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與白》

《紅與白》

《紅與白》是導陸小雅演、許還山等主演的大陸劇情片。該劇於1987年上映。

基本信息

影片簡介

導 演:陸小雅

《紅與白》《紅與白》

編 劇:陸小雅 賀慈航
主 演:許還山 徐展 郭允泰 翁顯樵 俞平 (更多)
上 映:1987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彩色
類 型:劇情片

職員表

陸小雅 .... 導演
陸小雅 .... 編劇
賀慈航 .... 編劇
強軍 .... 攝影

《紅與白》《紅與白》

周青 .... 美術(製作設計)
郭文景 .... 作曲
羅國華 .... 錄音師(收音)
王愛春 .... 剪輯
鄧家慧 .... 剪輯
山歌 .... 副導演
楊焰凌 .... 副攝影
高新春 .... 美工
祝國榮 .... 燈光(照明)
林寧 .... 道具
游青淑 .... 化妝
鍾麗 .... 化妝
馮桂蘭 .... 服裝指導
殷芹 .... 服裝指導
林學德 .... 配音
峨影樂團 .... 伴奏
唐青石 .... 指揮
安得力 .... 製片人
賀慈航 .... 原著

演員表

《紅與白》《紅與白》
許還山 .... 潘一丁
徐展 .... 潘大成
郭允泰 .... 龔凡
翁顯樵 .... 王艾
俞平 .... 閩淑芬
章非 .... 李彬文
趙悅 .... 陳潔
狄鳳臣 .... 老余
張良 .... 仲老
陸今龍 .... 張醫生
吳志遠 .... 惠真
耿忠 .... 趙小妹
姚輝錄 .... 趙父
毛瑞 .... 趙母
李宗華 .... 金金

故事梗概

根據賀慈航的小說《陷阱上的鮮花》改編。 長江醫科大學60周年校慶,前輩尊長、同窗校友共濟一堂。校慶大會上,校長龔凡把病員集體贈送的寫的"神醫聖手"四個大字的條幅送給了從教40年的潘一丁教授。潘教授激動地接過條幅,又轉身送給了他的老師仲老先生,以謝教育之恩。40年來的成就,飽含著許多從失誤中得來的血的教訓。面對榮譽,更促使潘一丁出版總結自己失誤的《歷年誤診病例剖析》一書,希望失敗的教訓同樣給人們帶來啟示。正當學校沉浸在校慶的喜悅中時,發生了一起誤診死亡事故。死者是舞蹈學校尖子學生趙小妹,主治大夫是潘一丁的兒子潘大成,他年輕有為,不免恃才傲物。這次他草率診斷,忽略了患者的某些症狀,造成誤診。即將卸任的校長龔凡,在這意味著自我總結的校慶日子裡不希望出現事故;他的接班人王艾也暗示大成,不要將未記入病案的情況講出來,打算以正常死亡平息此事。趙小妹父母也拒絕屍檢。為了弘揚求實精神,潘一丁教授不顧校方的阻攔和兒子進退兩難的處境,親自到趙家,說服其父母在屍檢單上籤了字。潘大成在父親的幫助下,鼓起勇氣,等待屍檢的結果。學校召開大型學術會議,潘一丁做了長篇學術報告,講述了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就在他講到自己誤診的最後一例時,在座的閔護士長突然暈倒。原來,潘大夫誤診的那位25歲的膽囊癌患者正是她當年新婚不久的丈夫。閔護士長深深愛著潘教授,潘教授不顧可能失去護士長的愛情,把這件事講出來,是為了剖析自己,教育後者。在他的啟發下,潘大成也講出了誤診的真相。

導演介紹

陸小雅,1941年6月21日出生於湖南沅陵,原籍湖南武岡,著名女導演。受家庭影響,陸小雅從小就對文學感興趣。9歲時,在長春電影製片廠的故事片《劉胡蘭(1950)》中扮演青年劉胡蘭,從此成了電影迷。1958年肄業於東北師大附中高中,1960年考入長影的表演訓練班,畢業後在長影當演員,由於受三年自然災害的影響,製片廠無法正常拍片,陸小雅就參加了話劇表演,先後在《黨的女兒》《年輕的一代》等中扮演角色。1975年調峨嵋電影製片廠任編輯,場記,副導演。1976年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進修班學習,1978年結業後,回到峨影任導演,與人合作拍攝了第一部影片《飛向未來》 。1980年,陸小雅與叢連文合作,拍攝故事片《法庭內外》 ,這是第一次在銀幕上揭示特權的影片,由於揭露了當時一些領導幹部利用職權包庇壞人的錯誤行為,受到一些人的指責。但陸小雅他們為了對社會負責,為了讓老百姓堅定對黨和國家的信念,也是為了普及法律知識,他們拍攝了這部影片,在影片中,陸小雅將強烈的受憎感傾注於人物,重點描寫人物的內心情感,從而形成了影片在嚴肅深沉中充滿激情的藝術風格,該片公映後,反響強烈,深受好評,於1980年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1984年,陸小雅第一次獨立執導了影片《紅衣少女》,這是一部描寫女中學生學習生活的故事片,影片通過安然這位純情的女中學生的形象,謳歌和呼喚真誠。陸小雅在這部影片中將鏡頭伸進了學校,從學校反映了社會,反映了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紅衣少女》在人物的刻畫上也有所進步,特別是對主角的情感描寫十分細膩,陸小雅在影片中強調情緒的渲染,但有些地方顯得有些“過”,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陸小雅的影片不拘泥於一種風格,而是多種風格都要嘗試,她根據題材內容的不同,選擇最恰當的風格,但不管採用哪種風格,陸小雅都堅持一個基本原則:求真。陸小雅導演的電影不算多,但她有自己的特點和風格,因此,影片都能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評。如她第一次獨立執導的影片《紅衣少女》就獲得第五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第八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文化部1984年優秀影片一等獎。陸小雅在中國電影界崛起的女導演群中,可以稱得上是一位成功者。1983年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1985年獲五一勞動獎章。

演員介紹

許還山,中國電影演員。原籍江西樂平,生於北平。1956年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學習,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分子,留校勞動。1966年至新疆勞動。1979年回北京主演影片《櫻》。1980年起任西安電影製片廠演員,1986年轉任導演。曾主演《張衡》、《寒夜》、《雙雄會》、《紅與白》等影片。1987年導演影片《盲流》及電視連續劇《鑄情歲月》 、《大上海屋檐下》等。
郭允泰,中國影視男演員。原籍山東沂南,生於黑龍江寧安。1939年在山東參加八路軍。1941年後在山東一一五師團宣傳隊、濱海軍區政治部文工團、魯南八師文工團任演員。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任山東野戰軍三縱文工團、第三野戰軍二十二軍文工團戲劇隊分隊長、隊長。1949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1953年後主演《智取華山》 、《怒海輕騎》等影片。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分子。1962年任新疆歌舞話劇院演員,在《八一風暴》《萬水千山》等話劇中扮演角色。1980年回北影廠,主演《與魔鬼打交道的人》《大地之子》等影片。並參與拍攝電視連續劇《木魚石的傳說》、《感情》、 《大江東去》等。1985~1987年任北影演員劇團團長。
俞平,生於1940年2月16日,原籍安徽五河,生於重慶北碚,1949年隨家遷居南京。1959年高中畢業後入北京電影製片廠任演員,翌年參加了影片《紅旗譜》的拍攝,在片中飾演農村少女春蘭。她的表演真實自然、淳樸,含蓄,人物性格發展脈絡清晰,層次分明,令人信服地塑造了一個二十年代我國農村新女性的典型形象。春蘭形象的成功塑造,為俞平的創作道路奠定了基石。從1961年到1963年,她分別扮演了《暴風驟雨》中的劉桂蘭,《耕雲播雨》中的肖淑英,《汾水長流》中的孫玉蘭《小二黑結婚》中的小芹等角色。這些角色雖然都是清一色的農村姑娘,但俞平努力使這些角色不雷同化。之後,她相繼參加了《南征北戰》《芒果之歌》《青春(1977)》的拍攝工作。
1978年到1982年,是俞平表演創作的興盛期,她先後在影片《巨瀾》中飾偉偉母親,在《叛國者》中飾醫生田芳,在《惡夢醒來是早晨》中飾教師陳靜蘭,在《心弦》中飾阿媽妮,在《魂系藍天》中飾總設計師方潔,這是一些不同身份,不同民族,不同性格的婦女形象,在塑造這些人物時,她傾注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其中《魂系藍天》中的方潔,是引起人們較大關注的一個銀幕形象。她的表演更趨於深沉細膩,並努力賦予角色以性格光彩,獲得了觀眾的好評。
張良,中國影視演員、導演。原名張慶鑄。生於遼寧本溪。194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任衛士劇團演員。1949年隨部隊至北京,在衛戍師宣傳隊任演員。1950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前線戰地宣傳隊任演員。1952年後任華北軍區文工團話劇團、瀋陽軍區抗敵話劇團演員。1955年主演影片《董存瑞》 ,1957年於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中獲個人一等獎。1956年在話劇《戰鬥里成長》中飾演角色,在第一屆全國話劇會演中獲文化部優秀演員三等獎。1959年起任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後相繼在《林海雪原》《三八線上》《碧空雄師》中飾演角色。1962年在影片《哥倆好》中飾演孿生兄弟陳大虎與陳二虎兩個性格迥異的角色,於1963年獲第二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文化大革命"後任珠江電影製片廠導演。執導的《梅花巾》於1983年獲第七屆開羅國際電影節榮譽獎;《山葉魚檔》獲文化部1984年優秀影片獎;《少年犯》於1986年獲第九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廣播電影電視部1985年優秀影片獎; 《特區打工妹》獲廣播電影電視部1989~1990年優秀影片獎。1987年導演九集電視連續劇《破爛王》 。是中國影協第四、五屆理事。

參考文獻

http://www.cnmdb.com/bio/113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