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更多外文片名:
Amerykanskiegraffiti.....Poland
Locuraamericana.....Venezuela
Locuradeverano.....Venezuela
LoucurasdeVerão.....Brazil
Neanikasynthimata.....Greece
NovaGeração.....Portugal
Sidstenatmedkliken.....Denmark
Sistanattenmedgänget.....Sweden
Svängänget'62.....Finland(Swedishtitle)
Svengijengi-62.....Finland
導演:
喬治·盧卡斯GeorgeLucas
影片類型:
劇情/喜劇
片長:
110min/112min(re-release)(1978)
國家/地區:
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混音:
單聲道/Dolby
級別:
Norway:16/WestGermany:16/Finland:K-12/Sweden:11/SouthKorea:15/Singapore:PG/Argentina:Atp/Portugal:M/12/Australia:M/USA:PG(certificate#23582)/Iceland:L/Peru:14/Spain:13/Canada:PG(Manitoba/Ontario)/Brazil:14/Canada:G(Quebec)/UK:AA(originalrating)/UK:PG(tvrating)/(videorating)(1991)(2000)/Canada:A(NovaScotia)/Denmark:15(videorating)
製作成本:
$775,000/estimated
著作權所有:
(COPYRIGHT©MCMLXXIIIBYUNIVERSALPICTURESALLRIGHTSRESERVED)
拍攝日期:
1972年6月26日-1972年7月22日
攝製格式:
35mm
洗印格式:
35mm
膠片長度:
3012m(Finland)(1974)
演職員表
導演|編劇|演員|製作人|攝影|剪輯|選角導演|美術設計|布景師|服裝設計|副導演/助理導演
導演Director:
喬治·盧卡斯GeorgeLucas
編劇Writer:
喬治·盧卡斯GeorgeLucas....(writtenby)and
格洛麗亞·卡茨GloriaKatz....(writtenby)&
威拉德·赫依克WillardHuyck....(writtenby)演員Actor:
理察·德萊福斯RichardDreyfuss....CurtHenderson
朗·霍華德RonHoward....SteveBolander(asRonnyHoward)
保羅·勒馬特PaulLeMat....JohnMilner
查爾斯·馬丁·史密斯CharlesMartinSmith....Terry'TheToad'Fields(asCharlieMartinSmith)
哈里森·福特HarrisonFord....BobFalfa
凱薩琳·奎南KathleenQuinlan....Peg(asKathyQuinlan)
辛迪·威廉士CindyWilliams....LaurieHenderson
坎迪·克拉克CandyClark....DebbieDunham
麥肯茲·菲利浦斯MackenziePhillips....Carol
沃夫曼·傑克WolfmanJack....XERBDiscJockey
博·霍普金斯BoHopkins....JoeYoungManuelPadillaJr.....CarlosBeauGentry....AntsJimBohan....OfficerHolsteinJanaBellan....BuddaDebyCeliz....WendyLynneMarieStewart....BobbieTuckerTerenceMcGovern....Mr.BillWolfe(asTerryMcGovern)TimCrowley....EddieScottBeach....Mr.GordonJohnBrent....CarSalesmanGordonAnalla....BozoJohnBracci....StationAttendantJodyCarlson....GirlinStudebakerDelClose....GuyatBarChuckDorsett....ManatAccident(asCharlesDorsett)StephenKnox....KidatAccidentJoeMiksak....ManatLiquorStoreGeorgeMeyer....BumatLiquorStoreJamesCranna....LiquorStoreThiefJohnnyWeissmullerJr.....Badass#1WilliamNiven....ClerkatLiquorStoreAlNalbandian....HankAndersonBobPasaak....DaleChrisPray....AlSusanRichardson....JudyFredRoss....FerberJanDunn....OldWomanCharlieMurphy....OldManEdGreenberg....KipPullmanLisaHerman....GirlinDodgeMarkAnger....Mr.Kroot(asIrvingIsrael)
凱伊·蘭茲KayLenz....Jane,GirlatDance(asKayAnnKemper)CapriceSchmidt....AnnounceratDanceJoeSpano....VicDebraleeScott....BobFalfa'sGirlRonVincent....JeffDonnaWehr....CarhopCamWhitman....BalloonGirlJanWilson....GirlatDance
蘇珊·索莫斯SuzanneSomers....BlondeinT-BirdLindaChristensen....Girl(uncredited)WarrenKnight....Herby&Theheartbeats(uncredited)SamMcFadin....Herby&TheHeartbeats(uncredited)KrisMoe....Herby&TheHeartbeats(uncredited)LinnPhillipsIII....Herby&TheHeartbeats(uncredited)GeorgeRobinson....Herby&TheHeartbeats(uncredited)
製作人Producedby: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FordCoppola....producer
加里·庫爾茨GaryKurtz....co-producer
攝影Cinematography:
JanD'AlquenRonEveslage
剪輯FilmEditing:
弗娜·菲爾茲VERNAFields
瑪西婭·盧卡斯MarciaLucas
喬治·盧卡斯GeorgeLucas....(uncredited)
選角導演Casting:
MikeFenton
弗雷德·魯斯FredRoos
美術設計ArtDirectionby:
DennisLyntonClark....(asDennisClark)
布景師SetDecorationby:
DouglasFreeman
服裝設計CostumeDesignby:
AggieGuerardRodgers
副導演/助理導演AssistantDirector:
NedKopp....firstassistantdirectorCharlesMyers....secondassistantdirector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細節)美國
USA1973年8月1日......(premiere)瑞士
Switzerland1973年8月2日......(LocarnoFilmFestival)美國
USA1973年8月11日瑞典
Sweden1973年10月10日挪威
Norway1973年10月11日阿根廷
Argentina1973年10月25日巴西
Brazil1973年11月22日法國
France1974年3月1日澳大利亞
Australia1974年4月25日義大利
Italy1974年5月10日烏拉圭
Uruguay1974年5月16日西班牙
Spain1974年6月3日西德
WestGermany1974年8月23日中國香港
HongKong1974年10月3日日本
Japan1974年12月21日芬蘭
Finland1975年2月7日美國
USA1978年5月......(re-release)西班牙
Spain1982年6月30日......(re-release)西班牙
Spain1998年7月27日......(re-release)冰島
Iceland1999年3月4日......(videopremiere)德國
Germany2004年2月......(Berlin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捷克
CzechRepublic2007年7月3日......(KarlovyVaryFilmFestival)冰島
Iceland2007年10月3日......(Reykjavik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盧卡斯電影有限公司[美國]
TheCoppolaCompany[美國]
環球影業[美國]
發行公司:
環球影業[美國](1973)(USA)(theatrical)
NBC電視台[美國](1979)(USA)(TV)(originalairing)
MCA環球家庭娛樂[美國](198?)(USA)(VHS)
其他公司:
CinemobileSystemInc.[美國]locationservices
FilmProductionServiceslocationservices
UniversalTitle[美國]titlesandopticals
劇情梗概
描述一群剛步出高中校園,即將因不同的人生選擇各自發展的哥兒們,在小城一夜之間的經歷。
喬治盧卡斯執導的這部電影緊抓著甘迺迪遇刺與越戰爆發前的純真年代,描述一群剛步出高中校園,即將因不同的人生選擇各自發展的哥兒們,在小城一夜之間的經歷。有著大堆的年輕演員(包括日後改行當導演的朗霍華、奧斯卡影帝理察瑞佛斯,以及令人意想不到的哈里遜福特),非常能展現時代氛圍的流行歌曲、跑車及快餐店。是一部十足《美式》的畢業生電影,除了意在言外地闡釋畢業與成長的主題外,也清晰地留下時代印記……
影片評價
影片中有著大堆的年輕演員,包括日後改行當導演的朗霍華、奧斯卡影帝理察瑞佛斯,以及令人意想不到的哈里遜福特,非常能展現時代氛圍的流行歌曲、跑車及快餐店。是一部十足《美式》的畢業生電影,除了意在言外地闡釋畢業與成長的主題外,也清晰地留下時代印記……
幕後花絮
·約翰·米爾納的汽車執照牌上寫的是"THX-138",喬治·盧卡斯導演的另外一部電影就叫《五百年後》THX 1138 (1971)。·電影中要求哈里森·福特剪去他的頭髮,福特反對這么做,說他的戲份很少。於是就戴上了一頂帽子。
·電影拍攝期間,雷鳥的主人自始至終和他的這個無價之寶寸步不離,還時不時擦擦車上這裡那裡的。他總是告訴蘇桑娜·薩摩斯應該怎么做不該怎么做,這快要讓她發瘋了。
·辛迪·威廉斯最初是想演卡羅爾,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她甚至願意戴牙齒矯正器。
·電影中的梅爾免下車旅館已經倒閉了,為了拍攝又特意重新營業。在電影完成之後,它已經被完全破壞了。
·遊行場景中,大約需要300輛1962年之前生產的汽車,在當地的報紙上招貼了廣告後,攝製組接見了超過一千輛汽車的車主。
·在最後場景中,飛機降落,可以在遠處看到一塊露天汽車影院的螢幕。這塊螢幕原來是沙拉拿汽車旅館的,直到2004年秋天才開始營業。
·榮·霍華德在一段場景中和凱瑟林·奎寧拉演對手戲,22年之後,在Apollo 13 (1995)中成了她的導演。
·當不同車內的演員談話時,同時使用兩台攝影機分別進行拍攝,這在製作時間上,節約時間成本效果顯著。
·數字327經常出現在盧卡斯的電影當中。該片是印在了一個發動機的上面。此外還可以在以下電影中看到這個數字:星球大戰Star Wars (1977),帝國反擊戰 Star Wars: Episode V - The Empire Strikes Back (1980),星戰前傳之魅影危機 Star Wars: Episode I - The Phantom Menace (1999)。
·拍攝時間大部分是在晚上。
·最初很多電影公司都拒絕這個劇本,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喬治·盧卡斯希望至少有40首歌曲作為電影音樂。這就要花一大筆錢購買音樂著作權。環球最終答應贊助這部電影,是因為盧卡斯的好友弗朗西絲·福特·科波拉(在教父系列電影大紅大紫之前的那一年)答應加入進來,擔當製片人。
·電影成本預算準確為777,777.77美元,並且還是一次性付款的。
幕後製作
影片中有著大堆的年輕演員,包括日後改行當導演的朗霍華、奧斯卡影帝理察瑞佛斯,以及令人意想不到的哈里遜福特,非常能展現時代氛圍的流行歌曲、跑車及快餐店。是一部十足《美式》的畢業生電影,除了意在言外地闡釋畢業與成長的主題外,也清晰地留下時代印記
穿幫鏡頭
·連貫性:約翰·米爾納的老爺車在有些場景中,沒有汽車牌照。·時代錯誤:在商店窗戶上看到的電視機,都是1970年代早期生產的樣式。
·時代錯誤:在汽車旅館裡面的投幣電話機,知道1960年代末期,才開始使用得比較普遍一些。
·連貫性:從特洛克來的女孩們開著的Studebaker汽車牌照,和斯蒂文的那輛58 Chevy的牌照是同一塊。
·時代錯誤:當約翰被警察攔下,距離他不遠的地方就是一家電影院。上面的電影海報是《酒店》Cabaret (1972)。
·事實錯誤:最後的場景中,科特走向敞開的機門準備登上飛機這時候一個引擎(左側邊上的)已經發動。在現實生活中,在機門打開乘客們還在登機過程中,飛機是絕對不會發動任何一個引擎的。
·連貫性:當卡羅爾給汽車前面的檔風玻璃上塗上剃鬚膏,她跳起來跑開之後,可以看到車上沒有任何的剃鬚膏了
獲獎情況
奧斯卡(美國電影學院獎)1974
最佳原創劇本(提名)GloriaKatz
最佳剪輯(提名)MarciaLucas
最佳剪輯(提名)VernaFields
最佳原創劇本(提名)喬治·盧卡斯
最佳女配角(提名)坎迪·克拉克
最佳導演(提名)喬治·盧卡斯
最佳影片(提名)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最佳影片(提名)加里·庫爾茨
最佳原創劇本(提名)威拉德·赫依克
金球獎(GoldenGlobe)1974
MostPromisingNewcomer-Male保羅·勒馬特
BestMotionPicture-Musical/Comedy
最佳導演(提名)喬治·盧卡斯
最佳男主角(音樂/喜劇類)(提名)理察·德萊弗斯
英國電影學院獎(BAFTAFilmAward)1975
最佳女配角(提名)辛迪·威廉士
美國編劇工會(WGAAward(Screen))1974
最佳喜劇類原創劇本(提名)威拉德·赫依克
最佳喜劇類原創劇本(提名)喬治·盧卡斯
最佳喜劇類原創劇本(提名)GloriaKatz
NewYorkFilmCriticsCircleAwards(NYFCCAward)1974
最佳劇本GloriaKatz
NewYorkFilmCriticsCircleAwards1974
最佳劇本喬治·盧卡斯
最佳劇本威拉德·赫依克
NationalSocietyofFilmCriticsAwards,USA(NSFCAward)1974
最佳劇本GloriaKatz
NationalSocietyofFilmCriticsAwards,USA1974
最佳劇本喬治·盧卡斯
最佳劇本威拉德·赫依克
NationalFilmPreservationBoard,USA(NationalFilmRegistry)1995
KansasCityFilmCriticsCircleAwards(KCFCCAward)1974
最佳影片
DirectorsGuildofAmerica,USA1974
OutstandingDirectorialAchievementinMotionPictures(提名)喬治·盧卡斯
喬治·盧卡斯半自傳作品
喬治盧卡斯執導的這部電影緊抓著甘西迪遇刺與越戰爆發前的純真年代,描述一群剛步出高中校園,即將因不同的人生選擇各自發展的哥兒們,在小城一夜之間的經歷。有著大堆的年輕演員(包括日後改行當導演的朗霍華、奧斯卡影帝理察瑞佛斯,以及令人意想不到的哈里遜福特),非常能展現時代氛圍的流行歌曲、跑車及快餐店。是一部十足《美式》的畢業生電影,除了意在言外地闡釋畢業與成長的主題外,也清晰地留下時代印記,不過這反而是美國以外的觀眾較難理解的。而《美國風情畫》也有日後以《星際大戰》系列成為大資本家的喬治盧卡斯所喪失的某種天真與才情。
影片《美國風情畫》描述的是1962年美國西海岸一個城鎮,四個剛剛高中畢業的好朋友小史(Steve)、小柯(Curt)、強(John)、陶(Terry)的“一夜狂歡”。而喬治·盧卡斯本人,恰恰就是在加州的一個風光明媚的叫做“蒙德托”的城鎮,度過了他的少年時代,並於1962年高中畢業。影片裡的強是個在街頭與人飈車的高手,而喬治·盧卡斯本人,也曾經是個賽車族,開著改裝過的汽車,在街頭兜風、泡妞、飈車。所以,《美國風情畫》正是喬治·盧卡斯譜寫的一曲青春的自傳。
馬丁·斯科賽斯在拍《紐約黑幫》時,喬治·盧卡斯去片場探班,看到按照百分之百的比例復原的十九世紀中葉的紐約大教堂,告訴導演這些都可以用電腦技術完成,這是他們電影觀念的區別。不過這並不妨礙這些一代梟雄之間的交情,特別是同樣從青年時代就蓄著大鬍子的科波拉和盧卡斯。盧卡斯從南加大電影系畢業後,給科波拉當了《彩虹仙子Finian’s Rainbow》和《雨中人TheRainPeople》兩部影片的助理。然後科波拉幫助他完成了《THX—1138》和《美國風情畫》,並親自擔綱監製。這是英雄之間真正的惺惺相惜。
《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Now》本來是喬治·盧卡斯要拍,後來他為了拍攝《星球大戰StarWars》,就把本子讓給了科波拉,成就了二人各自的英名,也就此奠定了二人創作道路的分野。不過《美國風情畫》背後的盧卡斯,卻透出難得的平和之氣。Graffiti這個單詞,英文原意並不是“風情畫”這樣文縐縐的,我以為翻譯成“塗鴉”更為合適。其一,在牆上“塗鴉”是美國文化的特色之一;其二,“塗鴉”更能正確反映出這些年輕人躁動不安又彷徨迷茫的心理狀態,他們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在自己命運的白紙上信筆塗鴉。
在“四個小夥伴”中間,小史和小柯屬於學習好的那一類孩子,他們獲得了莫氏獎學金,第二天一早就要動身去東部上大學。小柯一直對於遠離家鄉猶豫不決,希望再復讀一年(當年美國的學歷教育制度咱們也不清楚,可能指一種預科)。小史與小柯的妹妹羅瑞是一對戀人,但是他琢磨著要和羅瑞分手。彪悍帥氣的強是個街頭賽車族,而瘦小的陶雖然帶著副眼鏡,卻頭腦簡單,得到小史托他代為保管的小轎車就欣喜若狂。他們在汽車餐廳碰頭後就散去,幾條線索平行展開,開始各自的夜晚時光。
美國真是一個“車輪上的國家”,這些孩子顯然都出身於中產階級家庭,在那個年代,十幾歲就可以開著汽車兜風和泡妞,這真讓中國人羨慕,我現在買汽車還是個夢想呢。不過這些富裕的美國男孩子們開著“雪佛萊”泡妞,和中國最貧瘠年代的馬小軍、劉憶苦們[<陽光燦爛的日子>]騎著二八“永久”拍婆子,其實並無本質上的不同。在《美國風情畫》之前,已經有一部懷舊題材的著名影片,就是1971年由彼得·波格丹諾維奇導演的《最後一場電影TheLastPictureshow》。那部影片為了增加懷舊氣氛,特意使用了黑白膠片,獲得了許多獎項。
《最後一場電影》把背景放到了1951年韓戰前夕的西部小鎮,緬懷了一個理想主義時代(也是經典好萊塢的黃金時代)的終結。而《美國風情畫》的背景是1962年的甘迺迪時期,那時的搖滾樂只是一種輕鬆的流行樂。影片從頭到尾都播放著地下電台dj“狼人”帶給年輕人的歡快的搖滾音樂,[記得中間有沙灘男孩,影片的故事發生時他們剛剛出道],舞會上大家還會圍在一起跳集體舞,[看到那段一起的恰恰不由想起偶們當年]。見不到大麻、古柯鹼,未成年人買不到酒。那時還沒有甘迺迪遇刺,沒有越戰,沒有黑人民權運動,沒有鮑勃·迪倫,沒有水門事件,一個溫情主義的過渡時代。時過境遷,理想徹底破滅,到了《美國派》,就只剩下享樂主義。
小柯和小史對於去上大學態度的互換是精彩的一筆。小柯開始是猶豫的,而小史是堅定的。小史一直鼓吹小柯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為此不惜中斷與羅瑞的戀情,最後卻為了這份情感而決定放棄一年。而小柯既割捨不下對故鄉和朋友的依戀,又對自己的未來沒有信心。他去電台見到一個dj,這個始終不肯承認自己就是"狼人"的開朗的中年男人給了小柯鼓勵,像《天堂電影院》里的老放映員給小托托一樣的鼓勵。小柯本來是讓電台廣播替他尋找今晚擦肩而過見到的一位金髮美女,儘管他最終也沒有見到她,卻像故事裡在窗前等候公主的士兵那樣,毅然離開。
有趣的是,對於那個只露了一面的金髮女郎的身份,喬治·盧卡斯玩了個花活,沒有明確交待。他只是通過影片裡人物的口中,含糊的猜測她是某個珠寶店老闆的太太,或者某個要價極高的妓女。我想如果按照這條線索繁衍鋪排開去,恐怕是個類似《畢業生》的故事了,那也是美國六七十年代新浪潮的代表作。一切都關乎成長,儘管小柯會協助幾個小流氓偷遊戲機里的錢幣,會在惡作劇的把警車的後輪拆掉後興奮得大叫,他最後還是登上了飛機座艙,登上了人生旅途。在片尾字幕交待,小柯後來移居加拿大,成為一個作家。
最後告訴大家,這部影片裡有兩個角色的扮演者值得留意。倒不是他們的演技多么高超,而是這兩個默默無聞的傢伙後來都成了大人物。一個是與強賽車的戴牛仔帽的帥哥,扮演者差點兒因為片酬比他做木匠還掙得少而溜號。那張充滿稚氣的面孔,後來出現在《星球大戰》和《奪寶奇兵》、《銀翼殺手》、《目擊者》等無數著名影片裡,不必我說,大家已經知道他是誰了。[拎壺沖注:對於還猜不出來的同志們,我還是直接說吧,哈里森福特]另一個是小史的扮演者,誰能夠想到,他後來成為著名導演,拍出了奧斯卡獲獎作品《美麗心靈》,他的名字是朗·霍華德RONHOWARD。
推薦一批中學校園佳片
《娛樂周刊》全球50部中學校園佳片。該排名網羅了世界上一些比較出色的中學生電影,以此重溫那些曾經刺激過我們的青春歲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