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山銘》

《研山銘》

米芾《研山銘》,絹本手卷,行書,卷縱36厘米,橫136厘米,用南唐澄心堂紙書寫行書大字三十九個。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研山銘帖》是米芾書法精品中的代表作。此帖沉頓雄快,跌宕多姿,結字自由放達,不受前人法則的制約,抒發天趣,為米芾大字作品中罕見珍品。

基本信息

概述

《研山銘》《研山銘》
【類別】:字畫
【年代】:宋
【文物原屬】:原屬圓明園收藏
【文物現狀】:於2002年12月7日在觀復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委託單位以2999萬人民幣以定向單人形式拍下。
【文物出處】:據考證,米芾得到南唐後主李煜的舊物,靈璧石“研山”後十分喜愛。《志林》記載他“抱眠三日”,狂喜之極,即興揮毫,留下了傳世珍品《研山銘》。

內容

《研山銘》,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米芾用南唐澄心堂紙書寫的三十九字

《研山銘》《研山銘》
:“五色水,浮崑崙。潭在定,出黑雲。掛龍怪,爍點痕。極變化,闔道門。寶晉山前軒書”。第二部分為手繪研山圖,篆書提款:“寶晉齋研山圖,不假雕飾,渾然天成”。研山是一塊山形硯台,在研山奇石圖的各部位用隸書標明:“華蓋峰”、“月岩”、“方壇”、“翠嵐"、“玉筍”、“上洞口”、“下洞三折通上洞予嘗神遊於其間”、“龍池遇天欲雨則津潤”、“滴水小許在池內經旬不竭”。第三部分為米芾之子米友仁的行書題跋:“右研山銘,先臣米芾真跡,臣米友仁鑑定恭跋”。米芾外甥金代王庭筠題跋:“鳥跡雀形,字意極古,變態萬狀,筆底有神,黃華老人王庭筠”。清代陳浩跋:“研山銘為李後主舊物,米老平生好石,獲此一奇而銘,以傳之。宜其書跡之尤奇也,昔董思翁極宗仰米書,而微嫌其不淡然。米書之妙,在得勢如天馬行空,不可控勒,故獨能雄視千古,正不必徒從淡求之。落此卷則樸拙踈瘦,豈其得意時心手兩忘,偶然而得之耶,使思翁見之,當別說矣。乾隆戊子十一月,昌平陳浩題”。周於禮跋:“研山銘,驕驕沉雄,米老本色,如是如是。亦園周於禮題”。日本前首相犬養毅題引首“鳶飛魚躍,木堂老人毅”。

流傳

此手卷流傳有序,曾經入北宋南宋宮廷。南宋理宗時,

《研山銘》《研山銘》
被右丞相賈似道收藏。遞傳到元代,被元代最負盛名的書畫鑑藏家柯九思收藏。清代雍正年間,被書畫鑑賞家、四川成都知府於騰收藏。及至近代,令人慨嘆,竟流落日本。鈐印有:內府書印(三次)、宣和、雙龍圓印,賈似道,玉堂柯氏九思私印等二十多方。
2002年年3月,中貿聖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從從日本徵集到《研山銘》。國家文物局了解到這一情況後,組織專家依法對《研山銘》進行了鑑定、評估。專家們一致認為此件確屬米芾真跡,並建議文物部門與拍賣公司協商,由國家優先購買。2002年12月6日國家文物局在拍賣會上以2999萬元出資收購,每字折合人民幣76.9萬元。它成交價超過了不久前拍賣的北宋徽宗《寫生珍禽圖》的2350萬元成交價,創下中國藝術品拍賣新的世界紀錄。拍賣結果後,《研山銘》交由故宮博物館收藏。

評價

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主任委員啟功先生,曾經說“我此生見不到米芾的《研山銘》,將死不瞑目!”啟功先生早在1986年出版的《書法概論》中就說:“《研山銘帖》是米芾真跡精品中的代表作。米芾的行書成就最高。此帖下筆揮灑縱橫,跌宕多姿,不受前人羈勒,抒發性情天趣,在他的大字墨跡中,應推為上品。”中國書法家協會會長沈鵬告訴記者,《研山銘》字字珠璣、筆筆難書,他最為推崇“下震霆”的“震”字一撇:陡然一筆細如蠶絲又穩如磐石,險絕筆法登峰造極。“有人說是敗筆,我看恰是妙在巔毫。正如打桌球的擦邊球,又像足球彈在門框上再進網,妙不可言!就像孔子論人生最高境界———既‘從心所欲’,又‘不逾矩’。”

真偽

《研山銘》在定向拍賣前,雖經過了國內文物界和書法界多位著名專家(其中不乏頂級人物)的鑑定,參與鑑定的專家們一致認為《研山銘》是米芾所書真跡,過去也曾多次影印出版。雖然原作無書者名款,但因為帖後有米芾之子米友仁的鑑定跋語,認為是米芾所書,所以人們一直把《研山銘》當作米芾的傳世作品,無人關注其中是否存在真贗的問題。然而,就在《研山銘》定向拍賣十天以後,《中國文物報》(2003年1月1日出版)發表了一個《來函照登》,參與鑑定《研山銘》的專家傅熹年在函中更正說:“王庭筠、米友仁書都是後配的仿本”。
時隔不久,《中國書畫》2003年第3期發表了著名畫家范曾先生的《塵埃洗盡辨媸妍——米芾{研山銘)辨偽》一文,范先生在文中稱《研山銘》後半部分“直為市井惡札,豈會出自米芾之手”。范曾先生也指出《研山銘》卷後米友仁的跋鑒,應是依照米芾所書《草書九帖》後米友仁跋仿造的。還有人認為《研山銘》存在著整體章法問題。分析一件書法作品的優劣及真偽,章法行氣至關重要。《研山銘》的章法結構十分怪異,幾行字大,幾行字小,字間氣脈不暢,整篇一盤散沙。排字做作,行列歪斜。天頭不齊,地腳不順。與米芾書法筆勢連貫,行氣順暢的章法特徵有較大差距。這種無序的章法構成不像是自然書寫出來的,可能是集字拼湊所致。《研山銘》是一件無款的書寫風格類似米芾的後仿書作,與明代嘉靖、萬曆前後出現的一些贗作用筆有相似之處,是該時期仿造。
最後,《南方周末》(2003年7月17日出版)刊出了記者翟明磊《故宮突購“國寶”之疑》一文,文中指出:“對《研山銘》,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楊新已站出來證明,認為‘在前一段時間,友鄰本《研山銘》被國寶回歸的光環所籠罩,被炒得火熱,現在塵埃落定,是該冷靜思考的時候了,不要一錯再錯,讓世界看笑話,貽誤後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