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考斯蒂南是一個值夜保全,雖然年紀輕輕卻沒有同齡人的朝氣蓬勃,孤獨像揮之不去的網,緊緊糾纏住考斯蒂南的內心與生活,他常常被周圍人取笑,貧瘠的生活和對情感的渴望讓他無力自拔。一次偶然,考斯蒂南邂逅了舉止優雅的金髮美女米爾雅,隨著壓抑已久的情感轟然爆發,考斯蒂南將米爾雅視作生命中的全部,甚至剛結識不久就提出求婚。單純的考斯蒂南並不知曉,米爾雅其實是個情場老手,是個地地道道的騙子,經常和一群烏合之眾混在一起。米爾雅接近考斯蒂南是為了完成預謀已久的搶劫。很快,由考斯蒂南值守的珠寶店被匪徒洗劫一空,冷酷的米爾雅離他而去,考斯蒂南變成這場殘局的替罪羊。於是,考斯蒂南失去了工作和自由,等待他的只有幻滅過後的無盡黑暗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考斯蒂南 | Janne Hyytiäinen |
米爾雅 | Maria Järvenhelmi |
Aila | 瑪利亞·海斯卡涅 |
Lindholm | Ilkka Koivula |
講演者 | 湯米·柯貝拉 |
工頭 | Sulevi Peltola |
打手 | Vesa Häkli |
宿舍管理員 | Aarre Karén |
輪班經理 | Matti Onnismaa |
俄羅斯人 | Sergei Doudko |
俄羅斯人 | Andrei Gennadiev |
俄羅斯人 | Arturas Pozdniakovas |
保全 | Antti Reini |
蓄意破壞者 | Silu Seppälä |
警察偵探 | Pertti Sveholm |
警察偵探 | Juhani Niemelä |
超市收銀員 | 卡蒂·奧廷寧 |
保全 | Neka Haapanen |
保全 | Santtu Karvonen |
保全 | Sesa Lehto |
保全 | Jukka Rautiainen |
保全 | Jukka Salmi |
酒保 | Heikki Heimo |
酒吧男孩 | Erkki Lahti |
酒吧女孩 | Pihla Penttinen |
餐桌上的女孩 | Helena Vierikko |
打手 | Jari Elsilä |
打手 | Jouni Kosenius |
護工 | Marko Helmi |
男服務員 | Janne Ajanti |
咖啡供應商 | Clas-Ove Bruun |
男孩 | Joonas Tapola |
醜女 | Paju |
酒保 | Nauri Nykänen |
狗主人 | Panu Vauhkonen |
大傢伙 | Jukka Ropponen |
大傢伙 | Jukka Uhlgren |
男服務員 | Katri Korander |
樂隊成員 | Tokela |
樂隊成員 | Jarmo Haapanen |
樂隊成員 | Bobby Nieminen |
樂隊成員 | Roger Nieminen |
樂隊成員 | Mitja Tuurala |
Discohile | Teemu Väisänen |
銀行分行經理 | Svante Korkiakoski |
看門人 | Roy Rosenblad |
警察 | Juha Springare |
警察 | Tommi Hytti |
警察 | Pasi Kokkoniemi |
警察 | Mika Roiha |
法官 | Anna-Maria Klintrup |
陪審團成員 | Jarmo Hemilä |
陪審團成員 | Matti Oinonen |
陪審團成員 | Arto Reinikainen |
公訴人 | Pertti Wilska |
國防委員會 | Kari Lehto |
監獄看守 | Lassi Halme |
監獄看守 | Risto Jeronen |
監獄看守 | Esa Nenonen |
囚犯 | Ismo Ahola |
囚犯 | Arto Korkeakoski |
囚犯 | Jarkko Käpynen |
囚犯 | Ari Levomäki |
囚犯 | Kari Lindström |
囚犯 | Mika Lindström |
囚犯 | Heikki Metsämäki |
囚犯 | Tapio von Müller |
囚犯 | Sami Ruuskanen |
囚犯 | Markku Tirronen |
酒吧賣方 | Pertti Lahtinen |
宿舍里的男人 | Ari Härkönen |
宿舍里的男人 | Juri Inno |
宿舍里的男人 | Alpo Seppälä |
宿舍里的男人 | Marco Taskinen |
宿舍里的男人 | Mika Tuuhea |
廚師 | Marja Packalén |
廚師 | Kari Pulkkinen |
女僕 | Maj-Lis Doktar |
男服務員 | Outi Mäkelä |
男服務員 | Päivi Paldan |
看門人 | Risto Haimelin |
職員表
製作人 | 阿基·考里斯馬基 |
導演 | 阿基·考里斯馬基 |
副導演(助理) | Nadja Delcos |
編劇 | 阿基·考里斯馬基 |
攝影 | Timo Salminen |
配樂 | Melrose |
剪輯 | 阿基·考里斯馬基 |
藝術指導 | Markku Pätilä |
服裝設計 | Outi Harjupatana |
(參考資料來源 )
角色介紹
| |
|
(該片的主要劇情集中在男女主角身上,參考資料來源 . )
獲獎記錄
時間 | 屆次 | 獎項 | 獲獎方 | 備註 |
2006年5月28日 | 第5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薄暮之光》 | 入圍 |
2006年12月2日 | 第19屆歐洲電影獎 | 歐洲電影獎-最佳攝影 | Timo Salminen | 提名 |
製作發行
主創公司
製作公司 | 1、Sputnik Oy(芬蘭) |
發行公司 | 1、Strand Releasing(美國) 2、Sandrew Metronome Distribution Finland(芬蘭) 3、Match Factory,The(全球) 4、Pyramide(法國) 5、Alfa Films(阿根廷) |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芬蘭 | 2006年2月3日 | 法國 | 2006年5月22日(坎城電影節) |
芬蘭 | 2006年6月15日(午夜太陽電影節) | 法國 | 2006年7月11日(巴黎) |
瑞士 | 2006年8月10日(洛迦諾電影節) | 瑞典 | 2006年8月11日 |
芬蘭 | 2006年8月24日(埃斯波電影節) | 挪威 | 2006年8月25日 |
加拿大 | 2006年9月8日(多倫多電影節) | 丹麥 | 2006年9月8日 |
奧地利 | 2006年10月14日(維也納電影節) | 希臘 | 2006年10月19日(限定) |
法國 | 2006年10月25日 | 芬蘭 | 2006年10月25日(DVD版) |
波蘭 | 2006年11月3日 | 德國 | 2006年11月8日(布倫斯維格電影節) |
俄羅斯 | 2006年11月16日(限定) | 比利時 | 2006年12月13日 |
荷蘭 | 2006年12月21日 | 德國 | 2006年12月21日 |
西班牙 | 2007年1月5日 | 愛沙尼亞 | 2007年1月5日 |
義大利 | 2007年1月12日 | 匈牙利 | 2007年1月25日 |
美國 | 2007年2月22日(波特蘭電影節) | 中國台灣 | 2007年3月16日 |
英國 | 2007年4月6日 | 中國香港 | 2007年4月6日(香港電影節) |
墨西哥 | 2007年5月12日(慕斯特拉電影節) | 美國 | 2007年6月13日(限定) |
日本 | 2007年7月7日 | 波蘭 | 2007年7月20日(時代新地平線電影節) |
阿根廷 | 2007年9月27日 |
影片評價
《薄暮之光》與導演阿基·考里斯馬基的其他電影一樣,短小卻鬱積。七十多分鐘的片長講了一個並不複雜、卻著實奇怪的故事,為觀眾刻畫了一個孤獨的人充滿了希望與絕望的人生軌跡。就故事本身而言,除了導演的手法外,故事情節的本身與一般的好萊塢電影沒什麼大不同。如果導演把影片做得更加煽情、迎合觀眾廉價的同情心或英雄情結,完全可以把男主角的結果做得非常悲情,即使失敗了也博得觀眾的同情與崇敬,就像一般好萊塢電影常常做的處理方式一樣。可是,該片卻對這種行為進行了反好萊塢處理,兩次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的挑戰都被人不動聲色地化解了,就連這行為背後所有的那么一點象徵意義也被消解得幾乎無處尋覓:不但男主角挑戰的對象毫髮未傷,反而他自己遍體鱗傷,這種挑戰行為也沒有被任何人關注,沒有激勵起任何人的同情心或崇敬,包括觀眾的同情或崇敬。這樣的處理冷靜地逼近現實,也冷酷地接近幽默 (《當代電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