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第1版(2009年9月1日)叢書名:國外馬克思主義與後馬克思思潮系列/當代學術稜鏡譯叢
平裝:221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9787305055737
條形碼:9787305055737
商品尺寸:23x14.8x1.4cm
商品重量:322g
ASIN:B002Q8SV64
內容簡介
《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是他“死亡三部曲”的第一部,他直接依從德波的理論邏輯,從已經出現唯心主義片面超越的“景觀社會存在”,更極端地跳躍到空無的符號王國,並以符號生產和抽象的差異性社會關係,徹底取代了馬克思所強調的前提性的社會物質生產結構,從而完全告別了馬克思,成為歷史唯物主義的直接反對者。媒體推薦
鮑德里亞於1972年完成出版的《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一書,是他從後馬克思語境中叛逆出來走向反馬克思主義的邏輯通道。實話說,這本書是早期鮑德里亞學術理論分量最重的論著之一,也是他"死亡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中,他直接依從德波的理論邏輯,從已經出現唯心主義片面超越的"景觀社會存在"更極端地跳躍到空無的符號王國,並以符號生產和抽象的差異性社會關係,徹底取代了馬克思所強調的前提性的社會物質生產結構,從而完全告別了馬克思,成為歷史唯物主義的直接反對者。我以為,鮑德里亞的這一"觀念革命"只是一種看走眼的學術戲法,作為社會歷史存在真正基礎的物質生產的符號性化蝶不過是一種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障眼法。固然,符號標識的差異性邏輯的確已經成為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生活的主導性制約因素之一,可是,它的結構性統治卻並非真能離開客觀物質生產的現實大地。——張一兵
作者簡介
作者:(法國)讓·鮑德里亞譯者:夏瑩目錄
《當代學術稜鏡譯叢》總序代譯序符號之謎:物質存在的化蝶幻象
第一章符號的功能與階級的邏輯
1.符號-物的社會功能
2.社會學的視野
3.物的差異性操持
4.隔離的邏輯
第二章需求的意識形態起源
1.作為一種意指邏輯的消費
2.消費:作為一種交換和差異的結構
3.作為一種生產力體系的需要體系和消費體系
第三章拜物教與意識形態:符號學還原
第四章藝術行為與簽名:當代藝術中的符號創作
第五章藝術品拍賣:符號交換與奢侈價值
1.政治經濟學的另一副面孔
2.與經濟交換的差異
3.經濟權力和統治
4.象徵價值和審美功能
5.結論
第六章關於一般理論的討論
Ⅰ
Ⅱ
Ⅲ
第七章使用價值之外
馬克思和魯賓遜。克魯索
第八章直面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
1.意識形態的神秘思維
2.符號的形上學
3.指涉物的幻影
4.指稱與涵意
5.超越符號:象徵性
第九章媒介的輓歌
讚美詩
恩澤斯伯格:一種“社會主義的”策略
沒有回應的言說
顛覆策略與“象徵行動”
傳播的理論模型
控制論的幻象
第十章設計與環境或政治經濟學如何成為操控力量
符號的運作
功能主義的危機
環境和控制論:政治經濟學的最高階段
第十一章交換價值中欲望的實現
索引
譯後記
序言
自晚清曾文正創製造局,開譯介西學著作風氣以來,西學翻譯蔚為大觀。百多年前,梁啓超奮力呼籲:“國家欲自強,以多譯西書為本;學子欲自立,以多讀西書為功。”時至今日,此種激進籲求已不再迫切,但他所言西學著述“今之所譯,直九牛之一毛耳”,卻仍是事實。世紀之交,面對現代化的宏業,有選擇地譯介國外學術著作,更是學界和出版界不可推諉的任務。基於這一認識,我們隆重推出《當代學術稜鏡譯叢》,在林林總總的國外學術書中遴選有價值篇什翻譯出版。王國維直言:“中西二學,盛則俱盛,衰則俱衰,風氣既開,互相推助。”所言極是!今日之中國已迥異於一個世紀以前,文化間交往日趨頻繁,“風氣既開”無須贅言,中外學術“互相推助”更是不爭的事實。當今世界,知識更新愈加迅猛,文化交往愈加深廣。全球化和本土化兩極互動,構成了這個時代的文化動脈。一方面,經濟的全球化加速了文化上的交往互動;另一方面,文化的民族自覺曰益高漲。於是,學術的本土化迫在眉睫。雖說“學問之事,本無中西”(王國維語),但“我們”與“他者”的身份及其知識政治卻不容迴避。但學術的本土化決非閉關自守,不但知己,亦要知彼。這套叢書的立意正在這裡。
“稜鏡”本是物理學上的術語,意指複合光透過“稜鏡”便分解成光譜。叢書所以取名《當代學術稜鏡譯叢》,意在透過所選篇什,折射出國外知識界的歷史面貌和當代進展,並反映出選編者的理解和匠心,進而實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標。
本叢書所選書目大抵有兩個中心:其一,選目集中在國外學術界新近的發展,盡力揭櫫域外學術90年代以來的最新趨向和熱點問題;其二,不忘拾遺補缺,將一些重要的尚未譯成中文的國外學術著述囊括其內。
眾人拾柴火焰高。譯介學術是一件崇高而又艱苦的事業,我們真誠地希望更多有識之士參與這項事業,使之為中國的現代化和學術本土化作出貢獻。
後記
2007年3月6日,鮑德里亞病逝了,享年77歲,一時間大眾傳媒中充斥著這樣一種哀嘆:法國思想的黃金一代就此終結了。然而鮑德里亞將不會同意這樣一種說法。正如他那帶有讖語色彩的最後一本書的名字一樣,他所看到的總是“為何一切還未消失”。作為後現代的牧師,鮑德里亞永遠不會用“終結”或者“開始”這樣的字眼來形容一個時代,他的言說方式必將是:“當我談論時間時,時間還未曾開始/當我談論地點時,那地方已經消失/當我談論一個人時,那人一去不返/當我談論時間時,時光已飛逝。”(《為何一切還未消失》)
鮑德里亞去世的那一天,我剛剛結束對《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譯稿的第三次修改。他的去世,還是多少讓我感到有些遺憾,因為在我內心之中,隱隱約約地含著一種期望,就是希望能夠在他離世之前讓《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這部鮑德里亞最為系統、最為重要的著作之一現身於漢語世界。然而,這一期望終究沒能實現。但不管怎樣,這部著作現在終於面世了。留有的遺憾變成了另一種期待,期待讀者能夠從這位剛剛離開我們的思想家那裡獲得一些東西,以慰藉那雖然已經逝去,但也許還未曾離開我們的靈魂。
2001年秋,一個偶然的機會,我閱讀了剛剛出版的鮑德里亞的《消費社會》。
文摘
“角色”在主體與社會規範的關係中所發揮的作用,就如同需要在物的關係中所發揮的作用一樣。同樣地同義反覆,同樣地被賦予神秘色彩。最終,你可以發現購買一輛汽車將被歸結為以下這些可能性的動機:留下紀念的、技術的、實用的、心理象徵性的(過度補償、富有攻擊性的),社會學的(群體的規範、對名譽的渴求、從眾或者標新立異)。最糟糕的是,所有這些動機都有其合理性。很難想像,這些動機中的任何一種與之不相符合。然而,它們卻常常在形式上相互矛盾:對安全的需要與對冒險的需要相互對立.試圖從眾的渴望與試圖示新立異的想法相互衝突.等等。究竟哪個是決定性的呢?究竟該如何將它們納入一個結構之中,又該如何排列順序呢?最終,我們的思想者們只好盡其所能地建構了他們同義反覆的“辯證法”:他們總是談論相互作用(個體與群體的相互作用、一個群體與另一個群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一種動機與另一種動機之間的相互作用)。但經濟學家們不喜歡這種充滿變數的辯證法,他們迅速地後退到他們可進行計算的方法之中去了。
混亂不可避免。這些在不同的抽象層面(需要、社會期望、角色、消費模式、邊緣群體等等)所獲得的結果並不是沒有意思的,而是偏頗和危險的。心理一社會的經濟學如同一頭斜視的怪獸,所能看到的非常有限。但它確實發現了一些東西,捍衛了一些東西,它驅除了極端、單向度分析的危險,在那些分析中有意識地將物既不視為群體的物,也不視為個體的物,而是將其看作社會的邏輯本身,以此來作為創造一種分析原則的必須。
我們已經透露了這種邏輯即是差異性邏輯。但現在很顯然,將聲望、地位以及差別等等視為諸多動機已經不是什麼問題了,這一點已經在當代社會學研究中得到了廣泛的探討。然而,這種社會學的延伸所時淪的問題並不比傳統心理學更多。顯然,個體(或者被個體化了的群體)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總在追求社會地位和名譽,當然,在這一層面上的物也應被納入到分析中來。但基本的層面則應是無意識的結構,這種無意識的結構組織了差異的社會生產。符號交換的邏輯:差異的生產
每一個群體或個人甚至在基本的生存得到保證之前,就已經體驗到了一種壓力,要讓自己在一個交換和關係的體系之中擁有存在的意義.與商品的生產同時產生的還有意指關係與意義的細化,由此產生的結果是,在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為自己而存在的同時還要一個人為另一個人而存在。
因此,交換的邏輯似乎更為原始。個體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被視為一種無(rien)(如同我們開始的時候所談論的物)。無論如何,某種語言(由詞語、女性或者商品構成的語言)總是先於個體而存在。這種語言是一種社會形式,它是一種交換結構,卻是無個體存在的結構。這一結構同時在兩個層面上成為一種差異性邏輯:
1.它在交換的意義上將個體的人轉變為合作者,雖然不再存在個體,但卻存在差異,他們的關係受到交換原則的規範。
2.它將交換的物質載體轉變為差異性的、具有意指性(signifi-cant)的要素。
這是真正的語言交往。它同樣適用於商品和產品。消費就是交換。一個消費者從來都不孤獨,就如同一個說話者不會孤獨。而對於消費的分析的全部革命也就在於此:預設個體需要說話,並不能解釋語言的產生(這種設定存在兩個不可解決的問題:這種需要基於個體的存在;同時,在一種可能的交換中來闡釋這種需要),然而語言存在著,它不是作為一種自發的絕對體系,而是作為一種與意義同時產生的交換結構而存在,並且言說著一種個人的意願。同樣,消費也並不源自消費者的客觀需要,或者主體對物的一種最終意圖:相反,在交換體系中,在物質的差異的體系中,在一種意指關係的符碼體系中,在規定的價值體系中,存在著社會生產——商品的功能性,個體的需要只能追隨著它,適應著它,在將這種基本結構機制理性化的同時也壓抑了它。
意義從來不存在於一種經濟關係之中,即一種被理性化了的選擇和計算之中,從來不存在於那些既定的、被預設為自發的、有意識的主體之中,也從來不存在於那些依據理性的目的而被生產出來的客體之中,而是向來存在於有差異的、被體系化了的一種符碼之中,與理性化的計算相對立。意義是一種構建社會關係的差異性結構,而不是主體本身。凡勃倫和設定的差異
在這一點上,我們應該參考一下凡勃倫的理論。儘管他是從個體而非從階級的角度,從聲望的相互作用而非交換結構來闡發差異性邏輯的,但他的理論卻顯然優於那些追隨他的人,以及那些假裝“超越”了他的人。這些人自認為發現了整個社會分析的原則、本質邏輯的基礎以及差異性的機制——的形勢,而是給出了一種變化了的關係性結構。凡勃倫的理論向我們表明:社會階層(包含差異性的階級以及地位的競爭)的生產是如何成為一種基礎性的法則,以用來安置和吸納其他的邏輯,例如意識的邏輯、理性的邏輯以及意識形態的邏輯、道德的邏輯等等。
社會通過具有區分性的物質載體的生產來調節自身:“關於消費品的取得和累積這類行為,一般總認為其目的是消費……但是如果要說明為什麼對商品的消費必然會引起對商品的累積的動機,那就得撇開上述的簡單意義,只有在相差很遠的另一意義下才能有所領會……占有了財富就博得了榮譽,這是一個帶有歧視性意義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