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一個人對於生活和世界的發現——不是“新行星闖人視野’’這種爆炸性發現,而是一個發掘的過程,作為一個人必須去發掘。他歷經錯誤與考驗,想像與幻覺,歷經虛假、愚蠢、錯誤、白痴、自私、抱負、希望,信仰和混亂。我們大都這樣過來的,有著類似的經歷與結果。
我希望故事主角用自身經歷照亮我們每一個人——不僅是敏感的年輕人與他的集鎮、家庭、周圍的小世界發生衝突,不僅是敏感的年輕人墜人愛河,把自己的愛情小世界當作整個宇宙——而是這些事的總和,甚至更多。這些事當然重要,隸屬於整本書的計畫。年輕人談戀愛,進大城市,這只是見習和發整個探險的一部分。
本書偏離了我以前的創作,這是我在精神上與藝術上的真正轉變。是我寫過的最客觀的小說,筆下的人物是我與許多人認識之後,生活後,在觀察他們,感受他們,思考他們之後,精煉提取出來的。我通過自由創造,將自己的創造力大大地釋放。
最後,小說從頭到尾都帶有諷刺性的誇張:不但因為它符合該故事的本意——“天真無邪的人”去發現生活——而且因為諷刺性的誇張符合生活的本質,特別是美國人的生活。
作者簡介
托馬斯·克萊頓·沃爾夫(1900—1938)出生於北卡羅來納州一個石匠家庭。自幼酷愛閱讀與幻想,二十歲畢業於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進入哈佛研究院學習戲劇,獲英國文學碩士學位,並在紐約大學任教。一九二九年,他憑自傳體小說《天使,望故鄉》蜚聲文壇,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美國小說家。一一九三五年《時間與河流》出版,成為暢銷書。僅三年後,沃爾夫便因病去世。他的大量遺稿經編輯出版,成為另外兩部長篇小說《蛛網與磐石))和《你不能再回家》,還有短篇小說集《從死亡到早晨》,以及一部未完成的雜集《遠山》。沃爾夫的自傳體小說圍繞作者的生平經歷與感受形成了.一個整體。從出生開始寫起,一直到主人公以成名作家的身份重回故鄉為止,重現了作者本人充滿孤獨、幻想、思索與渴望的一生。小說主要描述喬治·韋伯在大城市居住的孤獨感,以及他與愛絲特·傑克的愛情經歷。
媒體評論
我敬佩沃爾夫,因為他竭盡全力把自己要說的話都說了,甚至情願把文體、連貫性,以及所有精確的原則拋開,而希望把人類心靈的所有感受真切地集中到一點上。
——威廉·福克納
托馬斯·沃爾夫的小說充滿活力,可以和我們任何的一流作品媲美。
——辛克萊·路易斯
以小城沉悶的生活題材,寫得如此生動有力,可以說前無古人。
——《紐約時報》
沃爾夫的創作力極強,與他同時代的作家中,沒有一個人具有他那樣的熱情、能量和對語言的控制力。
——《紐約客》
目錄
第一部 蛛網與根柢
第一章小卡利班
第二章三點鐘
第三章兩個分離的世界
第四章金色的城市
第二部 黑暗之犬
第五章瑪格舅媽與馬克舅舅
第六章全盛時期的大街
第七章屠夫
第八章孩子與猛虎
第九章大山裡的家
第三部 蛛網與世界
第十章卡托巴的巨人
第十一章小神父
第十二章火炬
第十三章磐石
第十四章南方人在紐約
第十五章偶像的黃昏
第十六章獨自
第四部 魔幻年代
第十七章巨輪
第十八章一封信
第十九章東區之行
第二十章看戲
第二十一章生日
第二十二章相聚
第二十三章愛斯特之家
第二十四章“這東西屬於我倆了”
第二十五章新天地
第二十六章佩內洛普之網
第二十七章斯坦一羅森公司
第二十八章四月,晚春四月
第五部 生活與書信
第二十九章圓環和書
第三十章首次聚會
第三十一章陰鬱的插曲
第三十二章慈善家
第三十三章等待榮耀
第三十四章榮耀延遲
第三十五章希望長久
第六部 愛情苦澀的奧秘
第三十六章四月里死亡的幻象
第三十七章爭吵
第三十八章蝗蟲吃掉的歲月
第三十九章悔恨
第四十章追尋與擒獲
第四十一章織布工又開始工作
第四十二章分手
第四十三章愛斯特的告別
第七部 德國慕尼黑啤酒節
第四十四章時間是一個寓言
第四十五章巴黎
第四十六章慕尼黑的膳宿公寓
第四十七章集市之行
第四十八章醫院
第四十九章黑暗的十月
第五十章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