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併購以後》

《聯想併購以後》,李國剛,許明華著,2010年8月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歷經五年的吸納和消化,聯想已經不是併購前的聯想。她摸著石頭過河,無論是成功的經驗還是失誤的教訓,對中國企業的其他跨國併購行為,包括國內企業之間的投資和併購,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這本書也是公眾了解併購之後聯想的首選,對管理學界的併購案例研究具有不容忽視的價值。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聯想併購以後》《聯想併購以後》

書 名:《聯想併購以後》

作者: 李國剛許明華 著

出 版 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8-1

字數: 195000

頁數: 220

I S B N : 9787301173084

內容簡介

事實上,國際化帶給聯想的,除品牌、技術與市場外,還有一點不可忽視,那就是文化融合帶來的運營質變。國際化之後,聯想先後導入了IBMDELL文化,文化的融通與對沖是一個極其艱辛的過程,其間,聯想不可避免地經歷了陣痛和煎熬。——聯想董事局主席 柳傳志

聯想是個不甘寂寞的企業,2005年之前,它在公眾面前幾近透明,在併購IBM的PC業務之後,聯想刻意淡出公眾的視野,獨自承受併購的喜悅與痛苦。

有人形容聯想併購IBM的PC業務,是“中國蛇”吞掉“外國象”。“蛇吞象”的壯烈,不在於以弱對強的衝擊和融合,而在於消化大象實現脫胎換骨的升華。作為的聯想,併購一開始就決定了她無法處於強勢,她也並沒有什麼成功的前例可循,在高管變動、組織結構調整和文化融合中,她不可避免地走了一些彎路,用柳傳志的話說,“經歷了陣痛與煎熬”,但聯想保持了足夠的耐心和智慧,步步為營,逐漸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戰法,逐步消化了大象。

兩位作者作為聯想併購整合的參與者,也採訪了大量的聯想內部人士,能近距離看清聯想併購後內部發生的重要事件,披露了大量不為外界所知的併購和整合內情,但作者並非事無巨細地記錄,而是從管理學的角度對紛繁複雜的整合過程進行了梳理,呈現出每一個影響聯想命運的關鍵細節。從這個角度說,這更是一部獨一無二的中國企業跨國併購的專業案例分析。

歷經五年的吸納和消化,聯想已經不是併購前的聯想。她摸著石頭過河,無論是成功的經驗還是失誤的教訓,對中國企業的其他跨國併購行為,包括國內企業之間的投資和併購,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這本書也是公眾了解併購之後聯想的首選,對管理學界的併購案例研究具有不容忽視的價值。

作者簡介

作者:李國剛、許明華作為兩名曾經的“聯想人”,作者能夠零距離接觸聯想的核心人物,能夠觸摸到聯想併購與整合中最關鍵的部分。作為諮詢師,作者能夠從管理學的角度審視聯想的併購與整合,為管理學提供珍貴稀缺的案例資料。

李國剛,現任中國軟實力研究中心董事合伙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EMBA簽約講師,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客座教授。曾任聯想集團人力資源戰略規劃高級經理、企業文化建設中心經理、《聯想》雜誌與《聯想人》報主編,兼任聯想集團高級培訓師,參與了聯想併購IBM PC業務以及兩個公司整合的部分過程。

許明華,現任職於強生大寶公司,負責公司人才發展。曾就職於聯想集團人力資源部,負責企業文化、培訓、組織與人才發展等工作。在聯想整合IBM個人電腦的過程中,負責文化審計、聯想新文化融合、聯想國際化人才選拔和培養等工作。

本書賣點

1. 本書內容的唯一性。聯想跨國併購之後的情況不為外界所知,本書填補了此項空白,披露了大量不為人知的細節,是公眾了解聯想整合過程的第一選擇。

2. 作者親身經歷過聯想併購,了解內部信息,並且以個人身份採訪了諸多聯想高層,獲得了珍貴的一手資料。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能從管理學的角度將複雜的整合過程梳理出清晰的脈絡,參考性極強。

3. 聯想是高關注度的企業。高調收購,低調整合,聯想的一動一靜更能吸引公眾的目光。

4. 這本書有極大的實用價值。聯想的跨國併購整合是在“前無古人”的情況下“摸著石頭過河”的,聯想的得失成敗對於其他的跨國併購有指導作用,對於中國大中型企業之間頻繁發生的互相併購也有重要意義。

編輯推薦

聯想併購之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聯想在“蛇吞象”的過程中消化系統有哪些不適,又如何調整?
CEO董事長再到CEO,楊元慶的角色變化有何深意?
柳傳志重出江湖是否情勢所迫?他又如何力挽狂瀾?
兩任外方CEO在聯想的功過是非
最後一任外方CEO因何落馬?
聯想人在併購後的失落和光榮,邊緣與主流
原本鐵板一塊的聯想高管方陣緣何漸漸散去?其中誰主沉浮?
中方員工的不安與委屈;外籍員工的驕傲和茫然
聯想如何面對人才的湧入和流失?
……
本書是北大出版社自《蒙牛內幕》後推出的又一個企業紀實的重磅作品。

自從2005年聯想併購IBM PC業務之後,聯想就漸漸遠離了公眾的視線。整合的過程與結果如何,人們不得而知。而本書正是把目光聚焦於此,可以說,本書為公眾了解國際化的聯想打開了另一個視窗。

聯想併購IBM PC業務後,並非像童話故事的結尾,“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實際上,聯想表面平靜,暗中激流涌動。整合從來不會溫和地進行,人們所能看到的聯想股價的波動也只是折射出冰山的一角。雖說聯想的跨國併購是“蛇吞象”,然而作為“蛇”的聯想也是個龐然大物,二者的融合,需要擺平多少人多少事,有多少困難與衝突,是常人無法想像的。就連當事者聯想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在整個過程中,雖然不斷地遭遇失敗與挫折,聯想卻越挫越勇,並逐漸找回自信和當家作主的感覺。

聯想的前車之鑑,對其他企業來說,是不可多得的財富,為其他企業的併購指明了一條可行的路徑,也為管理學上的案例研究增加了濃重的一筆。

媒體評論

未來30年,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提升國際影響力的30年,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本土企業去併購國際企業。併購決定企業能否做大,而併購之後的有效整合,則決定了企業能否做強。本書記錄和剖析的管理與文化整合經驗,正是值得所有併購企業學習借鑑的軟實力。 ——中糧食品行銷公司總經理陳剛

中國民企在崛起,有理想和膽識的企業家最終會走向全球化!聯想的“蛇吞象”不是作秀,考察聯想如何“消化”併購後的IBM PC業務,相信會對中國民企的全球化有非常好的借鑑意義!同時也祝作為標桿的聯想集團一路走好! ——友發鋼管集團董事長李茂津

曙光汽車集團在創業的26年裡,也經歷了多次的併購,包括收購丹東黃海客車、常州長江客車、美國汽車和零部件研發中心等。收購企業並不難,難的是如何融合,如何實現1+1>2。聯想的實踐為未來進行國際併購的中國企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曙光汽車總裁李海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