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類接觸》

《第三類接觸》

《第三類接觸》是由美國哥倫比亞影業公司出品的科幻劇情片,由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理察·德萊福斯、弗朗索瓦·特呂弗、特瑞·加爾、梅林達·狄龍聯合主演。影片於1977年11月15日在美國上映。該片講述了世界各地發生神秘事件,之後一批外星人來到地球,和地球人做心靈的溝通的故事。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第三類接觸》劇照《第三類接觸》劇照
在索諾蘭沙漠中,克勞德·拉康姆(弗朗索瓦·特呂弗飾)和大衛·勞克林與其他科研員一起發現了失蹤的二戰飛機,讓他們大跌眼鏡的是,機身完好如初、引擎運轉正常,可飛行員卻不見蹤影。據印第安納州的印第安納波利斯空管中心報告,兩架班機在UFO附近失蹤。在曼西市,3歲小男孩巴里被自動運行的玩具帶出家門,他的母親吉莉安在後面緊追不捨。在一次大範圍停電事故中,印第安納州的電力公司巡查員羅伊·涅瑞(理察·德萊福斯飾)發現了不明飛行物,並被神秘光團籠罩,羅伊對UFO的痴迷讓他的妻子驚慌不已。

羅伊的眼前閃現出怪異影像,他開始動手製作微縮模型,那是一個他從未見過的獨特山丘。吉莉安也被畫有奇特山丘的圖片深深吸引。不久之後,吉莉安親眼目睹從天而降的UFO綁架了她的兒子。當羅伊的妻子羅妮決定帶著三個孩子離他而去時,羅伊在電視新聞中看到了他手中模型的原型,那竟是懷俄明州的魔鬼塔國家紀念碑。和羅伊一樣,很多人都看到了那似曾相識的地點,於是不由自主的趕赴那裡。在世界其他地區,UFO的活動也愈加頻繁起來。

拉康姆和勞克林同其他專家一起展開調查,勞克林認出了來自外層空間的信號,信號是一組直指魔鬼塔的地理坐標。美國軍方疏散了當地居民,謊稱火車事故導致神經毒氣泄漏,而實際上,他們是在為UFO著陸做準備。空中開始出現大群UFO,龐大的母船隨即降落,多年來的失蹤者重返地球,兩種文明達成了和平諒解,而登上飛碟的羅伊成為了地球大使。經過一番友善的交流之後,外星人的飛碟消失在夜空之中。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配音
Roy Neary 理察·德萊福斯Richard Dreyfuss ----
Ronnie Neary 特瑞·加爾Teri Garr ----
Claude Lacombe 弗朗索瓦·特呂弗Francois Truffaut ----
David Laughlin 鮑勃·巴拉班Bob Balaban ----
Robert 蘭斯·亨利克森Lance Henriksen ----
MP 卡爾·韋瑟斯Carl Weathers ----
Radio Telescope Team 詹姆斯·基恩James Keane;Dennis McMullen;Cy Young;Tom Howard ----
Jillian Guiler 梅林達·狄龍Melinda Dillon ----
Project Leader J. Patrick McNamara ----
Wild Bill (as Warren Kemmerling) Warren J. Kemmerling ----
Farmer Roberts Blossom ----
Jean Claude Philip Dodds ----
Barry Guiler 卡里·加菲Cary Guffey ----
Brad Neary Shawn Bishop ----
Sylvia Neary Adrienne Campbell ----
Toby Neary Justin Dreyfuss ----
Team Leader Merrill Connally ----
Major Benchley George DiCenzo ----
Implantee Amy Douglass;Alexander Lockwood ---- ----
Ike Gene Dynarski ---- ----
Mrs. Harris Mary Gafrey ---- ----
Ohio Tollbooth Attendant Norman Bartold ---- ----
Larry Butler Josef Sommer ---- ----
Himself Rev. Michael J. Dyer ---- ----
Highway Patrolman Roger Ernest ---- ----
ARP Project Member F.J. O'Neil ---- ----
ARP Musician Phil Dodds ---- ----
Frank Taylor (Returnee #1 Flt. 19) Randy Hermann ---- ----
Harry Wallclage (Returnee #2 Flt. 19) 哈爾·巴伍德Hal Barwood ---- ----
Matthew McMichaels (Returnee #3 Flt. 19) 馬修·羅賓斯Matthew Robbins ---- ----
Air Traffic Controller David Anderson;Richard L. Hawkins;Craig Shreeve;Bill Thurman ---- ----
Air East Pilot Roy E. Richards ---- ----
Hawker Gene Rader ---- ----
Federale Eumenio Blanco;Chuy Franco;Luis Contreras ---- ----
Truck Dispatcher Richard Stuart ---- ----
Load Dispatcher Bob Westmoreland ---- ----
Support Leader Matt Emery ---- ----
Special Forces Trooper Galen Thompson;John Dennis Johnston ---- ----
Dirty Tricks #1 John Ewing ---- ----
Dirty Tricks #2 Keith Atkinson ---- ----
Dirty Tricks #3 Robert Broyles ---- ----
Dirty Tricks #4 Kirk Raymond ---- ----
Longly (uncredited) Basil Hoffman ---- ----
Himself - Smoking Pipe at Landing Site (uncredited) J. Allen Hynek ---- ----
Special Forces Commander Monty Jordan ---- ----
Helicopter Pilot (uncredited) Monty Jordan ---- ----
UN Observer (uncredited) Stephen Powers ---- ----
Himself - TV News Anchor (uncredited) Howard K. Smith ---- ----

職員表

▪製作人:麥可·菲利普斯MichaelPhillips;ClarkL.Paylow;朱莉婭·菲利普斯JuliaPhillips
▪導演:史蒂文·史匹柏StevenSpielberg
▪副導演(助理):JimBloom;CharlesMyers;EricStacey
▪編劇:史蒂文·史匹柏StevenSpielberg;哈爾·巴伍德HalBarwood;JerryBelson;約翰·希爾JohnHill;馬修·羅賓斯MatthewRobbins
▪攝影:維爾莫斯·齊格蒙德VilmosZsigmond
▪配樂:約翰·威廉士JohnWilliams
▪剪輯:麥可·卡恩MichaelKahn
▪選角導演:ShariRhodes;JulietTaylor
▪藝術指導:喬·阿爾夫斯JoeAlves
▪美術設計:DanielA.Lomino
▪視覺特效:RobertSwarthe
▪布景師:PhilAbramson

幕後花絮

(圖)《第三類接觸》《第三類接觸》

本片於1976年5月16日開拍,史匹柏原本打算放棄實景拍攝,全部採用棚拍,但最終還是一改初衷。影片取景地包括華納兄弟製片廠的15、16號攝影棚、魔鬼塔國家紀念碑、一個廢棄的二戰機庫和一個鐵路倉庫,其中機庫的占地面積足有世界最大攝影棚的6倍。在影片拍攝期間,史匹柏遭遇了層出不窮的技術和經費問題,他稱本片的糟糕經歷和拍攝投入都是《大白鯊》的兩倍。

阿拉巴馬州拍攝期間,影片劇組不但飽受颶風天氣折磨,而且攝影棚也被雷擊毀壞過半。曾經拒絕為《大白鯊》掌鏡的攝影師維爾莫斯·齊格蒙德(Vilmos Zsigmond)抱怨說:“斯蒂文每晚都會觀看電影,那些電影激發出源源不斷的靈感,於是他增拍了很多鏡頭,拍攝周期也就一再延誤。”一位劇組人員曾說道:“斯蒂文,如果你願意停止觀看那些可惡的電影,我們肯定會如期殺青。”後來,製作人朱莉婭·菲利普斯在回憶錄《You'll Never Eat Lunch in This Town Again》中對史匹柏、齊格蒙德和特呂弗大放厥詞,她將史匹柏稱作完美主義者。在後期製作期間,朱莉婭因吸食古柯鹼被製片方解僱。

本片視覺特效耗資330萬美元,這在當時可以再拍一部電影。任視覺特效總監的道格拉斯·特朗布爾(Douglas Trumbull)在片中嘗試摸索了運動控制攝影術,由於本片是變形寬銀幕電影,所以為了更好的適應35mm膠片,攝製組選擇用70mm膠片拍攝視覺特效畫面。在拍攝UFO鏡頭時,劇組曾測試使用CGI技術,但史匹柏發現這種70年代的新技術過於昂貴,所以未予採用。片尾場景中身材矮小的外星人由阿拉巴馬莫比爾(Mobile)當地的女童改扮而成,史匹柏之所以會選擇女童,是因為他覺得女孩比男孩的動作更優雅。劇組曾考慮製作外星人人偶,但後來以失敗告終,只在片尾外星人與拉康姆交流的畫面中使用了人偶。

影片原定在1977年年初上映,但因拍攝受阻而推遲至11月。不過工夫不負有心人,影片的北美票房超過了1億1600萬,海外票房也高達1億7170萬,就當時而言,本片是哥倫比亞公司出品的最成功的電影。儘管如此,影片仍未達到史匹柏的預期效果,他說:“哥倫比亞公司當時正經歷一場經濟危機,所以他們急於用本片拯救公司挽回敗局。我原打算再用半年時間完善影片,在1978年夏季上映,可他們告訴我急需影片立即上映。在《第三類接觸》取得商業成功之後,我要求哥倫比亞公司讓我完成導演剪輯版,他們同意了,但前提是要我展現出外星人母船的內部畫面,從而謀取賣點。”1979年,哥倫比亞公司支付給史匹柏250萬美元重新發行《第三類接觸》,史匹柏隨即添加了7分鐘畫面,但《第三類接觸:特別剪輯版》比最初的影院版縮短了3分鐘。最終,特別剪輯版賺取了1570萬,影片全球票房總額由此攀升至3億零379萬美元

導演簡介

(圖)拍攝現場的史匹柏拍攝現場的史匹柏

史蒂文·史匹柏,生於1946年12月18日,是美國電影導演和製片人,英國爵士(KBE)。史匹柏曾經三次榮獲奧斯卡獎,並且是有史以來電影總票房最高的導演,他的電影已經創造了接近80億美元的國際總票房。《福布斯》雜誌估計史匹柏的淨資產大約為30億美元。2006年,《首映》將他列為電影業最有權勢和影響力的人物。他位列《時代》“本世紀最偉大的一百人”名單中,並在二十世紀末被《生活》雜誌評選為他那個時代最有影響力的人物。

獲獎記錄

1977年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榮譽獎(Special Citation,該獎頒發予:《第三類接觸》一片中的非凡特技)。

1978年第五十屆奧斯卡金像獎美國影藝學院獎·OSCAR):最佳攝影獎,特別成就獎(SPECIAL ACHIEVEMENT AWARD,該獎頒發予:《第三類接觸》一片的音響效果剪輯)。

1978年美國科幻恐怖片大獎(美國科幻恐怖電影學院獎)——土星獎:最佳導演(斯蒂文·史匹柏,與《星球大戰》的導演喬治·盧卡斯並列獲獎),最佳音樂(約翰·威廉士,他以《第三類接觸》和《星球大戰》並列同時獲獎),最佳編劇(斯蒂文·史匹柏)等3項獎。

1978年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外語片。

1979年葛萊美獎:最佳原創影視音樂專輯獎(約翰·威廉士)。

上映日期

美國USA1977年11月15日
義大利Italy1978年2月24日
法國France1978年2月24日
瑞典Sweden1978年2月24日
日本Japan1978年2月25日
巴西Brazil1978年2月27日
挪威Norway1978年2月28日
芬蘭Finland1978年3月3日
西德WestGermany1978年3月6日
中國香港HongKong1978年3月9日
阿根廷Argentina1978年3月9日
英國UK1978年3月13日
荷蘭Netherlands1978年3月13日
澳大利亞Australia1978年3月16日

影片啟示

影片《第三類接觸》將外星人描述為溫和友善的,這與一些人的想像不同。例如:近年來,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史蒂芬·霍金多次聲稱:外星人可能是邪惡的,跟它們聯絡是非常危險的,“如果外星人決定來‘拜訪’我們,那么結果可能和當年歐洲人到達美洲一樣,美洲原住民並沒有得到什麼好處”。他認為,外星人如果襲擊地球,其主要目的是掠奪地球上的資源。
然而,有一些科學家不同意“外星人會襲擊地球”這一觀點;他們從外星人的智慧、科技以及人類自身對外星人的心理作用來說明外星人對地球人並不構成威脅。例如:中國數學家、語言學家周海中早在1999年發表的論文《宇宙語言學》中就指出:如果外星人能來到地球,說明它們的文明程度遠遠超過我們人類;文明程度越高,暴力傾向的可能性就越低。他認為,擔心外星人威脅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因為只要是高級智慧生命,它們的理智在決定著它們必須有分寸地對待其他智慧生命體,所以外星人與地球人將來是能夠和平共處、友好合作和共同發展的。
無獨有偶,美國天體生物學家大衛·莫里森也表示:如果一個文明能夠存在數十萬年,那么它的先進程度一定超過人類。這個文明一定能解決我們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所以沒有必要侵略地球。他甚至認為外星人是“和平使者”且友善可愛,並風趣地說,“如果外星人來訪,我會好好款待它們。”
持有同樣觀點的還有美國天體生物學家賽思·肖斯塔克。不久前他說,“如果地球上存在一種它們無法在自己的家園獲取的資源,科技發達的外星人可以選擇更容易的方式獲取或者製造這種資源,而不是千里迢迢來地球掠奪資源。何況太空旅行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它們沒有必要侵略地球。”日前他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如果外星人來到這裡,應該是為了友好訪問或科學探索;與它們交流,我們渇望已久,但願這一天早日到來。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哥倫比亞影業公司[美國]
EMIFilmsLtd.[英國]
EMIFilms
JuliaPhillipsandMichaelPhillipsProductions

發行公司

哥倫比亞影片公司[美國](1977)(USA)(theatrical)
美國廣播公司[美國](1981)(USA)(TV)(broadcastpremiere)
ColumbiaHomeVideo[巴西](Brazil)(DVD)/(Brazil)(VHS)
ColumbiaTriStarHomeEntertainment(2001)(UK)(DVD)
ColumbiaTriStarHomeEntertainment(2001)(Netherlands)(DVD)(retail)/(2003)(Netherlands)(DVD)(retail)
ColumbiaTriStarHomeVideo(1998)(Netherlands)(VHS)(rental)
哥倫比亞三星家庭視頻公司[美國](USA)(DVD)/(USA)(laserdisc)/(USA)(VHS)
ColumbiaTriStar[美國](video)
Columbia-EMI-Warner[英國](1980)(UK)(theatrical)(specialedition)
Columbia-WarnerDistributors[英國](1978)(UK)(theatrical)(originalversion)
標準收藏[美國](laserdisc)

影片評價

與《星際大戰》一齊掀起科幻片熱潮的外星電影經典作,也是史蒂文.史匹柏在執導《外星人》之前對外星文明表現出赤子之心和友善態度的代表作。全面拍出了一種近乎宗教般的狂熱氣氛,科幻場面拍出驚人氣勢,尤以飛碟降落的一幕最為出色。演員方面,除了有理察.德賴弗斯擔綱之外,法國大導演弗朗科依斯.特魯芬特飾演的科學家亦表現稱職。[1]
沒有鼓著眼睛的外星怪物,沒有飛碟上的解剖實驗,沒有人類與外星人的雷射大戰,《第三類接觸》描寫了一段平和的、充滿善意的與外星人交流的故事,而且交流的方式用的是以數學信號方式傳送的音樂--兩種宇宙通用的語言。而這個段落中出現的發光的外星飛船對於影片拍攝的那個年代(1970年代)來說已經相當複雜先進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