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與道德》

《美學與道德》

本書是關於研究的專著,書中具體包括了:劃出美學的界限、藝術的價值、藝術作為一種理解之源、藝術務必服務於某種道德目的才算優秀嗎、對價值的敏悟能力、運用想像和編織敘事等內容。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美學與道德》《美學與道德》
作者:(英)舍勒肯斯著王柯平高艷萍魏怡
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團,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080425
出版時間:2010-01-01
版次:1
頁數:150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圖書目錄

致謝
導論
第一部分 美學的界限
第一章 劃出美學的界限
一、兩個研究領域
二、什麼使一種體驗成為審美體驗
三、美學的界限是什麼
四、初步結語:設定美學領域
第二章 藝術的價值
一、我們為何要重視藝術
二、藝術價值種類
三、內在價值與外在價值
四、初步結論:道德、審美與藝術價值
第二部分 藝術與道德價值
第三章 藝術作為一種理解之源
一、藝術的認知價值
二、認知主義:贊成與反對
三、藝術能夠產生什麼樣的知識
四、藝術產生道德知識的範圍
五、初步結論:藝術作為一種道德理解之源
第四章 道德信念與藝術欣賞
一、我們如何欣賞藝術作品
二、自律主義與審美主義
三、道德主義與倫理主義
四、評價道德評估的作用:複雜難辦之事
五、初步結論:從道德視角到藝術價值
第五章 藝術務必服務於某種道德目的才算優秀嗎
一、不道德藝術:藝術能因其不道德特性而成為優秀的嗎
二、通過想像回歸認知主義
三、道德目的的限制與審查的問題
四、結論
第三部分 美與道德之善
第六章 康德論美、道德和自由
一、概念依賴性與邏輯優先性
二、康德關於美是道德的象徵的解釋
三、崇高
四、席勒論審美和道德教育
五、初步結論:在鴻溝之上架起橋樑
第七章 對價值的敏悟能力
一、如何評價審美特性
二、審美敏悟能力——界定術語和概念
三、美感和道德感
四、初步結論:審美敏悟能力即基於經驗的才能
第八章 靈魂之美與德行
一、從敏悟能力到品質:成為審美和道德的能動者
二、德行的美學
三、運用想像和編織敘事
四、結論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書摘

總之,用來界定審美體驗的那些術語,至多可以說是涉及一些或所有(這取決於特定情況)如下心理狀態:對形式和設計的愉悅性鑑賞,拋開種種實際的關切,發覺審美上顯著的特徵或引起共鳴的特徵,感知諸如優雅和平衡等審美特性,關注藝術品形式特性、審美特性和表現特性的製作方式,認識投射到自然事物中的種種屬性,凝神觀照歧義性,認識對象的情感內容或再現內容。①興許可以說,我們如果要分析參與審美體驗的種種認識或感知活動的話,我們就會列出一個長長的清單。如果是出於這一原因,那么下述說法便令人懷疑,即:成功分析審美體驗的關鍵在於概述一種特定審美心理狀態所需的必要而充分的條件。與此相反的是,這一關鍵之處在於以不同方式結合而成的一整套心理狀態。
在這裡,看來我們又返回到我們的起點。從根本上說,審美體驗最好是從審美價值體驗的角度予以闡述,因為審美價值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形態,我們對審美價值的體驗也是如此。這一探討活動肯定不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最為重要的審美體驗特徵之一確然如下:人們不能輕易地將審美體驗從所有非審美體驗那裡劃分出來,也不能輕易地將審美體驗與所有非審美體驗斷然割裂開來。迄今所表明的一點是:依據必要而充分的條件,因循上述建議的思路,對審美體驗的界說看來並不會成功。
當然,這並非是說壓根兒就沒有審美體驗這樣的東西,也並非是說審美體驗這一觀念本來就是空洞之物。恰恰相反,若從更積極的角度來看,這的確是在建議因為審美體驗具有深刻的流暢性和非限制性,故應對來自臨近領域的種種影響採取開放態度。所以,我們所遇到的這一問題,與確定條件的做法關聯較少,而與探討套用術語的種種限制關聯較多;在這些條件中,一種體驗或一個對象,應當用專門而無爭議的一個術語予以描述。審美體驗與審美價值能走多遠?在什麼情況下,審美體驗能對我們的體驗與思想的其他領域產生直接的影響?在審美情況下,我們的體驗和思想的其他領域會不會直接影響到自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