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穆旦生於1918年農曆二月甘四日,卒於1977年(終年59歲)。生於天津,原籍浙江寧海,原名查良錚,另有“梁真”等筆名。1929年9月(12歲)考入天津南開中學,讀書時開始詩歌創作,並參加抗日救國活動。1935年(18歲)考入北平清華大學外文系。抗日戰爭爆發後,隨校長途跋涉到長沙,又隨校遠赴雲南昆明,進入西南聯大。1940年(23歲)由西南聯大畢業,留校任助教。當時,在昆明雲集著一大批著名的詩人,如聞一多、朱自清、冰心、馮至、卞之琳等,而穆旦與鄭敏、杜運燮、袁可嘉、王佐良等青年詩人則跟著當時在聯大教書的英國青年詩人燕卜遜,讀艾略特,讀奧登……開始找到了“當代的敏感”與現實的密切結合,形成了一個被自己人稱為“昆明的現代派”的詩歌小團體。1942年2月(25歲),參加“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抗日戰場。5月到9月,親歷了與曰軍的戰鬥及隨後的滇緬大撤退,死裡逃生,之後過了幾年顛簸不安的生活。1945年到瀋陽,創辦《新報》,任主編。這年,昆明文聚社出版7他的第一部詩集《探險隊》。1947年5月,自印出版第二部詩集《穆旦詩集》(1939—1945)。40年代,穆旦、唐湜、辛笛、陳敬容、杜運燮、杭約赫、鄭敏、唐祈、袁可嘉9位詩人合出詩集《九葉集》而得名“九葉派”,穆旦被看作是九葉派詩人的代表。1948年2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第三部詩集《旗》。他的這三部詩集均很快在香港再版。1949年8月f32歲)赴美留學,進入芝加哥大學英語系學習,195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1952年底攜妻子周與良一同回國,1953年5月,任南開大學外文系副教授。1954年,因曾參加過“中國遠征軍”而被列為“審查對象”。1957年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九九家爭鳴記》後,被打成“歷史反革命”。降職降薪,甚至被逐出課堂,強迫在南開大學圖書館接受管制。監督勞動。“文革”中,又因他曾參加過“中國遠征軍”而被判定為“歷史反革命”,被抄家並被關進“牛棚”勞動改造,他和他的家人都遭到批鬥。在這期間,他雖然停止了詩歌創作,但一直堅持詩歌翻譯,由一個著名詩人成為了一個著名的文學翻譯家。1975年,在“文革”結束前夕,他又重新開始詩歌創作,寫出了《智慧之歌》,《停電以後》,《冬》等著名作品,特別是他的《神的變形》以“詩劇”的形式,通過“神、魔、權、人”這四個人物的戲劇性衝突,展示了一個寓言式的人類悲喜劇,充滿苦澀的智慧。由於長期以來身心受到的摧殘和折磨,剛過了59歲生日後,1977年2月26日不幸病逝。
《穆旦傳》一書的作者是海寧市政協文史委副主任、81歲高齡的陳伯良先生。他在上世紀90年代初,獲悉穆旦夫人周與良教授還在南開大學任教時,就去信向她請教。整整十二年間,周教授從覆信、寄贈書籍到提供穆旦的照片和海內外有關資料等,為該書得以出版提供了寶貴史料。
作者簡介
陳伯良,浙江海寧人,號卓庵,別署靳予。1925年生。抗戰前肄業海寧中學,解放前在家鄉教書。1950年夏畢業於杭州新聞學校,在《浙江工人報》負責文藝組工作六年。曾參加省文協,為浙江省首屆文代會代表。後因歷史錯案離杭。1981年平反改鍺,1985年在海寧中學離休。民盟盟員,省書協與省詩詞學會會員。
1982年起從事海寧地方文史工作,業餘亦愛好篆刻。1984年起擔任海寧市(縣)政協委員,1987年至2004年擔任市政協文史委副主任,歷年編著、出版的地方文史專籍有《海寧文史備考》等二十餘種(部分與人合編)。其中有的曾分別獲得省文史圖書一、二等獎。1996年10月,被浙江省政協辦公廳評為長期從事政協文史工作的老同志,頒給榮譽證書。篆刻作品集有《陳伯良印存》。
參考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932773/《穆旦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