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雲禪師
類型:佛學
內容介紹
每個人生氣的時候都會說:“這口氣我忍不下!”為什麼忍不下呢?“因為我被人欺負了,人家占我便宜。”或“他不講道理。”大多是這些問題讓人忍不下這口氣。
“氣”由何而來?由“貪、嗔、痴”而來。多數人都有貪、嗔、痴三毒之念,這就是凡夫。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確是離不開這三毒,這就是人的心病。
有了貪、嗔、痴,會使家庭中的每一分子不能相互忍讓,社會也是因為人有“嗔”念而互相計較鬥爭。本來人生應該是很美好的,就是因為人人有貪、嗔、痴等三項心理病態,所以稍被人家占了點便宜就忍不下來。
佛陀之所以能成佛,就是在群體中能忍下別人所不能忍的侮辱和攻擊,做到人家所做不到的艱難之事,所以他能成佛。
忍飢耐餓以德化怨
當年,佛的僧團中有一位提婆達多比丘是佛的堂弟。他存有野心,想要統領僧團,因此和阿闍世王勾結,二人互通計謀。阿闍世王想早日取得王位,因此不惜用殘忍的手段把父王囚禁起來,禁供水谷,要讓父王活活餓死;提婆達多也用種種的方法要殺害佛陀。
有一天,提婆達多和阿闍世王共議一計,且傳令下去,命令全城的人一律不準供養佛僧,若有違犯,必遭重罰。因此全王舍城內無一人敢供養佛陀及僧眾。
佛的弟子雖只是日中一食,但每天也不可缺少這一餐飯。時日一久,僧團己快無法維持生活。佛就叫目鍵連、舍利弗、迎葉尊者等諸大弟子分別帶著僧眾分散到各個地方去,唯獨佛和阿難及五百位僧眾留在城內,他們忍飢耐餓,佛陀想以這忍辱、毫無抵抗的忍德來感化阿閻世王。
慈悲心調服狂象
提婆達多得知佛的大弟子們都已帶著僧眾離開佛陀而分散各地後,又向阿闍世王說:“佛的大弟子和很多僧眾都已離去,現在城裡只留下佛和阿難以及五百僧眾,我們可以趁著人少的機會來消滅佛及僧眾。”
第二天提婆達多教國王請佛陀入宮接受供養,而他自己卻用酒灌醉五百隻大象,打算等佛來到半途時,把醉象放出使其狂奔,企圖利用醉象去踐踏佛陀及僧眾。象不但力氣很大,被灌醉後更會發狂而到處攻擊人畜,極為危險。他們決定了計謀之後,阿闍世王第二天真的就依計行事,請佛來供養。
佛陀雖明知他們的計謀,但仍然很歡喜地接受。於是和阿難率領五百僧眾向王宮前進,到了半路,一群瘋狂的大象衝出來,所有的民眾都驚慌走避,唯有佛、阿難和僧眾都安然不動。醉象己衝到近前,佛陀卻仍然安立不動。
奇怪,這群原本瘋狂怒奔、驚天動地呼嘯而來的大象,到了佛陀及僧眾跟前時競然都安靜下來,而且每一隻大象都如五體投地般地跪下,溫順馴服。佛陀安樣地露出笑容,摸一摸大象,然後穿過象群走入王宮。
阿闍世王看到這幕景象心裡很吃驚。他發覺佛陀不只具有調服人群的威德,即使是狂醉的象群他都能馴服。所以,他內心起了敬畏之意,於是恭敬地供養佛陀。佛陀對這件人為的“意外”不但不怨、不怒,接受供養後還真誠地祝福阿問世王。
這即是佛陀的忍德。
我們普通的人受到他人一點點的欺侮,就要力爭到底,而佛陀卻是“被辱不嗔”,雖然受人侮辱、侵擾,甚至於到了讓人斷絕糧食、以醉象來加害的地步,佛都能毫不動氣;不把侮辱放在心上,由此可知佛陀的心境已淨如明鏡,不起嗔恨等心念,心中常存著無量的愛心。
愛、慈悲、寬諒可以取代嗔恨之心,一個人若有愛心、慈悲寬容的心,怎會產生嗔怒?我們若能消除嗔怒,又怎會有人我是非呢?
可能有很多人有這樣的經驗,在室內坐著,外面的雨聲滴滴答答,雖然沒有冷風吹進來,但聽到雨聲就增加了幾分寒意,這是心裡的感覺。佛陀一再地告訴我們“一切唯心造”,你是快樂或是痛苦,都是從心而起的感受,不管是你對待人,或別人對待你,一切的動作感受都是從心而起。不但人是這樣,其實世間一切眾生都是如此。
我們必須了解一切人我、事物接觸時,心裡的感受、心念是如何生起來?而歡喜、嗔恨又要如何去壓制、轉化?培養快樂的心境,壓制、轉化嗔怒之心念,這就是我們修行要下功夫的地方。
佛陀在“二十難”中,說“被辱不嗔難”,就是指一個人在遭受侮辱時,一點都不會發脾氣,這個人才是真正的難得;人家若瞧不起我,而我能一點都不在意,這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人。但是,世間能找到幾位這樣的人物?
多數的入都會鑽牛角尖,本來人家對你並沒有不敬之念,也沒有對不起你的地方,如果你自己內心一直要往壞的方面去猜疑,那就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孔子曾說,人如果有忍辱的功夫,天下就無事可爭鬥。世間的聖人都這么說了,更何況是出世間的聖人----佛陀,他也教我們要學習“忍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