也未可知。劇情談不上新穎,畢竟改編自記錄片,倘若追求新穎必然破了根本。貫穿人物,以及諸多伏筆也並非象近兩年“閃回式”電影那般另人驚嘆或恍然大悟。幾乎都可以在以前或者更早的電影中找到類似或者完全一樣的電影思路,在推陳出新還是堅持守舊兩者誰更值得推崇上我揣摩良久,得出的結論也無法令自己滿意.唯一可以確定的,至少這部電影中許多沿用的拍攝手法,劇情鋪陳,以及更深層次的探討,並不顯得迂腐。2個男主角都極富特色,演技方面可能Albert Dupontel更勝一籌,而Magimel那雙藍鑽般的眼睛在泥土臉的反襯下無比璀璨,那叫一個驚艷。

適合客群

老少鹹宜,歷史/戰爭愛好者!

電影評價

那位有條大刀傷的老戰士說,現在我們法國如同二戰當年的德國,這裡的游擊隊就像我們當時的地下黨,戰爭的侵略和貪婪目的顯而易見,所謂正義都是扯淡。當戰俘將自己在吸的一根捲菸另一頭點起時,說這邊是法軍,另一邊是阿爾及利亞游擊隊,沒得選,選任何一邊都是反對另一邊。戰爭將上尉由仁慈變為無人性。
政治導致戰爭,戰爭引發仇恨,仇恨摧毀人性,人性的崩壞加劇戰爭,人類離不開政治,煉獄由此而生,敵我難逃。
影片本身太過糾結於這位“懦弱”的主角了,他的一系列經歷甚至轉變並不能如導演所願突出戰爭的殘酷與無奈的現實,反而只是凸顯了這位主角作為一名士兵一位軍官的不稱職與其個人心理素質的羸弱。

精彩劇照

(圖)《親密的敵人》

(圖)《親密的敵人》
(圖)《親密的敵人》 (圖)《親密的敵人》

(圖)《親密的敵人》

(圖)《親密的敵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