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羊泉村》](/img/e/864/nBnauM3XxEDMwQDMwAzN3gDNzITM2gzM3MjMwADMwAzMxAzLwc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羊泉村》是西班牙民族戲劇家L.F.維加·伊·卡爾皮奧所著。它是3幕詩體喜劇,1619年首演。這部作品的主題是反抗暴政,歌頌君主政治,要求正義、忠誠和秩序。次要主題是忠貞的愛情和榮譽。作者筆下的平民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國王則是人民的保護者。劇中對話均為詩體,生動而機智,情節簡潔,衝突有力,懸念扣人心弦。這部劇體現了西班牙黃金世紀戲劇文化的最高水平。
內容介紹
《羊泉村》(1609-1613)是維加最成功的作品之一,描敘1476年羊泉村人民反抗領主的史實。劇中寫卡拉特拉瓦騎士團隊長費爾南·戈麥斯在駐地羊泉村企圖污辱當地村長的女兒勞倫夏,勞倫夏被青年農民弗隆多索救出。隨後費爾南又破壞這對青年的婚禮,劫走新娘,要把弗隆多索絞死。勞倫夏逃回村中,呼籲鄉親起來抗暴。全村人民起義,攻占城堡,殺死了費爾南。事後,國王赦免全村人民,把羊泉村收歸自己管轄。
劇本取材於15世紀西班牙一次農民起義。騎士團軍官費爾南·戈梅斯是個暴虐好色的貴族領主,在領地上經常欺壓百姓,糟踐民女,激起公憤,村民們拿起武器,殺死了費爾南。國王派法官來到羊泉村辦案,用刑逼供,問是誰殺死了領主,村民眾口一詞回答:“羊泉村。”國王細加考察,了解到費爾南不僅在村里作惡多端,而且背叛國家,想投靠葡萄牙,於是赦免全體村民,並將羊泉村歸國王直接管轄。
劇作家把反對封建壓迫的農民起義與阻撓國家統一的騎士貴族叛亂這兩個歷史事件熔鑄在劇情之中,進而擴大了劇本的社會政治意義,深化了劇本的主題思想。劇本的主要特點在於,劇作家不是把農民寫成愚昧的群氓,而是把他們塑造成一個英雄的集體。這在十七世紀的歐洲文學中是不多見的。
作者介紹
![《羊泉村》](/img/3/38b/nBnauM3XyYDNwEzNwETMycjNyITMyEDO4gjMwADMwAzMxAzLxEzLy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維加被他的同時代人稱為“天才中的鳳凰”、“自然界的巨擘”、“最富有的也是最貧窮的詩人”。他的才華和他狂放不羈的生活同樣令人驚訝。他的聲譽高出於所有同時代的作家之上。他的韻文作品有抒情詩、民謠、14行詩、牧歌詩以及史詩;散文作品有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使他在西班牙文學史上占有崇高地位的,是他的戲劇作品。代表作是《羊泉村》。
創作背景
《羊泉村》寫作時間大約為1612年到1614年期間,也就是他經歷了幾位親人離世後比較沉寂的那個時期。《羊泉村》講述的是發生在15世紀西班牙一個叫做羊泉村的一樁政治事件。據參與此次事件的成員記載,當時國王費爾南多和王后伊莎貝爾還沒有統一西班牙,境內處於無政府狀態。-卡特拉瓦騎士團有個叫費爾南·戈麥斯·古斯曼的隊長,在所轄的羊泉村專橫跋扈,魚肉百姓,致使村民奮起反抗。1476年4月的一天夜晚,憤怒的村民聚集起來,手持農具和刀劍長矛等,高呼“費爾南多國王和伊莎貝爾王侯萬歲!”的口號,衝進隊長的住宅,殺死了隊長和一些士兵。事後村民統一口徑,如果有人查處,就只回答是“羊泉村乾的”。結果國王果然派人來查,全村人的一致態度感動了國王費爾南多,他原諒了村民,恢復了秩序,把原來隊長的領地收歸國王直轄。
《羊泉村》刊載於1619年出版的《喜劇的十二個部分》一書中,維加在這部戲劇中最突出的是其深刻的主題意義。15世紀下半葉,羊泉村的造反行動正值西班牙經過了漫長的幾個世紀,即將收復被摩爾人分裂的國家,實現統一大業之際,羊泉村人民反抗騎士隊長與葡萄牙國王勾結反叛國王從而破壞西班牙統一的行動,表現出全體西班牙人民反對分裂、維護統一的正義感和自覺性。
劇情分析
![《羊泉村》](/img/a/89a/nBnauM3X4YTN5kDNzAzM4AzNyITMyEDO4gjMwADMwAzMxAzLwMzL2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羊泉村》還有一個為人稱道的副線,就是勞倫霞和福隆多索之間的愛情。勞倫霞雖然年紀輕輕,卻很有主見:當門戈問她什麼是愛情時,她回答說“那是一種對美的追求”,而問到為什麼愛情追求這一種美?勞倫霞說“是為了享受這一種美”。勞倫霞的觀點正體現了作者的觀點,也反映出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美學的思想內涵。
面對著那個尊貴的騎士隊長費爾南一連一個多月煞費苦心地追求,勞倫霞心裡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東西,在勞倫霞眼裡,這些看似平常普通的生活,卻是最值得珍視和重要的。因而,她與福隆多索之間雖然沒有表現出過多的卿卿我我和纏綿悱惻,他們之間的語言直白坦誠,他們的行為更證明了相互信任和忠貞不渝。當勞倫霞被敵人抓住,她首先想到的是她的戀人別遭危險,而福隆多索則很有男子漢的氣度,他為了愛情敢於將駑機對準那個非禮的費爾南隊長,將生死置之度外,儘管最後他還是放下了駑機,沒有親手殺死費爾南,但他對勞倫霞的愛依舊是天地可鑑。《羊泉村》的劇情設計不複雜,主要人物有村長、勞倫霞、福隆多索以及國王和騎士隊隊長費爾南等若干人,作者是用最言簡意賅的場面和普通但典型的人物,來表現西班牙人民對祖國無比熱愛和盼望統一的拳拳之心。
寫作特色
![《羊泉村》](/img/f/55e/nBnauM3XxATO5MDM1kzM3AzNyITMyEDO4gjMwADMwAzMxAzL5M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羊泉村》也是三幕詩劇,場次很多,場景經常變換,劇情進展很快,悲劇因素和喜劇因素交織在一起。維加善於安排富於戲劇性的場面,情節引人入勝,結局往往出人意外,偶然的因素在情節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劇本中人物眾多,描寫真實生動,但是性格刻畫不夠深刻。維加的戲劇,語言生動幽默,劇情跌宕起伏,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思想價值
![《羊泉村》](/img/6/e9f/nBnauM3XygzM0QTNzATO2cjNyITMyEDO4gjMwADMwAzMxAzLwkzLz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劇中不僅塑造了一個熱情勇敢的農村姑娘勞倫霞的形象,而且突出地寫出了農民在鬥爭中的團結一致的力量。劇本所表現的農民的集體反抗精神,不僅在維加,就在整個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中,也是難能可貴的。
劇本揭露了封建主的專橫暴虐,歌頌農民為維護自己的榮譽和自由而進行的正義鬥爭。劇中的農民集體的形象最為動人,他們的反抗情緒隨事態的發展而增長,法官嚴刑拷打他們,全村三百多人眾口一詞說殺死隊長的是“羊泉村”,連十歲的小孩也這樣堅強。女主人公勞倫夏的形象也很生動,她從一個聰明倔強的姑娘成長為英雄。劇本最後也反映了維加對專制王權的看法,以為人民和國王的利益可以一致,共同反對封建主。
維加繼承前人的各種長處,以現實生活為基礎,從詩人的感情和幻想進行戲劇構思,並且首先在各種類型的劇本中運用丑角的職能,創造了西班牙的新型民族戲劇,博得了從宮廷到廣場的觀眾歡迎。在他的帶動下,湧現了一批同時代的劇作家,形成了黃金世紀的一大戲劇流派。
但是,維加站在資產階級人文主義的立場上,對西班牙的專制王權始終是肯定的。維加筆下的眾村民,自始至終對國王衷心擁護。
相關芭蕾舞劇
![《羊泉村》](/img/6/fdc/nBnauM3XxgDO3IzN5ITOxcjNyITMyEDO4gjMwADMwAzMxAzLykzL4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西班牙女兒》代替由外國人編導的節目,成為周恩來總理指定的國慶招待外賓的節目。劉少奇、周恩來、陳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對該劇給予了高度評價。京津兩地報刊雜誌乃至蘇聯《文藝報》也對《西班牙女兒》的成功上演作為專題報導。
謝覺哉還為此賦詩讚曰:“農村女兒盡英雄,異國神州無不同。水自明漪花自笑,輕如飛燕矯如龍。驚人吐玉鼓聲震,耀眼威陽火炬紅。三百年來傳頌歌,聰明勇敢女兒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