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時間:2011年8月10日、8月14日
地點:保利劇院票價:180、280、380、580、680、880元;套票:1000(580×2)元
為現代人驅魔
《紅娘的異想世界在西廂》是林奕華第三部從古典文學引發的劇場狂想。林導演說,他要為愛情驅除魔咒,將浪漫在現代復興。
林奕華善於將現代維度跟古典空間打通。
劇中劉若英扮演紅娘,還有個英文名字叫Ruby,而王耀慶扮演張君瑞,英文名字叫Johnson,探討的主題除了永恆的愛情,還有“男人和女人可以做朋友嗎”。
演出180分鐘,全場不設中場休息,但不會讓觀眾覺得漫長,因為劇中笑點非常多。林導演說:“《在西廂》是百科全笑,什麼種類一應俱全,但總的來說是出《scream》,現代人的愛情需要‘驅魔’,紅娘就是‘驅魔人’。”
劉若英再上舞台
繼2005年《半生緣》在北京的最後一場演出,劉若英已經6年沒有接手舞台劇。林奕華極度期待這一次合作。劇中的劉若英是紅衣紅唇造型,以貼合紅娘這一形象。劉若英笑言,“這樣的我,自己都感覺新鮮與陌生。”
重磅人物助陣
與劉若英搭檔的是最近林奕華的御用男主角王耀慶,他跟張艾嘉和李心潔都分別合作過。而這次擔任編劇的,也是一位重磅人物——陳立華。他先後寫出了《水滸傳》《西遊記》兩齣大戲,深諳“喜劇到極致就是悲劇、悲劇到絕境也可以是喜劇”的法則,這次執筆《在西廂》值得期待。
劇情
《紅娘的異想世界之在西廂》,是林奕華第三部從古典文學引發的劇場狂想。解構了《水滸傳》和《西遊記》之後,他把手伸向了《西廂記》。林導演通過工作室向本報記者介紹說,令他萌生把《西廂記》搬上舞台的念頭,一開始並不是《西廂記》原著,而是一場又一場豪門與皇室大婚引發的社會關注——封建時代門不當、戶不對的有情人都能終成眷屬,但在21世紀的今日,部分男婚女嫁卻要先得到公眾輿論開放綠燈才能入洞房。因此而引發了他為愛情驅除魔咒,將浪漫在現代復興的想法,要讓觀眾通過對《西廂記》原著的重新建構,將門不當、戶不對拿出來套在現代人希望借情感婚姻往上爬的處境。
一如林奕華的風格,他善於將現代維度跟古典空間打通。劇中劉若英扮演紅娘,還有個英文名字叫Ruby,而王耀慶扮演張君瑞,英文名字叫Johnson,而探討的主題除了永恆的愛情,重點也放在“男人和女人可以做朋友嗎?”也一如以往林導演的戲都超過3小時的慣例,這次的舞台劇有180分鐘,他透露說可能全場不設中場休息,但是不會讓觀眾覺得漫長,因為劇中笑點非常多,“《在西廂》是百科全笑,什麼種類一應齊全,但總的來說是出《scream》(電影《驚聲尖叫》),現代人的愛情需要‘驅魔’,紅娘就是‘驅魔人’。”
“是西廂,而又不是西廂”,林導演這樣描述,他認為《西廂記》本身就跟位列“四大名著”的《水滸傳》《西遊記》不同,它並非小說而是雜劇,又頗有流行於當下的“情景喜劇”之先驅風範,因此《在西廂》將呈現與現代人更接近的情感樣態,希望觀眾不只去看故事、品經典,也不只帶眼睛去看,而是帶著個人記憶、想像力、生活體會、心理期望,來赴7月的這場“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的西廂之約。
造型
劇中的劉若英是紅衣紅唇造型,以應和“紅娘”這個在原著中也喜歡穿紅裙子的女孩。前不久在以這個全紅造型拍海報時,奶茶將自己的一張照片放上微博,並笑道“這樣的我,自己都感覺新鮮與陌生。”有網友看到之後留言打趣:“演唱會、拍電影、舞台劇都不能當作終身職業,趕快出嫁吧!”
繼2005年《半生緣》在北京的最後一場演出之後,已經6年沒有接手舞台劇,原本7月到9月都有演唱會計畫,但是劉若英為了這台戲毅然放棄了其他事情,投入到《在西廂》當中來,林奕華還在專欄中回顧自己與“奶茶”一段9年友情,極度期待這一次的合作,順帶一提的是,張艾嘉、劉若英和李心潔這師徒三人,都被林奕華挨個兒徵用做了女主角,張艾嘉是《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李心潔是《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而奶茶除了《半生緣》就是這部《在西廂》了。
與劉若英搭檔的是最近林奕華的御用男主角王耀慶,他跟張艾嘉和李心潔都分別合作過,這是第一次跟奶茶搭檔,他千面百變,既是帥哥型男,又是性格演員,已經從台灣的影視表演轉為在舞台上站穩腳跟。而這次擔任編劇的,也是一位重磅人物——陳立華,他先後寫出了《水滸傳》《西遊記》兩齣大戲,深諳“喜劇到極致就是悲劇、悲劇到絕境也可以是喜劇”的法則,這次執筆《在西廂》值得期待。
幕後
《紅娘的異想世界之在西廂》顧名思義,故事與王實甫的《西廂記》有關。大家都知道,林奕華善於解構名著,此前他已經成功將《水滸傳》、《西遊記》分別搬上舞台,但都進行了大膽的顛覆。這次《在西廂》也不例外。在此前的採訪中,林奕華表示令他萌生把《西廂記》搬上舞台的念頭,一開始並不是《西廂記》原著,而是一場又一場豪門與皇室大婚引發的社會關注——封建時代門不當、戶不對的有情人都能終成眷屬,但在21世紀的今日,部分男婚女嫁卻要先得到公眾輿論開放綠燈才能入洞房。因此而引發了他為愛情驅除魔咒,將浪漫在現代復興的想法,要讓觀眾通過對《西廂記》原著的重新建構,將門不當、戶不對拿出來套在現代人希望借情感婚姻往上爬的處境。劇中劉若英扮演紅娘,還有個英文名字叫Ruby,而王耀慶扮演張君瑞,英文名字叫Johnson,而探討的主題除了永恆的愛情,重點也放在“男人和女人”身上。也一如以往林導演的戲都達3小時的慣例,這次的舞台劇有180分鐘,他透露說可能全場不設中場休息,但是不會讓觀眾覺得漫長,因為劇中笑點非常多,“《在西廂》是百科全笑,什麼種類一應齊全。”
劇中兩大主演王耀慶和劉若英,王耀慶已經是大家的老朋友,當初南京大洋文化引進的林奕華作品《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中他就是男主角之一。而女主角劉若英其實此前也曾經演過林奕華的舞台劇,2003年林奕華將張愛玲的小說《半生緣》搬上舞台,她是女主角。如今再合作,林奕華還在專欄中“心有餘悸”地回憶:“《半生緣》公演前兩星期,我對整齣戲的表演形式尚無頭緒,劉小姐只把恐慌藏在心裡,日復日夜復夜地在排練場似‘放風’般兜著圈背著台詞,別人可能已經崩潰,她是連半次催促,半點懷疑的表示都沒有。”正是這樣的了解和信任,最終促成了《半生緣》在舞台上的呈現。而有趣的是,林奕華已經和張艾嘉的師徒們都合作過(張艾嘉、楊淇《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李心潔《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而且男主角都是王耀慶,這次他們再和“奶茶”合作,王耀慶將張艾嘉師徒們都合作了一遍。對此,王耀慶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以前都只在影視和唱片中看到劉若英,這一次合作,希望能夠擦出不一樣的火花。”林奕華+劉若英+王耀慶,這樣的組合一定不會令南京觀眾失望。
特色
劉若英話劇《紅娘的異想世界之在西廂》——根據元雜劇壓卷之作《西廂記》再出發的21世紀後花園人格分裂悲喜鬧劇
這是一個人人都替自己做紅娘的時代
鬼才導演林奕華X多棲影後劉若英X千面型男王耀慶X通天編劇陳立華
鬼才導演林奕華繼《水滸傳》《西遊記》之後,再次從古典文學出發的劇場狂想,不按常理出牌,帶觀眾馳騁於別出心裁的創意空間
回溯千年經典《西廂記》,門不當戶不對而終成眷屬的有情人,映照現代人感情困境
多棲影后“奶茶”劉若英重返話劇舞台,帶領觀眾按圖索驥,釋放內心另一個自己
煥然一新的劇場體驗,是古典,也是當下;是遊戲,也是課堂;是情境,也是生活;是想像的天空,也是現實的瑣碎
借西廂密碼解讀現代人9種欲望
貴族VS名人=圍觀
小姐丫鬟VS閨蜜=馬甲/分身
回眸VS贊=關注/轉發
後花園VS社交網路=公共/私人
跳牆VS頭盔=隱身線上
情信VSPM私信=ID被盜
害相思VS荷爾蒙話題
生米煮成熟飯(私訂終身)VS私奔體=人肉搜尋
拷紅VS公關=危機處理
13種西廂人格誰是誰
愛情驅魔人浪漫復興女
紅娘a.k.a.Ruby–劉若英飾
“我不入豪門,誰入豪門?”
張生a.k.a.Johnson-王耀慶飾
19歲大齡名媛
崔鶯鶯a.k.a.Tracy-周姮吟飾
潛伏的爸爸與無處不在的媽媽
崔相國、崔夫人–時一修(一人分飾)
不能讓他醒來的危險夢遊人
孫飛虎–韋以丞飾
籠里雞作反
崔夫人分身-戴旻學飾
關於過去和失去的名譽顧問
老方丈-彭浩秦飾
人際關係經濟學博士
搶親宰相千金-吳佳雯飾
“少廢話,每個人都有個價錢”
搶親宰相-陳恭銘飾
代表硬實力的純爺們
白馬將軍-趙逸嵐飾
白天鵝染黑
崔鶯鶯分身-楊芷纓飾
姐姐像爸爸弟弟像媽媽
崔歡郎-朱育宏飾
一個無處問為什麼的人
鄭恆-黃俊傑飾
媲美莎士比亞的中國戲劇作品
《西廂記》故事梗概
書生張君瑞與前朝相國女兒崔鶯鶯在普救寺相遇,二人一見傾心,奈何鶯鶯早已許配給表哥鄭恆。誓要搶鶯鶯為妻的叛將孫飛虎此時帶兵重圍寺院,處於危機中的崔夫人承諾:“誰有退兵之計,便將鶯鶯許配給誰。”張生挺身而出,向白馬將軍發信求救,孫飛虎被一網成擒。
豈料崔夫人言而無信,以鶯鶯早已許配鄭恆為由迫鶯鶯與張生以兄妹相稱。幸得丫鬟紅娘出謀獻策,安排鶯鶯與張生月下幽會,兩情相悅,私定終身。後被崔夫人察覺,夜審紅娘,紅娘巧妙地說服了崔夫人答應將鶯鶯許配給張生,才子佳人終成眷屬。
終於又再攜手合作了
劉若英,又名奶茶。我和她合作過的舞台劇叫《半生緣》。她是很可以開玩笑的人——像前天跟她確認工作會議時間地點,我附帶一句說明屆時在場的人員共有多少和他們是誰:如果你不介意,請穿得輕鬆點過來,馬上收到她的回覆:沒問題,海灘服見。
但她也不是可以被玩笑打發的人。我便見過她瞪大眼說:那部戲中我演的是一個作家,這作家的書桌上怎可能放著這幾本完全不像是她會讀的道具書呢?
都說滾石有三大難搞歌手,有一位是光良,一位就是我,當然第三就是奶茶。五月天的阿信如是說。我倒可以為傳言提供我的經驗作為反證:距離《半生緣》公演前只有兩星期,我對整齣戲的表演形式尚茫無頭緒,劉小姐只把恐慌藏在心裡,日復日夜復夜在排練場地的大空地如放風般兜著圈背著台詞,別人可能已經崩潰,她是連半次催促,半點懷疑的表示都沒有。
那一天她來出席新劇第一次工作會議,就在會議愉快結束,我陪她走到電梯之際,她忽然轉身煞有介事對我說:導演,請回。許是她也覺得九年下來我們還是如此拘謹,所以在短短四個字間幽了我一默。
抑或,接下來我們即將是又要進行是導演與演員的互動,她才用了那句說話作為一種開場白?我以又緊張又興奮的心情迎接新戲,因為劉小姐將是女主角,戲的名字,叫《在西廂》。
主要演員
劉若英生於台北,高中畢業後赴美國修讀聲樂和鋼琴演奏,並取得古典音樂的學士學位。返回台北之後,加入台灣滾石唱片公司,跟隨創作歌手陳昇學習流行音樂。但在她的第一張唱片發行之前,便先獲得導演張艾嘉及陳國富之賞識,參與電影《少女小漁》及《我的美麗與哀愁》之演出。《少女小漁》為她嬴得1995年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之後,她便在演藝界大放異彩,憑不同的電影於各影展獲得多次獎項。2003年8月,她更被威尼斯影展邀請擔任「逆流而上」單元評審的工作,國際地位更被確認。近期她再憑電影《天下無賊》榮獲2005年香港金紫荊獎、第五屆中國電影傳媒大獎2006年中國電影百花獎的最佳女主角。2006及2007年亦因演出《生日快樂》及《綁架》分別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金紫荊獎及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
在電視方面,2000年演出的電視連續劇《人間四月天》在台灣播出時大獲觀眾喜愛,揭起一陣追看及討論熱潮。2000年11月她又憑電視單元劇《住在十字架下的母親》奪得台灣電視金鐘獎最佳女主角,成為台灣首位同時能在電影及電視圈上均奪得女主角的演員。她參與拍攝之電視劇不多,但每部參與的電視劇都獲甚高之評價。2007年更憑演出電視劇《新結婚時代》獲得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電視連續劇最佳女演員獎。
在歌唱方面,不但是歌手,亦是一名創作人,作曲亦寫詞。至今已發行了十五張個人專輯及二張精選集,均有很好的銷售成績,曾在多個流行榜占榜首位置,2010年最新專輯《在一起》好評如潮。2002年在台北舉行了她的首次個人演唱會。2003年離開滾石唱片公司,加盟維京唱片,期望進一步擴張台灣以外地區之發展。2008年更在中國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澳門等地舉行了九場個人演唱會,更在該年年底回到台北小巨蛋舉辦個唱,畫下十場演出的完美句點。2010年在台灣、北京、上海、新加坡、韓國等地,創下女藝人巡迴最多場新紀錄。
2003年至2005年分別在香港、台灣及北京參與香港進念十二面體及中國國家話劇院合作之舞台劇《半生緣》之演出,擔任女主角。文字創作上,目前已出版了三本書,包括《一個人的KTV》、《下樓談戀愛》及《我想跟你走》。
王耀慶
台灣輔仁大學大傳系畢業。舞台劇演出包括:《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出口》、《西遊記》、《水滸傳》、《月亮在我家》。電視劇作品包括:東森電視《老婆大人》、《好美麗診所》、三立台灣台《天下第一味》、華視《愛情來了》、中視《太陽花》、東風《八號風球的愛戀》、中央台《宋蓮生坐堂》等。亦為中視《全能美食秀》、東森娛樂台《天天high翻天》節目主持。
韋以丞
台北藝術大學畢業。演出多部舞台劇作品:《他和他的兩個老婆》、《張愛玲,請留言》、《威尼斯雙胞案》、《這一夜,「表坊」說相聲》、《如影隨形》、《NSO歌劇系列--唐·喬望尼》、《水滸傳》、《西遊記》、《李爾三個王--舞李爾》、《我是一隻狗》、《交界》、《眼球愛地球》、《眼球先生夜總會》、《暗殺Q1...GO》等。
時一修
台北大學戲劇系畢業,主修表演。演出作品包括:《台北再見》、《爺爺的房間》、《愛在星光燦爛》、《真-理》、《巫山雲》、《烏托邦Ltd.》、《好久不見》、《如夢之夢》1、3版、《暗戀桃花源》、《如影隨形》、《借問乂教授》、《公公徹夜未眠》、《水滸傳》、《西遊記》等,及新加坡、香港、澳門、北京、上海等城市巡演以及國內30所大專院校戲劇推廣演出。
周姮吟
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表演組畢業。劇場經歷包括:漢字寓言(solo)《掙》、RobertWilsonSummerProject《PlasticHoles》、非常林奕華《包法利夫人們》、《西遊記》、創作社《夜夜夜麻3-倒數計時》、香港藝術節《道德神經》(Beckett)、《紅色凡妮莎》、《MichealJackson》、表坊《如夢之夢》、香港進念20面體《戀人論語-你愛我你不愛我》、《危險關係》、《瓦斯心》、《費德爾》、《DanceUnplugged》、《出口》等。影視經歷:《艾草》(入圍金鐘迷你劇集女配角)、《孤戀花》、《我的逍遙學伴》、《雙瞳》、《台北朝九晚五》等。
趙逸嵐
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舞台演出作品包括:再拒劇團《自由時代》、飛人集社劇團《煮海的人》、莎妹劇團《約會.ADATE》等,影像演出作品:周美玲導演《死神少女》、《搏浪》、《漂浪青春》等。
戴旻學
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主修導演畢業。舞台演出包括非常林奕華《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西遊記》、《包法利夫人們-名媛的美麗與哀愁》、《情場如商場-班雅明做愛計畫》等。
彭浩秦
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畢業。舞台演出包括:非常林奕華《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包法利夫人們-名媛的美麗與哀愁》、《情場如商場-班雅明做愛計畫》、2008台北藝穗節-實驗舞坊《時舞餓食》、2007澳門藝穗節-凹凸之外《手提箱》、莎妹《泰特斯夾子∕布袋版》、野墨坊《Neverland》等。
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畢業。演出包括:非常林奕華《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包法利夫人們-名媛的美麗與哀愁》、《情場如商場-班雅明做愛計畫》等。
陳恭銘
演出包括:非常林奕華《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西遊記》、《包法利夫人們-名媛的美麗與哀愁》、《情場如商場-班雅明做愛計畫》。
楊芷瓔
劇場演出包括:2011愛樂劇工坊經典民歌音樂劇《十年》、台灣兩廳院旗艦製作鈴木忠志流行音樂劇《茶花女》、果陀劇場歌舞劇《巴黎花街》等;影視演出包括:民視《愛讓我們在一起》、中視《男生宿舍的女生》、華視《歡喜來逗陣》等。
朱育宏
就讀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演出包括:台南人劇團《木蘭少女》、再現劇團《第八日》、台北藝穗節《冰島》、電影版《痞子英雄》等。
黃俊傑
就讀台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舞台演出作品包括:兩廳院管風琴音樂會《搶救藍星大作戰》、《夜夜夜麻一》等。
創作人員
導演:林奕華
香港出生,中學畢業前曾在前麗的電視及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擔任編劇。畢業後與友人組成前衛劇團進念·二十面體。1989至1995年在倫敦居住,期間組成非常林奕華舞蹈劇場,先後在倫敦、布魯塞爾、巴黎、香港發表舞台創作。1994年憑電影《紅玫瑰白玫瑰》(關錦鵬導演)獲台灣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1995年回港後致力推動舞台創作,編導了超過40齣作品,並與不同媒體、不同城市的藝術家及團體合作,包括丁乃箏、伍宇烈、吳彥祖、林依晨、孟京輝、胡恩威、許茹芸、梁詠琪、何韻詩、陳立華、陳綺貞、張艾嘉、劉若英、張叔平、黃耀明、雷頌德、詹瑞文、鄭元暢、藍奕邦和中國國家話劇院等。2010年憑《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獲上海現代戲劇谷壹戲劇大賞年度最佳導演獎。
林奕華亦致力於文化及教育工作,自1997年至今分別為香港大學通識教育、香港浸會大學人文素質教育、香港演藝學院人文學科擔任講師。亦經常替香港、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報章雜誌撰寫文章,出版著作包括牛津大學出版社《等待香港》系列:《女人篇》、《青春篇》、《娛樂篇》、《文化篇》;《娛樂大家》系列:《電影篇》、《電視篇》、《娛樂篇》、《文化篇》,與及浙江大學出版社《等待香港》系列等。
編劇:陳立華
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第一屆畢業生及第一屆戲劇研究所碩士。台灣少數擁有編、導、演、製作等全方位戲劇經驗之專業劇場工作者。表演工作坊資深導演、演員,被媒體評為“台灣少有的兼任劇場股東、導演、製作人、演員全方位戲劇人”。
舞台編劇作品包括:非常林奕華《西遊記》、《水滸傳》,台灣2007兩廳院20周年大戲《看不見得城市》,《今夜,中山堂有人說相聲》等。導演作品包括:全明星都市情感喜劇《開心晚宴》,表演工作坊《今之昔》、《廚房鬧劇》、《情聖正傳》等。演出作品包括:表演工作坊《這一夜,誰來說相聲?》、《非要住院》、《紅色的天空》、《運將、黑道、狗和他的老婆們》、《誰家老婆上錯床?》、《等待狗頭》、《他和他的兩個老婆》,非常林奕華《快樂王子》、《半生緣》、《大娛樂家》、《戀人絮語》等。
監製:黎肇輝
畢業於香港大學文學院,主修心理學及哲學。大學期間開始參與〈非常林奕華〉的創作及演出,曾任演員、綵排統籌、創作統籌、錄像製作、網頁設計等多個位置。自1999年《兒女英雄傳二之可怕的父母》後參與了〈非常林奕華〉所有作品的創作及製作。曾於多媒體製作公司MindWorksLTD任職高級研究員。2004年起任〈非常林奕華〉的行政統籌,除管理公司的行政運作外,亦曾任《大娛樂家》(首演及重演)、《戀人絮語》(台北)、《水滸傳》(亞洲巡演)、《包法利夫人們—名媛的美麗與哀愁》(亞洲巡演)、《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亞洲巡演)、《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亞洲巡演)、《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亞洲巡演)等大型演出的監製。
製作經:陳寶愉
1996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主修舞台及技術管理。畢業後,曾參與不同劇團和文化藝術機構的舞台製作,擔任製作經理、技術管理和舞台監督等職務。曾合作的劇團和機構包括:劇場組合、演戲家族、進劇場、新域劇團、香港歌劇院、城市當代舞蹈團、雙妹嘜舞蹈團、香港藝術節等。而曾參與的大型製作包括:盧景文歌劇《阿依達》、《杜蘭朵》、《卡門》、《波希米亞生涯》等;張學友音樂劇《雪狼湖》;1997年香港回歸交接儀式《添馬艦匯演》;PIP劇場(前身為劇場組合)《男人之虎》、《萬世歌王》、《萬千師奶賀台慶》、《港女發狂之港男發瘟》。2002至2010年出任PIP劇場(前身為劇場組合)製作經理及舞台監督。
燈光設:陳焯華
陳焯華在中學時代開始接觸劇場燈光工作。1991年入讀香港演藝學院,主修劇場燈光設計。自1996年畢業後便積極參與劇場工作,曾跟不同表演領域的藝術家及大小藝團合作。燈光設計作品眾多,涵蓋戲劇、現代舞、音樂劇、芭蕾舞、歌劇、戲曲、劇場等。重要設計作品包括城市當代舞蹈團x伍宇烈《硬銷》、非常林奕華《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PIP劇場《萬世歌王》、三角關係《二人餐》。
2007年6月憑《逐色》獲選參加於布拉格舉行的舞台設計四年展,是香港的燈光設計師代表。2008年憑香港話劇團《梨花夢》榮獲香港戲劇協會年度最佳燈光設計。近作為西門子世博會接待中心、三角關係《親愛的,維多利亞》、「毛俊輝戲劇計畫」《情話紫釵》及香港舞蹈團《畫皮》。
舞台設計:陳友榮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於1996獲套用藝術高級文憑。與非常林奕華合作舞台設計作品有:《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西遊記》、《水滸傳》、《包法利夫人們—名媛的美麗與哀愁》等。
音樂創作及設計:陳建騏
台灣淡江大學會計系畢業。音樂創作跨足流行音樂、電影、劇場、廣告界。製作幾米《微笑的魚》音樂專輯,獲第16屆金曲獎最佳流行演奏專輯提名。擔任幾米《地下鐵》音樂劇原聲帶製作人,獲第15屆金曲獎流行音樂類最佳製作人提名。電影作品包括:《帶我去遠方》(入圍第21屆金曲獎最佳流行演奏專輯、最佳製作人、最佳作曲)、《艷光四射歌舞團》(入圍第41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等。並為多個劇場演出擔任音樂設計,合作團體包括:非常林奕華、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創作社劇團、皇冠藝術節、外表坊實驗團、南風劇團、如果兒童劇團、春禾劇團等。公共電視《跳格子》獲第43屆金鐘獎最佳音效獎。
聲效設計:鍾澤明
音響工程師、鼓手、敲擊手、樂隊假音人及....HuH!?的成員。與非常林奕華合作的作品有《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西遊記》、《水滸傳》、《包法利夫人們—名媛的美麗與哀愁》、《萬世歌王》、《大娛樂家》等。
藝術指導及形象設計:郭家賜
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攝影碩士。從事報刊及廣告的攝影工作,並為多個時裝品牌擔任視覺設計工作。曾任雜誌的時裝編輯、時裝雜誌的主編、時裝網站的創作總監及形象設計。亦與多個大型商場合作策劃不同的展覽。1999年出版了第一本攝影集《109Women69Menand10inbetween》。他曾多次參與非常林奕華的劇場工作,包括《快樂王子》、《半生緣》、《大娛樂家》、《萬世歌王》、《包法利夫人們—名媛的美麗與哀愁》、《水滸傳》、《西遊記》、《萬千師奶賀台慶》、《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等。現為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兼任講師。
肢體指導:陳武康
藝專舞蹈科畢業。驫舞劇場藝術總監。1999年獲得了舞躍大地舞蹈創作比賽金牌獎,並於2001年獲得台灣文化藝術基金會獎助赴紐約進修,同年加入Feld'sBalletTech.後,來年成為獨舞者與編舞家EliotFeld展開長期合作關係。2004年回台和一群志同道合的舞蹈愛好者共同創立驫舞劇場純男子舞團,一個以共同創作、彼此激發創意的舞團。於驫舞劇場擔任藝術總監一職,與夥伴們共同創作《M_DANS》、《樓梯》、《速度》、《骨》、《正在長高》、《我》等,並應邀至紐約JoyceTheatre演出。2009年擔任台北聽奧開幕典禮舞蹈設計總監。擔任肢體指導的劇場作品包括非常林奕華《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西遊記》等。
戲劇顧問:王展
北京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碩士,美國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學士。參加演出的舞台作品有:《觀·世·音》、《淹溺》、《死無葬身之地》、《天鵝之歌》。曾擔任多位歐美導演的戲劇、舞蹈演出和工作坊的翻譯及導演助理,協助創作的劇目包括:《威尼斯商人》(英國PaulRoseby導)、《被縛的普羅米修斯》(希臘TheodorosTerzopoulos導)、《極樂》(荷蘭AnoukVanDijk編導)、《好運派兒的旅行》(瑞典MathiasLofolie導)、《唐璜》(法國CatherineMarnas導)、《貝克特短劇集》(愛爾蘭SarahJaneScaife導)及《當代先鋒短劇展》(美國BillWalters導)等。2008、09年擔任林奕華導演《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戲劇顧問及副導演。
化妝設計:玲鹿玉靜
日本東京美容專門學校畢業,從事翻譯及造型教學20年。經常為電影、電視、廣告、報章雜誌及劇場擔任化妝、造型設計。代表作如表演工作坊《暗戀桃花源》、《這兒是香格里拉》、《千禧夜,我們說相聲》、《他和他的兩個老婆》、《張愛玲,請留言》、《如影跟行》等及非常林奕華《半生緣》、《包法利夫人們》、《水滸傳》、《西遊記》、《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等。亦是徐若瑄、林依晨、陶子、吳彥祖、田中千繪等知名藝人之造型設計。目前為婚紗造型負責人。
製作單位簡介
跟城市對話與欲望遊戲
《非常林奕華》
非常林奕華是城市的。
從香港到倫敦、巴黎、布魯塞爾、曼徹斯特,從台北到北京、上海、杭州、南京、武漢、重慶、西安、廣州、深圳,再從澳門到新加坡,每次落腳,總是把城市作為背景,以城市人作為題材和演出對象。
因為是城市的,非常林奕華也是當代的。即便劇名帶著傳統與古典文學色彩,但把符號解碼才是戲肉所在。《男裝帝女花系列》以九七回歸探討什麼是主體客體,《悲慘世界系列》是以同性戀顛覆異性戀,《兒女英雄傳》、《可怕的父母》與《什麼是青春》是話語權與青年文化,《愛的教育》是愛與被愛如何建立在看與被看之上。《愛在考試的季節》、《我X學校》和《27個女同學和17個男同學》橫跨2000年香港教改前後。
非常林奕華更是政治的。要把小眾的意識注入大眾化的劇場里,它也注定是爭議性的。要聰明,也要智慧。要思想,也要娛樂。《包法利夫人們─名媛的美麗與哀愁》扛著綜藝反綜藝,《萬世歌王》與《萬千師奶賀台慶》挑戰卡拉OK與無線電視的至高權力,《大娛樂家》詰問記憶是否都被消費文化衝去了?,《東宮西宮系列》貫徹政治的形式就是內容,《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以日常生活辯證哲學議題,而《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再次假借綜藝之名、直探男女關係之核心。
非常林奕華是開創性的。第一個把張愛玲搬上香港舞台。將四大名著賦予現代人的問題:《水滸傳》是男人是什麼?(WhatisMan?),《西遊記》是范達西是什麼?(WhatisFantasy?)。每出作品,無一不是在跟消費、欲望、寂寞等與現代人有著切身關係的議題作對話:為什麼我們不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