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二)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
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杳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石簣數為余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觀之。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 漫二十餘里。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豔冶極矣。
然杭人遊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 始極其濃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遊 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作者簡介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湖廣公安(今屬湖北)人。萬曆十六年(1588)中舉人。次年入京赴考,未中。返鄉後曾問學李贄,引以為師,自此頗受李贄思想影響。萬曆二十年(1592)中進士。不仕,與兄宗道、弟中道遍游楚中。萬曆二十三年(1595),選為吳縣令,饒有政績。不久解官去,遊覽江南名勝。後又授順天教授,補禮部儀制司主事。兩年後又辭官返里,卜居柳浪湖畔,潛學著文,並作廬山、桃源之游。萬曆三十四年(1606),入京補儀曹主事,不久又辭去。兩年後再入京,擢吏部主事,轉考功員外郎,奏立"歲終考察群吏法",其後成為定製。萬曆三十七年(1609),遷稽勛郎中,赴秦中典試。事畢請假歸里,定居沙市。
袁宏道在明代文壇上占有重要地位。他與兄宗道、弟中道時號"三袁",被稱為"公安派",宏道實為領袖。他有一套系統的理論,成為公安派文學綱領:①反對盲目擬古,主張文隨時變。他在《與江進之尺牘》中說:"世道既變,文亦因之。今之不必摹古者也,亦勢也。"在《雪濤閣集序》中說:"唯識時之士,……襲古人語言之跡而冒以為古,是處嚴冬而襲夏之葛者也。"為
袁宏道的散文極富特色,清新明暢,卓然成家。今存其尺牘280餘封,篇幅長的1000多字,短的只二、三十餘字。如《致聶化南》一札:"敗卻鐵網,打破銅枷,走出刀山劍樹,跳入清涼佛土,快活不可言,不可言!投冠數日,愈覺無官之妙。弟已安排頭戴青笠,手捉牛尾,永作逍遙纏外人矣!朝夕焚香,唯願兄不日開府楚中,為弟刻袁先生三十集一部,爾時毋作大貴人,哭窮套子也。不誑語者,兄牢記之。"簡凝活脫,間以詼諧,可見其尺牘文的一斑。他的各類隨筆200餘篇,題材多樣,饒有意趣,其中《畜促織》、《斗蛛》、《時尚》等篇,記述了當時的風俗人情。傳記文以《徐文長傳》、《醉叟傳》兩篇最優,刻繪人物,生動鮮明。遊記文90餘篇,於寫景中注入主觀情感,韻味深遠,文筆優美。如《滿井遊記》所寫京郊初春景色,純用寫實手法,刻畫細膩,情致盎然。其他如《虎丘》、《天目一》、《晚游六橋待月記》、《觀第五泄記》等,真切動人,語言淺近,略無斧鑿之跡,都是佳作。
袁宏道作有各體詩歌1700餘首,成就不及散文。少量詩作如《猛虎行》、《門有車馬客行》、《逋賦謠》、《巷門歌》等,揭露了當時"甲蟲蠹太平,搜利及邱空","東封西款邊功多,江淮陸地生洪波";"鮫戶十竄九囚虜";"野人扶白覓溝壑"等黑暗現實,有一定意義。不過他的詩及多數散文,僅限於抒發個人情趣,不能充分反映社會生活,現實意義有限。當時一些公安派文風仿效者,則更發展了這一傾向,走上了邪路。所以以袁宏道為代表的公安派創作,瑕瑜互見,功過並存。總的來看,作為晚明的一次文學改良運動,其功績還是主要的。
袁宏道著有《敝篋集》、《錦帆集》、《解脫集》、《廣陵集》、《瓶花齋集》、《瀟碧堂集》、《華嵩游草》等。宏道文集最早為明萬曆刊本,今人錢伯城整理有《袁宏道集箋校》。
參考網頁
http://www.guxiang.com/shici/guwen/guwen/gw_95.htm
http://hi.baidu.com/%C1%FA%C3%CE%C7%DB/blog/item/a0dc2d9bce4faab7c8eaf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