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茶園微生物與茶園病害微生物控制》](/img/f/05f/ml2ZuM3X1UTNzEzM4UjMyUTNwMTMwAzMzQTOwADMwAzMxAzL1IzL2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特點
本書引用大量中外文獻,對茶園微生物區系、有害及有益。微生物的研究狀況作了全面的論述,結合作者多年的研究工作,對茶園病害的生物防治及微生態控制的理論與實踐進行了系統闡述。
目錄
第一部分植物微生態與茶園微生物研究第一章植物微生物區系與植物病害微生態控制研究
1植物微生態學研究進展
2植物微生物區系研究狀況
3植物病害微生態控制的實踐
第二章茶園微生物種類
第一節
茶園真菌種類
1鞭毛菌亞門Mastigomycotina
(Sparroweta11960)
2接合菌亞門Zygomycotina
3子囊菌亞門Ascomycotina
4擔子菌亞門Basidiomycotin
(Ainsworth,1966)
5半知菌亞門Deuteromycotina
第二節
茶園中的粘菌
1絨泡菌科Physaraceae
第三節茶園細菌種類
1假單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
2細螺菌科Rhodospirillaceae
3微球菌科Micrococcaceae
4芽孢桿菌科Bacillaceae
5諾卡氏茵科Bocardiaceae
6其他細菌
第四節茶樹病毒種類
第三章茶園有益微生物研究
1茶園微生態區系調查
2茶園固氮微生物研究
3茶園VA菌根菌研究
4茶園土壤中耐酸鋁微生物的研究
5茶樹病原菌拮抗微生物的研究
6茶園有益微生物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與未來研究方向
第四章茶園有害微生物研究進展
1茶園有害微生物研究歷史
2茶園有害微生物種類及主要病害病原學研究
3茶園有害微生物防治研究
第五章豫南茶園生態環境及微生物研究狀況
1豫南茶園生態條件
2豫南茶園病害發生與防治狀況
3豫南茶園微生態學研究的意義
第二部分豫南茶園葉圍微生物區系調查與種群演替規律
第六章豫南茶園葉圍微生物區系調查研究
1材料與方法
2結果與分析
3小結與討論
第七章茶樹葉圍微生物種群演替及其相關因子研究
1材料與方法
2結果與分析
3小結與討論
第三部分豫南茶園葉部主要病原微生物研究
第八章豫南茶園葉部兩種主要病害的發生及病原研究
第一節
茶園兩種主要病害發生狀況及病原菌的生物學特性研究
1材料與方法
2結果與分析
3小結與討論
第二節
茶園葉圍微生物種群消長對葉部主要病害發生的影響
1材料與方法
2結果與分析
3小結與討論
第九章茶樹葉部兩種主要病原菌毒素的研究
1材料與方法
2結果與分析
3小結與討論
第四部分茶園VA菌根及其與茶樹兩種主要病害的關係研究
第十章豫南茶園VA菌根種類及分布
1材料與方法
2結果與分析
3小結與討論
第十一章豫南茶園VA菌根與兩種茶樹病害發生的關係
1材料與方法
2結果與分析
3小結與討論
第五部分豫南茶園葉部主要病害的生物防治
第十二章茶樹兩種病害拮抗微生物的篩選
1材料與方法
2結果與分析
3小結與討論
第十三章木霉T2菌株對兩種茶樹病害的生物防治研究
第一節
木霉拮抗菌株T2生物學特性研究
1材料與方法
2結果與分析
3小結與討論
第二節
木霉T2菌株在茶樹葉表定殖動態及其影響因子
1材料與方法
2結果與分析
3小結與討論
第三節
木霉T2菌株對茶樹兩種病害的生防試驗
1材料與方法
2結果與分析
3小結與討論
第十四章細菌B5菌株生物學特性及其對兩種茶樹病害的生防研究
1材料與方法
2結果與分析
3小結與討論
第六部分拮抗菌株億、B5防治茶樹兩種病害機理研究
第十五章木霉T2菌株對兩種茶樹病原菌的拮抗效應及其作用機理
1材料與方法
2結果與分析
3小結與討論
第十六章細菌B5菌株對P26及G2的拮抗作用及其機理
1材料與方法
2結果與分析
3小結與討論
第七部分豫南茶園微生態學研究總結
1主要研究結果
2本研究創新點
3展望
附錄豫南茶園葉圍真菌種類記述
1毛霉科Mucoraceae
2散囊菌科Eurotiaceae
3肉座菌科Hypocreaceae
4毛殼菌科Chaetomiaceae
5疔座菌科Polystigmataceae
6座囊菌科Dothideaceae
7無孢科Agonomycetaceae
8叢梗孢科Moniliaceae
9暗孢科Dematiaceae
10瘤座孢科Tuberculariaceae
11黑盤孢科Melanconiaceae
12半殼孢科Leptostromataceae
13球殼孢科Sphaeropsidaceae
盤點有關微生物書籍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雖然個體微小但我們對其的研究對我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起著重大的作用。本任務就是讓大家來收集有關微生物的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