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之光》

《薄暮之光》

《薄暮之光》是2006年在國外上映的影片。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

《薄暮之光》薄暮之光

薄暮之光
年代
2006年
國家/地區
法國/德國/芬蘭
對白
芬蘭語/俄語
類型
劇情
片長
78分鐘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阿基·考里斯馬基 Aki Kaurismaki
編劇 Writer:
阿基·考里斯馬基 Aki Kaurismaki
演員 Actor:
湯米·柯貝拉 Tommi Korpela .....Luennoitsija
Silu Seppälä .....Vandaali
Pertti Sveholm .....Etsivä
卡蒂·奧廷寧 Kati Outinen .....Supermarketin kassa
製作人 Produced by:
阿基·考里斯馬基 Aki Kaurismaki .....producer
原創音樂 Original Music:
Melrose
攝影 Cinematography:
Timo Salminen
剪輯 Film Editing:
阿基·考里斯馬基 Aki Kaurismaki
藝術指導 Production Designer:
Markku Pätilä
服裝設計 Costume Design by:
Outi Harjupatana
副導演/助理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Nadja Delcos .....assistant director

上映日期

芬蘭Finland

《薄暮之光》《薄暮之光》

2006年2月3日 法國France
2006年5月22日 ..... (Cannes Film Festival) 芬蘭Finland
2006年6月15日 ..... (Midnight Sun Film Festival) 法國France
2006年7月11日 ..... (Paris Cinéma) 瑞士Switzerland
2006年8月10日 ..... (Locarno Film Festival) 瑞典Sweden
2006年8月11日 芬蘭Finland
2006年8月24日 ..... (Espoo Film Festival) 挪威Norway
2006年8月25日 丹麥Denmark
2006年9月8日 加拿大Canada
2006年9月8日 ..... (Toronto Film Festival) 奧地利Austria
2006年10月14日 ..... (Vienn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希臘Greece
2006年10月19日 ..... (limited) 芬蘭Finland
2006年10月25日 ..... (DVD premiere) 法國France
2006年10月25日 波蘭Poland
2006年11月3日 德國Germany
2006年11月8日 ..... (Filmfest Braunschweig) 俄羅斯Russia
2006年11月16日 ..... (limited) 比利時Belgium
2006年12月13日 德國Germany
2006年12月21日 荷蘭Netherlands
2006年12月21日 愛沙尼亞Estonia
2007年1月5日 西班牙Spain
2007年1月5日 義大利Italy
2007年1月12日 匈牙利Hungary
2007年1月25日 美國USA
2007年2月22日 ..... (Portland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台灣Taiwan
2007年3月16日 香港Hong Kong
2007年4月6日 .....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英國UK
2007年4月6日 墨西哥Mexico
2007年5月12日 ..... (Muestra Internacional de Cine) 美國USA
2007年6月13日 ..... (limited) 日本Japan
2007年7月7日 波蘭Poland
2007年7月20日 ..... (ERA New Horizons Film Festival) 阿根廷Argentina
2007年9月27日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Sputnik Oy [芬蘭]
發行公司:
Sandrew Metronome Distribution Finland [芬蘭] ..... (2006) (worldwide) (all media)
Strand Releasing [美國] ..... (2007) (USA) (theatrical)
Match Factory, The ..... (2005) (worldwide) (all media) (sales agent)
Pyramide ..... (2006) (France) (theatrical)
Alfa Films [阿根廷] ..... (2007) (Argentina) (theatrical)

劇情簡介

影片主人公考斯蒂南是一個值夜保全,雖然年紀輕輕卻沒有同齡人的朝氣蓬勃,孤獨像揮之不去的網,緊緊糾纏住考斯蒂南的內心與生活,他常常被周圍人取笑,貧瘠的生活和對情感的渴望讓他無力自拔。一次偶然,考斯蒂南邂逅了舉止優雅的金髮美女米爾雅,隨著壓抑已久的情感轟然爆發,考斯蒂南將米爾亞視作生命中的全部,甚至剛結識不久就提出求婚。單純的考斯蒂南並不知曉,米爾雅其實是個情場老手,是個地地道道的騙子,經常和一群烏合之眾混在一起。米爾雅接近考斯蒂南是為了完成預謀已久的搶劫。很快,由考斯蒂南值守的珠寶店被匪徒洗劫一空,冷酷的米爾雅離他而去,考斯蒂南變成這場殘局的替罪羊。於是,考斯蒂南失去了工作和自由,等待他的只有幻滅過後的無盡黑暗……

幕後製作

【關於導演】

《薄暮之光》《薄暮之光》

現年49歲的阿基·考里斯馬基是芬蘭導壇的重量級人物,是歐洲各大電影節的奪獎專業戶。他在1990年的《火柴廠女工》(Tulitikkutehtaan tytt?)、1992年的《波西米亞人生》(La vie de bohème)和1999年的《愛是生死相許》(Juha)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三次奪獎;當代芬蘭三部曲的首部、1996年的《浮雲往事》在坎城電影節獲普通評審會特別獎,2002年的《沒有過去的男人》再獲評審會大獎和普通評審會獎。此次《薄暮之光》又獲金棕櫚提名,足以證明歐洲影壇對阿基·考里斯馬基的偏愛。在從影之前,阿基·考里斯馬基曾作過郵差、洗碗工和影評人。隨著涉身影壇,他同哥哥米卡·考里斯馬基成立了製片及發行公司,取名Villealfa,意在向讓-呂克·戈達爾的影片《阿爾法城》致敬。作為高產的電影人,從80年代初開始,考里斯馬基兄弟倆製作的影片數量就達到了芬蘭全國的五分之一,並且阿基的作品尤其吸引國外影人的關注。阿基的作品特點鮮明,首先是片長短,因為他曾說過一部電影不應該超過90分鐘,他的電影大多接近70分鐘;其次是充滿對各種類型片的古怪模仿,其中包括公路電影、黑色電影和搖滾電影;再者往往根植於命運悲慘的芬蘭人,並且音樂多取材於50年代搖滾。
【風格獨特】
雖然阿基·考里斯馬基早已成為成就斐然的芬蘭名導,但在芬蘭國內的市場卻遠不如在國外。在芬蘭人眼中,阿基·考里斯馬基的電影古怪難懂,故意剝離現實,所以只能成為小眾的饗宴。不過到目前為止,《薄暮之光》已經被13個國家購買發行。今年3月曾流出傳言,稱阿基·考里斯馬基的新片入圍坎城受阻,後來阿基·考里斯馬基公開宣稱英文版《薄暮之光》已經送選坎城,謠言不攻自破。影片將誇張放大化的孤獨賦予主人公考斯蒂南,同事竟然想不起他的名字,並且肆無忌憚的作弄,甚至連酒吧和商店裡的人們都對他冷酷粗魯,考斯蒂南儼然一副飽受欺凌的小男孩形象。影片延續了前兩部的既成風格:經常出現的老式汽車,簡單的靜態拍攝,每個場景都設計得細緻入微,充分讓觀眾體會到旁觀者的視點。影片的前半段以幽默為主,咖啡店中的一段尤為突出,隨著情節發展,喜劇元素逐漸淡漠,戲劇性完全占據了看點。客觀來講,影片所故意營造的久遠年代氛圍與現實難免格格不入,50年代的舊汽車和收音機在現代商業區的背景中顯然格外扎眼,刻意的違背現實削弱了影片的真實性。不過,這些阿基·考里斯馬基一直堅
《薄暮之光》《薄暮之光》
持不懈的個性,早已成為其作品的獨到賣點。
【名家風範】
可以肯定的說,作為個性鮮明影片的作者,導演阿基·考里斯馬基不乏自大和專制的一面。早在《沒有過去的男人》在坎城拿到評審會大獎時,阿基·考里斯馬基上台領獎說出的第一句感言就是:“首先,我要感謝我自己。”在影片創作過程中,阿基統管一切工作,各部門都要按照他的意願行事,雖然演員和其他工作人員一律平等,但他們必須遵循導演的軌跡。演員的即興發揮是不允許的,哪怕是目光的方向都不準偏差超過幾厘米,所以往往要做出標記才行。《薄暮之光》拍攝投入僅為138萬歐元,在赫爾辛基的Ruoholahti高科技區取景,該科技區集聚了諾基亞和F-Secure等著名國際企業。主要拍攝地選擇在Ruoholahti購物中心周圍,考斯蒂南看守的珠寶店正位於購物中心一層,店內早已張貼出影片海報。有趣的是,在阿基以往的影片中,從未出現過一部手機,而這在人手一部手機的芬蘭近乎成為一種刻意的宣言。而且在本片中,幾乎出現的每個人都在吸菸,而芬蘭在公眾場合的禁菸令剛發布不久,阿基在影片中徹底發泄了一次對禁菸令的不滿。

電影簡評
一部純粹的考里斯馬基電影,不過還是顯現出全新的韻味。——《電影手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