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這是一個關於當鋪里的朝奉的故事。朝奉在典當世界的地位,真要比讀書人里的狀元還要高得多,他要有別人沒有的特殊學識,對於各種珍玩文物的出處、來歷、真偽的鑑別,都有獨到之處。一個朝奉必須要深入了解民族的歷史和多種文化層面,他要有一個考古學家那種專門的知識,要有多方面的文與藝的修養,要有精緻、冷靜的頭腦,客觀的科學態度,他才能應付得了那許多可能出現的寶物。他應該是典當世界中的博士,有著他最高的地位和權威,對於各個當鋪里一切有了疑難的當品,全靠他的判定,說一是一,說二是二,極少產生錯誤。故事中的金滿城當鋪,不但是北方這座大城裡最知名的一家,它的名氣更傳遍北方六七個省份。使金滿城當鋪聲名遠揚的,是該當鋪有一位被典當業認為是文物的權威鑑定專家──李老朝奉。李老朝奉的名字叫李尊陶,自幼就在金滿城當鋪當學徒,從三櫃,升二櫃,再升頭櫃,最後做到朝奉,沉潛在這一行業里,足有四五十年的光陰。這位老朝奉還是像當年一樣,整日地探究鑽研。多少年來,當鋪里的朝奉不知出了多少,卻沒有誰能像李老朝奉這樣──年滿 70還沒有被難題考倒過。
故事發生在臘月里的一個陰雨天,已是掌燈時分。金滿城當鋪突然來了位五十幾歲的客人──童仲元。他帶來一個小包,說:“我這宗物件,只有到金滿城來才值價,我是衝著老朝奉來的。”這位顧客帶來的原來是一隻極白極細的瓶子,約有一尺六七寸高,瓶身直徑不過四寸左右,它白得透明,似玉非玉,似瓷非瓷,並且具有一種神奇的吸光作用,使瓶心裡仿佛亮起了一盞燈,當你從側背面著燈再看,瓷面下邊有一隻鮮紅的鳳凰,其頸紋、羽毛、長尾,甚至爪鱗都纖毫畢露,如繪如雕。經李老朝奉鑑定,它正是元代鑑賞大家解於樞曾經鑽研過的那八隻質地相同、紋式各異的瓶子中的一個,該是一隻價值連城的寶物──紅絲鳳。
他為了研究這隻瓶子,曾下了二十多年的功夫。南宋理宗寶祐年間,一位終生研究陶瓷的文士魯坤,花費畢生精力,碾玉為屑,研屑成末,然後使用這種玉粉摻和一種透明的瓷土做原料,制坯形,共燒制八隻寶瓶,按各瓶的花紋、顏色的不同,分別取名為:金麒麟、紫雲雀、褐斑鹿、黃飛龍、白額虎、火鷓鴣、水鴛鴦、紅絲鳳。據傳,如今這八隻瓶中的金麒麟已落到日本一個收藏家手中,紫雲雀毀於金遼戰爭,褐斑鹿和水鴛鴦落到了阿拉伯王宮,黃飛龍和白額虎叫馮玉祥從清宮裡奪去吞為己有,火鷓鴣到了英國博物館,只有這隻最名貴的紅絲鳳下落不明,想不到今夜會出現在李老朝奉的眼前,所以他決定給這位顧客開了張兩萬銀元的票子,典當以一年為期。事後,李老朝奉從沒像今夜這樣欣慰過、激奮過,他用低啞的聲音,向東家和櫃伙們講述著這隻寶瓶的來歷,痛惜著國寶的散失,感慨著文士魯坤寂寞的時辰。他捧菸袋的手有些不由自主地抖索,他那雙包裹在鬆弛皺褶中的老眼也有些悽然的潮濕。東家也表示:“您能識得這寶物,指出它的來歷,我沒道理吝惜那區區兩萬銀洋,甭說是受當,就拿來看這寶瓶一眼,總該算是夠本了!像這樣的寶物──千載難逢啊!”誰想,幾個月後的一天,李老朝奉忽然又派人把東家請來,他當著東家和鋪里上下執事的面前卻說:“我有眼無珠,犯下了一宗大錯……那隻寶瓶紅絲鳳,經我仔細研究,證實我當初估量有錯,──它,它實在是一隻假瓶!”為此,他建議訂個日子把北五省的朝奉都請來,他要當眾講清。
到了那天,金滿城在中堂大廳擺下酒宴,席開八桌,北五省的朝奉,一共來了幾十位。李老朝奉當眾宣布:“我花費了東家兩萬銀洋,結果卻收當了這么一隻假瓶;朝奉這個職位,即使東家挽留,我也沒臉再幹下去了!”說著,他伸手攫起那隻瓶,朝柱角摔了過去。眾人在驚怔當中,只聽嘩啷一聲響,那隻瓶已被他摔破了。李老朝奉叫人將破瓶撿拾起來之後,又說:“打今兒起,我離櫃了。諸位朝奉在這兒,請為尊陶做個見證,破瓶我帶走,我欠東家兩萬銀洋,雖說一時償還不起,日後賣田折產,總要清還的。”於是,各處來的朝奉,把李尊陶砸瓶離櫃,折產賠錢的事情,帶回去傳誦著,使北五省的民間,廣傳著這個訊息。一眨眼,又到了殘冬苦寒的日子,同樣也是落著雨絲帶點雪花的黃昏時分。去年來典當寶瓶紅絲鳳的那位顧客童仲元帶領著挑夫挑著錢擔子贖當來了。他把當票壓在櫃檯的檯面上,說:“我要依限贖當,把我那隻瓶兒贖回去!”當票是真的,銀洋也是真的,誰也想不到天下居然有錢贖一隻假瓶回去,糟就糟在那隻瓶被李朝奉砸了,如今哪還有一隻紅絲鳳好給他?當鋪只好一面拖住來客,一面趕緊去已經離職的李朝奉家中報訊。誰知,李老朝奉手拎一隻小包趕來當鋪,竟接受當票、贖金和利息,然後打開那小包裹,將那隻紅絲鳳取出交給了來客,完壁歸趙、物歸原主了。當鋪里的知情人都怔住了。待那人抱瓶離店後,李老朝奉才道出真相:“據我所知,魯坤當年造的這八隻寶瓶,雖然擲地即裂,但依中國古法,可用瓷乳修補如新。我一方面為了證實它是真品,只有這樣做;同時,金滿城收藏這寶物的訊息,播傳得太快,我怕有什麼險失,所以才跟東家議定,用這法子,使謀奪寶物的人死了這條心!”
藝術手法
《紅絲鳳》這類作品抒發的是一種具象化的鄉愁,帶有一種震撼山野的哀痛。在藝術上,吸收現代派意識流手法而具有浪漫色彩,主觀想像濃重,多用象徵手法,色調古樸、陰森,充滿了神秘感,比較曲折地反映了新中國成立以後,人們對台灣當局的失望和對台灣現實的不滿以及對故土的懷念.不排除也有一定的反共因素 。從本質上講,這是一種逃避現實的鄉愁文學。它很快就為另一種鄉愁文學所取代。
作品鑑賞
司馬中原在台灣是一位多產的作家。在他為數眾多的作品中,有二十七篇題為《鄉野傳聞》的中短篇小說,《紅絲鳳》就是其中的一篇。它從一隻稀世珍寶的古瓶──紅絲鳳,展開自己的文化主題。
小說寫這瓶“非瓷非玉”、“亦瓷亦玉”,從不同視角能呈現出不同的形狀,從側背面看去,可見一隻“頸紋、羽毛、長尾、甚至爪鱗都紋毫畢露”的“鮮紅的鳳凰”,故名“紅絲鳳”。作者通過這隻“紅絲鳳”,寫到南宋時一位終生研究陶瓷的文士魯坤,如何花費畢生精力燒制它,又以另七隻寶瓶的精美絕倫和各自不同的特徵,以及它們傳奇般的下落來襯托,使它更顯得珍貴、名副其實的寶瓶。
作者又從元代的鮮于樞,到清代的朱彝尊,旁徵博引,說明了祖國歷史文化傳統的悠久,這也正充分顯示了本作品為文化小說的特色。故事發生的時空比較含混,可能是清末民初的華北某城。當時的北洋軍閥的巧取豪奪,作者沒有明寫,但整個故事,通過李老朝奉的足智多謀,收當這隻稀世珍寶之後,“怕有什麼險失”,為“使謀奪寶物的人死了這條心”而機警地設下一計,可以看出那個軍閥混戰、當權者強暴、盜賊叢生的社會現實。主人公李尊陶是金滿城當鋪的老朝奉,他不僅精通典當業的業務,是位博學的文物鑑賞專家,而且還是一位閱歷豐富、老謀深算的長者,通過他收當紅絲鳳寶瓶的前前後後,從識寶到當眾毀寶,而後又出人意料地將寶瓶得以完整無損地歸還給當主,都在表現出他那執著於事業、愛護珍惜祖國文物、忠於職守和主人善於抗拒強暴、富於正義感的傳統道德精神和稜稜風骨。最後,當紅絲鳳完壁歸趙之後,李老朝奉對金滿城的櫃伙們說的一段肺腑之言,尤為感人:“你們懂得,古物的價值在哪兒?它為什麼會值錢?那是說,今人著重古人的智慧、創意和匠心,凡是古物的價錢越高,今人也就顯得沒出息,──假如今人的物件,處處強過古人,古物就不值錢了……我說這話的意思,你們年輕人該懂得,不要把我看成權威,不要以為沒有我,金滿城就沒了依持,你們要發奮鑽研,處處勝過我,事事強過我,你們若存這樣的心意,我何必再回到鋪里來呢?我也該安閒地養息養息了!”有人把這類從文化視角描寫生活和小說稱為“文化小說”.
作者簡介
司馬中原,原名吳延玫,原籍江蘇省南京市, 1933年生於江蘇省淮陰縣。1948年參加國民黨軍隊,歷任教官、訓練官、參謀、新聞官,1962年以上尉軍銜退役。1949年去台灣。去台後,他的第一篇小說《小疤》被“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採用,但未發表。早期作品多發表於《半月文藝》。曾任文協南部分會常務理事、作協常務理事及總幹事。1974年任華欣文藝工作聯誼會總幹事。他的作品曾多次獲台灣各種文藝獎,有第一屆青年文藝獎,1967年度教育部文學獎、1971年度十大傑出青年金手獎、第二屆聯合報小說獎的特別貢獻獎等。著有:短篇小說集《春雷》、《靈語》、《加拉猛之墓》、《石鼓莊》、《十音鑼》、《迷離瑪利》,中篇集《山靈》、《雷神》、《路客與刀客》、《紅絲鳳》、《天網》、《十八里旱湖》、《餓狼》、《遇邪集》、《霜天》、《復仇》,長篇小說《荒原》、《魔夜》、《狂風沙》、《驟雨》、《巨漩》、《煙雲》、《刀兵家》,《綠楊村》、《啼明鳥》、《荒野異聞》、《狼煙》、《凌煙閣外》、《流星雨》、《割緣》,散文集《鄉思集》,傳記小說《青春行》等。這
些作品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以《荒原》和《狼煙》為代表的歪曲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反共文學;第二類的“純抒情”式的作品,多半是自傳式的,寫他個人的經歷,如《青春行》和收在《靈語》中的某些短篇;第三類作品數量最大,在台灣也比較受讀者歡迎,長篇有《狂風沙》、《刀兵冢》,主要是收在五本集子裡的二十七篇“鄉野異聞”,其中有三篇是藝術品逸話,如《紅絲鳳》,七篇地方色彩的悲歡離合等主題的故事,其餘的都是些古老的、陰森的、奇奇怪怪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