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六集電視紀錄片,每集30分鐘。本片通過對大量歷史見證人的訪問,以紀實性的電視語言對西雙版納建州五十年來的歷史進行了有趣的影像回顧,在展示西雙版納在政治、經濟、文化等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時,以非常“文化”的眼光,對中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州50年來的變遷(包括宗教與文化、教育、交通、醫療衛生、人與生態等等)進行了有益的影像紀錄和探索。用客觀的眼光來回顧歷史,以真實的語言講述現實,從世界的眼光展望未來。
第一集團結到底
本集以講故事的方式,回顧了西雙版納建立民族自治州的基本過程、歷史事件和相關的重要人物。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建立的過程,實際上是中國的民族政策在西雙版納,在少數民族地區取得的偉大勝利的過程,也是西雙版納各族人民共同奮鬥的結果。通過對中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州這一重大事件前後的展示,講述了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包括傣族末代土司的故事),一個有趣,但又是必然的歷史。第二集開發邊疆
本集是對西雙版納開發建設歷史的一次回顧;面對解放初期的百廢待興,一支支退伍轉業軍人的隊伍,以及後來從湖南來的移民來到了版納,加上後來大量的知青,西雙版納的經濟建設在短短的時間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開發。創業者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創造了今日版納的輝煌。同時,圍繞對西雙版納經濟開發過程的記錄,講述了包括版納的交通運輸發展的歷史,包括第一輛汽車開到景洪時的感人情景,傣族老百姓第一次面對這龐然大物時的有趣故事,怎樣組建第一支國營馬幫隊運送物資的過程……第三集版納情緣
本集講述了許多和版納有著不解情緣的人物故事,無論是藝術家,科學家,歷史學家,還是許許多多來自內地的普通漢族人,版納成了他們的第二故鄉,成了他們藝術生命的一部分。本集講述了人們對版納的情感,講述了他們與傣族的感人而有趣的故事,對於在西雙版納生活過的人來說,在版納的日子成為他們一生中最寶貴的一筆財富。秦怡、丁肇光、楊麗萍,陳凱歌,數十個國際知名的著名人物講述了版納給以他們的,以及他們對版納深深的情感……第四集綠色家園
本集講述了在西雙版納人與動物與植物的特殊關係,傣族樸素的生態觀(包括“砍刀樹”在傣族人生活中的對保護生態所具有的特殊意義等等)、傣族充分利用自然,與自然和睦相處的成功範例;講述了中國最後一個“熱帶綠洲”的故事。有人說,地球上有兩塊肺,一塊在南美洲的亞馬遜,另一塊就在西雙版納。西雙版納目前擁有的原始森林是整個亞洲區生態鏈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大象與人為爭奪生存空間的“人象之爭”,版納人民為保護大象所作出的巨大犧牲。講述了蔡希陶老先生對建立植物園和保護生態環境所做出的貢獻。第五集 心靈淨土
本集重點講述了傣族人民世世代代追求從裡到外清潔純淨的天性,人們祥和、寧靜的生活,善良的天性,溫情似水的性格,以及以此有關的宗教信仰;講述了西雙版納,以傣族文化為主體的文化變遷,包括教育、傳統文化,旅遊等等,以紀錄片的方式探討了在西雙版納的發展、變遷過程中,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少數民族的可持續性發展間的關係。第六集開放前沿
本集從勐遮的一個普通農民怎樣變為能夠購買大船,航行在湄公河的“新興的傣族商人”的故事;從關壘寨,一個非常貧窮的傣族村寨,怎樣變為國際航道上一個重要的通商口岸,看傣族普通民眾生活的巨大變化。西雙版納,一個曾經是以自然經濟為主的傳統封閉的社會,但經過短短几十年的發展,已經變為中國對東協開放的一個前沿陣地。聚居在西雙版納的許多少數民族與境外民族跨境而居,他們有著頻繁的經濟,文化和婚姻的往來,團結,和睦,西雙版納一直是一個最美好的故事,一個穩定的邊疆。
西雙版納在利用地區優勢發展對外貿易,在“東協——中國自由貿易區”建設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西雙版納的未來具有無數的挑戰和發展機遇。
製作花絮
買一張紀錄片“門票”的價格是2000元
為使這部紀錄片具有真實感和歷史感,總編導郝躍駿要求不管花費多大的代價,一定要找到不同的歷史時期在西雙版納拍攝的所有影像資料。經過多方聯繫,製片人員在“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接上了線,價格是每分鐘1500元。為了在有限的經費里挑選更有效的鏡頭畫面,郝躍駿決定自己去尋找挑選畫面。已經連續奮戰了30天的郝躍駿馬不停蹄,又直飛北京。在“新影廠”找到所需的主要鏡頭後,還有一部1953年中國與蘇聯合拍的紀錄片《在西雙版納的密林中》和70年代上影廠拍攝的紀錄片《捕象記》,需要到中國電影資料館查找。建立於1958年的中國電影資料館,是中國電影資料儲藏和保管的中心,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電影資料聯合會”的正式成員,中國電影資料館擔負著中國電影的收藏和利用的重任。
在中國電影資料館買鏡頭程式和手續要複雜得多,當出示了單位介紹信,辦好了非常複雜的手續後,編導人員提出“買東西是不是需要先看貨”,接洽人說“當然可以,但必須你自己去。你不去也行,我們可以幫你去提片”。價格是以“本”為單位,初步算了一下,《捕象記》共有七本,每本“膠轉磁費”的價格為150元,再加上“出庫費”、“放映費”和“勞務費”,僅僅看完這套片子就需要支付將近2000元。至於你要不要,要多少,那都是你自己的事。還不知道這些片子是否有用,就要支付如此高的看片費,這恐怕是世界上最貴的紀錄片“門票”了。如果決定要,那再按每分鐘1500元的價格算。
為節省經費,編導人員只有親自到片庫去看片。花了將近100元的計程車,來到了北京東郊一個非常荒涼的地方,這是一個四周沒公車,找不到餐館,進來後就再也打不到計程車的地方。四周只有一些圍牆圍著的一個又一個的倉庫,一眼望去甚至很難找到一個問路的人。但中國電影資料館的片庫就藏在這一帶。
終於,編導人員在一個冷清的大院找到了中國電影資料館的一塊小牌子,進去以後,在院落里又發現了另一個深院,大門緊閉,門口有武警看守,經過登記才得以進去。這是一個靜得讓人感到有幾分寒意的地方。但見院內碩大的庫房一排又一排,據說這裡是當年江青親自選定的地點。如果不說,你絕對不會想到這裡面珍藏的是來自世界各國的優秀影片資料。
看管片庫的老人說:“這裡存放著各類電影就有25600 部、錄象節目6500部,這裡還有可以存放10萬部影片的地下片庫。這裡存放著很多當年你們根本不可能看不到的東西,而首長們經常來這裡看片子。”說起當年的往事,老人有幾分激動。
改革開放以後,“片庫”每年都要向社會各界提供各種用途的影片資料2000餘部,但後面發生的一切還是令編導人員感到這裡與外界的距離。這裡的人似乎還生活在另一個時代。接下來事是幾個身穿藍色大褂的中年婦女以極不耐煩的口氣說,“怎么又來了一個?他們怎么老給我們找事?”“我給你們送錢來了,怎么還不高興?”“我們的職責是看守片庫,保證每日為庫房通風換氣,又不是為你找片子!” 這一切,令背著錢來買鏡頭的編導人員大為不悅。
以後的事也就顯得更加的不順了。用了幾個小時挑出來,然後又用白棉線標好的鏡頭記號,竟然又被“膠轉磁”的人給弄混了,找不到了,於是,所有那天在“片庫”的活就全部白做……。
然而不管怎樣,好事多磨,那些西雙版納珍貴的歷史鏡頭還是被全部買了回來,成為片子中不可多得的亮點,令第一次觀看紀錄片的版納人興奮不已
13米長的攝像機搖臂第一次被扛進了原始森林
《西雙版納:勐巴拉納西》是一部拍攝得非常認真的“紀錄片”,許多畫面甚至動用了大型搖臂。據說這是第一次在西雙版納使用大型搖臂拍攝美麗的傣家村寨、清晨和傍晚中的佛族寺院,甚至在茂密的熱帶雨林中都創造性地使用了搖臂,連貫而的畫面、凌空的運動,給人以強烈而流動的美感和視覺衝擊。可這些大型設備是怎樣被人們扛進森林的,後面有許多故事可說。13米搖臂是雲南電視台的“獨兒子”,除了它的高度之外,由於它可以產生一段正面直行移動的視覺效果,可以讓攝像機從觀眾頭頂掠過,然後,又一直把鏡頭運動伸延到舞台前沿,令整個運動畫面一氣呵成,很有大氣之感。所以,這玩意非常受大型文藝晚會導演和攝影師們的青睞。然而,拍紀錄片怎么也要用它?這不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做事過於認真的郝躍駿不這樣想:“西雙版納之美,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它的熱帶雨林,怎樣把原始森林拍得神秘動感而美麗,讓人們在一個連續的空間運動中感受到熱帶雨林的氣息,並真切地感受畫面給人的魅力”。於是,搖臂鏡頭就顯得格外的顯眼和非常的不一樣,成為整部作品的又一個亮點。
然而,普通觀眾哪裡知道,搖臂有上百個部件,拆裝一次最快的速度需要兩個小時,而在一個拍攝點拍不了幾個鏡頭就必須轉移,這可累壞了專門負責搖臂拆裝的“張氏兄弟”。從一個拍攝點到另一個點的距離,最遠的上百公里,近的也有數百米。許多地方需要請數十個民工肩扛著進去,最令人沮喪的是在森林中拍攝,好不容易選擇好一個可以供搖臂施展的地方,剛架好搖臂,可太陽卻走開了,為了拍攝太陽迎著鏡頭劃破霧靄的畫面,工作人員又不得不移動搖臂,一次兩次,最後,是郝躍駿不忍心再折騰大家,最後只有降低拍攝標準。
就這樣,攝製組在很短的時間裡,在西雙版納創造了一天拍攝轉移五個拍攝現場,拆裝五次搖臂架,拍攝數十組搖臂畫面的記錄。同事們說“雲南台有‘規矩’,每天只能移動搖臂一次,如果不是親歷現場,我不會相信你會這樣玩命。”
或許是勞累過渡的原因,搖臂專職攝像小從生病了,持續一整天的38度,小從是專門在學校學習搖臂使用的專業人員,除了他,攝製組沒有人能夠用好它;不久,“張氏兄弟”中的一個病了,小黃也生病了,攝製組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開始病倒。然而,還有兩組在森林中的搖臂鏡頭沒有拍完,最後,小從還是硬頂著拍完了最後一組畫面便倒下,被急速送進了醫院。於是,有人即興編順口溜一句:“跟著郝躍駿,沒病也要生場病。”
一萬元一個的鏡頭
為了用影像語言象徵性地展示西雙版納的文化、傳統,以及充滿希望的未來,攝製組策劃在黃昏時分的瀾滄江畔組織拍攝一場50個高5米的“孔明燈”同時放飛升空,然後用大搖臂跟移拍攝與熱氣球一起緩緩升起的場面。這是一個非常有創意和具有畫面美感的鏡頭,是此次紀錄片拍攝最大的場面。如果成功的話,這也應當是西雙版納首次有50個的孔明燈同時冉冉升起。然而,要完成拍攝卻相當的不容易,因為,不是所有人做的“孔明燈”都會飛上天空,整個西雙版納只有兩個傣族老人製作的孔明燈保持著相當的成功率,這是一個絕對需要技術和經驗的活。同時,也需要在非常短的時間內人工做出或者找到上千張具有相當韌性和厚度的土紙,還需要找到具有相當粘讀的天然膠水,這並不是一個輕鬆的活。艾紐老人是一個性格非常好而又令人喜歡的老人,談好了價錢後,老人並沒有馬上答應,而是到寺院去拜了一回,回來後一臉笑容:“這事包在我老波濤身上好了……”
不到二十天的時間,四十多個“孔明燈”就準備好了。但新的問題又來了,景色最好而平坦的橄攬壩一帶正好在版納機場的航線內,而每天的黃昏時分正好是機場起降最繁忙的時候,每天有數十趟飛機從這一帶飛過。經過許多與航管部門的交涉,回答肯定都是否定的。……
正式拍攝的那天,數輛卡車上插滿了各色旗幟,80多號人,一路敲著茫鑼,喊著“水、水”,來到了羅梭江畔。13米的搖臂經過反覆測試,一切準備就緒,只等黃昏時刻的到來。
每個“孔明燈”都有三個人服侍:一人舉桿、一人點火、一人調整平衡。由於紙張不夠等原因,50個“孔明燈”變成了40多個。現場有人問,這四十個好沒東西可象徵了?郝導說:“那就象徵西雙版納四十個鄉鎮各族人民對版納五十年的祝福好了”。
每個“孔明燈”的平均製作價是200元,加上租車、人工住宿等費用,這個鏡頭的開支超過了一萬元,這一萬元一個的鏡頭,可不能出錯啊,不然就難以交待。現場最緊張的除了老波濤艾紐,就是該片的總編導郝躍駿了,有趣的是,這兩人都是光頭,兩人大有相見恨晚之感,於是,兩人脫帽拍照以示見證(見照片)。黃昏最有效的拍攝時間只有不過十分鐘,需要準確地在這十分鐘之內完成點火、放飛和拍攝,任何方面都不能有問題,不然,這一萬元一個的鏡頭……,拍攝現場共有四台攝像機擺好了陣勢……
一直沒有關機的攝像機拍下了放“孔明燈”的整個過程,畫面極具美感而大氣,然而,就在“孔明燈”飛起的那一刻,或許是攝像師過於激動的原因,四台機器、四個機位竟然都沒有拍到數量眾多的“孔明燈”同時升起。有的機位在“孔明燈”升起的時候開始慢慢把鏡頭由全景推到近景,直至推到火的特寫,有的則在升起的時刻正在點菸,當飛到了一半才開機,有的在有效的畫面里只看得見兩三隻“孔明燈”……。
看了回放之後,很多人認為這么大的場面而可惜。但經常喜歡“啊Q”的郝導說,紀錄片的價值就在於過程,我們拍到了完整的過程就是勝利,這一萬元一個的鏡頭怎么不值,因為我們參與並通過影像的方式見證了西雙版納五十年的發展歷史,值!
50年的歷史,50年的輝煌,50年有說不完的故事……
媒體報導
編織心靈的故事作者: 朱曉鍾 來自:雲南電視台副台長 2005-12-12
"勐巴拉娜西",這是西雙版納傣族人民對生存、養育他們綠色家園的最美好稱譽。
每集30分鐘,總計180分鐘長度的《西雙版納-勐巴拉娜西》電視系列片,以其純樸的風格,豐實的內容,珍奇的資料畫面,新穎的片頭片尾的包裝,呈現在審片者面前。片中精彩、生動的人物訪談,以不同時代人物背景為鋪墊的情節結構,在悠揚、抒情的主題歌鏇律的襯托下,吸引了或年長、或年輕、或寬容、或挑剔的審片人員。整整一天的觀看,坦誠的討論,善意的建議,高屋建瓴的指點,形成了比較一致的審片意見。從州委領導到專家學者,都誠心地感嘆,此六集系列片記載了西雙版納美好的一頁,編織了傣族人民心靈的故事,為自治州五十年增添了螢屏的色彩。
為了使六集系列片具有歷史的真實和現代的感染力,雲南電視台的編導們在兵分幾路拍攝的同時,從尋找西雙版納解放和建州前後的電影資料入手,通過一個個聯繫渠道,几上北京,反覆的詢問核實,最終在國家電影資料館的電腦目錄中,查詢到了最早拍攝西雙版納的電影紀錄片,而且是從未公映的電影。編導們在這一最終結果的興奮中,根據拍攝提綱的需要,在有限的拍攝經費內,購買了以秒為單價的高價格資料鏡頭。於是《西雙版納-勐巴拉娜西》有了最早的鮮活的歷史畫面:為了解放西雙版納全境,人民解放軍晝夜行軍,在滔滔的江水中鳧著筏排,橫渡瀾滄江,追剿國民黨軍隊;邊縱黨的組織及時、有效地培養民族幹部、組織民眾、配合解放軍,迎接雲南邊境一線的解放;傣族上層人士召存信接受進步思想,向黨組織靠攏,並積極組織自衛武裝等。經過五十年歲月浸透的歷史畫面,以清晰的黑白電子符號,成為震撼和鼓舞每一個人心靈的珍貴鏡頭。於是,西雙版納第一任州長召存信和末代傣王刀世勛這兩位西雙版納上層人士,一九五三年第一次赴京時,向人民領袖毛澤東主席敬獻金傘,毛主席向各民族上層人士贈送全套衣服的歷史場面;西雙版納州各鄉鎮選出代表,在允景洪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萬餘各族民眾集會慶祝的隆重畫面;西雙版納各族人民為擺脫群山隔絕,修築公路,第一次迎來超乎傣家人、拉祜、基諾、哈尼等兄弟民族想像的汽車飛馳的歡騰、熱鬧的場面,躍然成為全片第一、第二集的核心內容。這是幾十年來第一次為人們所欣賞到的,最令人難忘的歷史畫面,奠定了全片豐富的情感、充實的內容、厚重的歷史。
為了紀錄和講述西雙版納從自治州成立以來的巨大變化,編導們採訪了和西雙版納歷史不可分割的人物:唐登岷、龔一匡、徐忠啟、王澤民、陳思雄、黃建國、尹新等前、後任州委書記,領導參與了西雙版納革命和建設的每一步進程。刀國棟、召存信、何貴、波玉光、刀育才、刀愛民、岩莊、楊志祥、征鵬……這些由我們黨培育出來的民族幹部,在五十年來各個年代的歲月中,為西雙版納的民族團結、邊疆穩定、經濟發展付出了智慧,灑下了辛勤的汗水。100多個當是人的講述構成了這部系列片史詩般的風格。
西雙版納,是一個把夢做圓了的地方。自然形態的原林叢壩,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觀,這裡有奮進的樂章,有抒情的詩歌,有不了的情緣,有悲歡離合的故事,這裡有銘刻人們心靈的創業史。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人民解放軍駐西雙版納某部,成建制轉業組建軍墾農場;在黨的號召下,昆明青年志願墾荒團分批來到邊疆;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近十萬北京、上海、重慶、昆明知青奔赴西雙版納,用青春編織新一代屯墾戍邊的故事。在農墾職工和一代知青艱苦卓絕的奮鬥中,西雙版納建起了一百多萬畝的橡膠林地。墾荒、伐木、挖坑、修渠、築路、蓋房、犁田、栽秧、割谷……如今仍活躍在北京、上海、昆明各條戰線的當年知青,一生都忘不了那段苦難但磨鍊人的歲月。"雖然當時我們一無所有,但西雙版納留給我們的是堅強。"原景洪農場知青,現為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姜梁的肺腑之言,反映了許多同年代人的心聲。花澤飛、孫建東、沈石溪、張進戰、陳凱歌,這些京、滬知青,今天已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畫家、教育家、電影導演、電視劇編導、行政管理者,當年他們曾落戶於傣家竹樓,紮根於膠林深處,在西雙版納的知青生活,成為激發他們在以後的歲月中勤奮學習、一絲不苟、敬業工作、敢挑重擔的力量源泉。
一九六九年三月八日,一千多名上海黃浦區的"老三屆"告別浦江,乘火車、坐汽車、再換乘馬車、牛車,一連顛簸十餘天,跋涉幾千公里,在西雙版納勐海縣勐遮、勐混、勐啊三個鄉的村村寨寨落戶,度過了艱苦難忘的"接受再教育"的生活。以後每年的三月八日,都是他們團聚的日子。今年三月八日在上海的團聚中,這批"老三屆"敲起芒鑼,打起象腳鼓,跳起嘎光,再次一起回憶那塊曾印上自己人生印記的、夢裡常去的地方。同樣在北京,分散在京城各單位的知青們,也會經常聚會。一說起在西雙版納知青生活的經歷,不免熱淚縱橫,敘述自己人生的那一段崢嶸歲月,禁不住感慨萬千。電視片的第三集書寫了這些人們的心路歷程。
電視片的編導們沒有去刻意組織,而是真實地跟蹤,通過時間和空間的組合,把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的感受,普通人的追憶,編輯成對西雙版納五十年的情感匯聚。
西雙版納具有創作之靈氣,是藝術薈萃的家園。秦怡主演的電影《摩雅傣》,葉辛創作的電視連續劇《孽債》劇本,丁紹光的重彩畫,孫建東的國畫"孔雀",刀美蘭、楊麗萍富有靈性的舞蹈,楊非在傣家體驗生活創作的《有一個美麗的地方》……不同題材,不同形式的藝術作品,都滋生於這塊綠色的美麗家園。所以這些藝術家們面對螢屏,用悅耳的聲音,深切的話語,傾訴他們對西雙版納的情緣。上海淮海路、茂名路口國泰電影院的藝術沙龍,是藝術家們聚會的地方。4月5日下午三點,八十餘歲的老一輩藝術家秦怡,在這裡接受攝製組的採訪。秦怡一說起西雙版納,說起四十多年前為拍攝電影《摩雅傣》深入傣家竹樓、原林田壩的藝術體驗和表演的感受,如山澗溪水汩汩流出,清澈透明,她對這塊土地的回憶十分真切,她對傣家人的生活習俗至今十分熟悉,對西雙版納那植物、花卉的世界十分依戀。她祝福西雙版納五十年的發展變化,並希望在條件許可的時候再到西雙版納。藝術老人的話語,感染了在場的編導人員。
葉辛是西雙版納的榮譽公民,在上海巨鹿路市作家協會精緻的院內,他在接受採訪中十分平易地說,他雖然在貴州山區插隊,但對西雙版納情有獨鍾,因此他的許多創作靈感往往和雲南、西雙版納連在一起。
在藝術家們的藝術感染下,西雙版納綠色的家園,有著多情的歌,一串串的笑。電視片的編導們在同樣情緣的吸引、感召下,克服時間緊、拍攝範圍大、採訪人物多、素材難以梳理、後期編輯缺少有機協調等諸多困難,在約定時間內,實現了全片的播出。由於以上原因,片中留有許多不盡人意的遺憾,但《西雙版納-勐巴拉娜西》清晰的歷史脈絡,翔實的歷史資料,豐富的人文內容,動人的情感故事,凝練的抒寫筆觸,為西雙版納五十年獻上了一份生日禮物。
勐巴拉娜西,這是可愛的地方,是把人的心靈洗乾淨的地方。
(完)
相關文章
歷史是人的歷史——《西雙版納:勐巴拉納西》緣何熱播張臻 於鶴立 (2006-07-17 13:23:39)
----------------摘自紀錄片導演郝躍駿的BLOG
4月12日,一部紀念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建州50周年的電視紀錄片《西雙版納:勐巴拉納西》在雲南電視台悄然播出,不過短短六集卻在觀眾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許多看過片子的人口耳相傳,"講版納的,很好看,快去看看!"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隨後致函雲南電視台,要求重播這部電視紀錄片。
這是一部怎樣的獻禮片?為什麼會引起這樣大關注?
一段歷史
本片由雲南電視台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州委宣傳部聯合攝製,分《團結到底》、《開發邊疆》、《版納情緣》、《綠色家園》、《心靈淨土》、《開放前沿》六集。片中通過大量的影像回顧、眾多歷史見證人的講述,將西雙版納建州50年來的歷史及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示在電視螢屏上,同時再現了許許多多與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有著各種牽絆的人們的不捨情緣。
該片呈現出的真實的文獻性和厚重的歷史感給人以強烈的印象。據該片總編導、雲南電視台海外部副主任郝躍駿介紹,片中運用了大量關於版納的可視性影視形象資料,其中許多珍貴的歷史鏡頭,很容易把人們帶到版納建州前後的歷史氛圍中。郝躍駿說,為達到這種效果,雖然資金非常有限,但攝製組仍不惜血本,從中國新聞紀錄片廠、北京科教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中國電影資料館等處購買了幾乎所有與版納有關的紀錄片資料,如《在西雙版納的密林中》、《西南高原的春天》、《春到邊寨》、《中國民族大團結》、《美麗的西雙版納》、《捕象記》、《歡慶傣歷年》等等,內容涵蓋了二十世紀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年代的有關西雙版納的珍貴影像資料。從中人們不僅可以看到熱帶雨林奇觀、珍奇動物,更可以看到歷史是怎么從一個個細節處展開。
比如,片中用到一段影像資料,是新中國領袖接見雲南少數民族上層、惟一被電影記錄下來的一段活的歷史。那是在中國民族發展史上值得記住的一天,來自中國所有少數民族聚居地的土司、頭人和有威望的宗教界人士雲集北京,在中南海的懷仁堂,向領袖毛澤東表示敬意,末代傣王刀世勛和他的大臣召存信向毛澤東獻出了象徵權力的金傘。
這樣真實而寶貴的鏡頭在片中比比皆是。今天,西雙版納象群襲擊人的事件時常發生,片中用到一段70年代初期的電影紀錄片《捕象記》鏡頭揭示了其中的原因。那是在中國電影最貧乏的年代,來自上海的紀錄片製作人跟蹤一支捕象隊,在西雙版納密林中,為了保證捕象人員的安全,人們不得不開槍擊傷了一隻公象,同時在一個大象家族的眼睛下強行讓一隻小象離開了它的家庭。而那隻被擊傷逃跑後的大象,變得異常兇殘,經常襲擊在農田中幹活的山民和曾經是大象家園的膠林、旱谷地和玉米地。
一段有人的歷史
歷史是人的歷史,該片把鏡頭對準了人。攝製組訪問到了100多個當事人,而他們講述的親歷再現構成了這部記錄片史詩般的敘事風格。在這部片子中,人不是抽象的人,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偶像,而是有生命、有個性的人,是歷史中最活躍、最生動,最具人文和人性的因素。
末代傣王刀世勛、原西雙版納州州長召存信以及我們黨培養出來的第一批少數民族幹部,先後擔任過景洪縣縣委書記、西雙版納州委副書記和版納州人大主任的何貴,和許多參與書寫了版納歷史的人都帶著他們的故事出現在片子中。
1951年的春天,迎娶了傣王室公主的召存信穿著毛主席送給的毛呢中山裝從北京回到了家鄉,與當時26個不同民族支系48名代表共同立碑盟誓,共產黨、毛主席是全國人民的大救星、大恩人,只有跟共產黨、毛主席走,各族人民才有希望。他們剽牛喝咒水,以本民族最傳統的方式宣誓,誰違背了誓言,就要遭天打五雷轟並下地獄。幾年以後,這個叫作召存信的年輕人,成為了在中國歷史上擔任州長時間最長的、在傣族中最具威望、影響最大的風雲人物。
而在昆明讀書的末代傣王刀世勛,則和同班同學、一個出生於書香門第、富商大賈之家的漢族姑娘徐菊芬一見鍾情。徐菊芬成了西雙版納傣王世家第一個漢族媳婦。
何貴的故事更具有傳奇色彩。作為一個早失父母的基諾人,因為寨里的傣族不願讀"漢書",按傳統湊了一些錢,讓何貴去頂替。沒想到,這一頂替,徹底改變了何貴的人生道路。這個生怕讀了"漢書"會被餵妖怪的基諾人,以他本人以及所有人都未曾想到的方式,成為了西雙版納最早讀"漢書"的少數民族之一,也成為了最早識漢字的基諾人,後來更成長為西雙版納的一方領導。
一段有情的歷史
片子鎖定的人物中除了和西雙版納有關的重要歷史人物外,一些歷史中的普通人也出現在鏡頭前。他們中有墾荒隊員、退伍兵、知青,也有今天北京、上海有關的領導、企業家和藝術家等各色各樣當今具影響力的人物---舉世公認的藝術大師丁紹光、傣族舞蹈家刀美蘭、白族舞蹈家楊麗萍,《摩雅傣》的扮演者、老電影藝術家秦怡……西雙版納因各種各樣的"藝術作品"而大出風頭,跟他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這部片子還以重要的篇幅,記錄了五十年來,數十萬來自內地的開發者投入西雙版納的建設與開發的歷史。是這些知識青年的大批湧入,客觀上成為促進西雙版納經濟文化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他們也與這裡結下一段難以訴說的情緣。該片以最濃縮的筆調,以生動的故事性,深入到這些人物的個性和內心,敘述著他們和西雙版納千絲萬屢的感情牽掛和不捨的情緣。因為動情地敘述,這部記錄片中的歷史也顯得完整而豐滿。
認真走進歷史,走進人物深處,去把握西雙版納歷史深處真正富有生命的脈動,去觸摸版納的自然和歷史與人們心靈溝通和交流的底蘊---作為一部慶祝獻禮片,《西雙版納:勐巴拉納西》真實的語言、客觀的鏡頭和惟美真切的畫面是對一個地方的宣傳,也成了這個地方活的歷史和活的影像。
難怪它感動了這樣多的觀眾和心靈。
《春城晚報》記者 張臻 於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