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知面知心》

《知人知面知心》

察人、識人、知人,是古代帝王將相成就霸業的必備素質,也是當今領導者、管理者獲得成功的重要手段。對於普通人來說,“一眼把人看透”、“知人知面知心”更是事業成功的助推器,是品味人性的益智遊戲。以危險管理而言,可能會發生下述的問題:第一、對於潛伏於四周圍的危機,應該如何加以防範?第二、萬一真的發生危險時,應該如何以最低的損失作最有效的防治工作?這兩種問題的解決方法,不僅是經營管理上的重要程式,也是影響到人生沉浮的關鍵因素。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觀一葉而知樹之死生,觀一面而知人之病否,觀一言而知識之是非,觀一事而知心之邪正。學會“一眼把人看透”,雖然“畫龍畫虎難畫骨”,你卻可以“知人知面也知心”。看人之道,博大精深;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一位真正的察人高手,往往能從別人不注意或很小的事物中看出很多重要的東西來。在知人、識人、用人方面,古人留給了我們很多智慧的例子,《知人知面知心》史海拾珠,把這些古代先哲的識人智慧與現在人們的事業生活相結合,是一部古人識人智慧的謀略寶典,也是一本現代人察人知人的適用指南。
看男人的品位,看他的襪子,看女人是否養尊處優,看她的手,看一個人的心術,看眼神;看一個人的身價,看其對手,看一個的性格,要看字的筆畫;……

內容簡介

看人之道,博大精深;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一位真正的察人高手,往往能從別人不注意或很小的事物中看出很多重要的東西來。

目錄

第一篇知人、知面、知心
第一章百知之首,知人為上
百知之首,知人為上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把合適的人放在恰當的位置,做正確的事
防人不如識人
“察人”等於“權術”嗎
第二章諸葛亮的知人七觀
諸葛亮——個識才辨才的絕對高手
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
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
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
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
醉之以酒而觀其性
臨之以利而觀其廉
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第三章孔子的識人三法
不得不佩服古人,不得不佩服孔子
視其所以
觀其所由
察其所安
招聘時應注意的問題
附:南懷瑾解讀——孔子也會看相
附:澀澤榮一解讀——觀察人物的方法
第四章莊子的識人九征
莊子察人的辦法,巧哉!妙哉!
遠使之而觀其忠
近使之而觀其敬
煩使之而觀其能
卒然問焉而觀其知
告之以危而觀其節
急與之期而觀其信
委之以財而觀其仁
醉之以酒而觀其側
雜之以處而觀其色
第五章李克的識人五要
李克這招真毒
平居時與誰親近
富裕時與誰共享
達顯時舉用何人
困苦時何事不為
窮乏時是否苟取
第六章劉劭的識人八觀
觀其奪救,以明間雜
觀其感變,以審常度
觀其志質,以知其名
觀其所由,以辨依似
觀其愛敬,以知通塞
觀其情機,以辨恕惑
觀其所短,以知所長
觀其聰明,以知所達
第七章張居正選才六原則
毋徒炫於虛名
毋盡拘於資格
毋搖之以毀譽
毋雜以愛憎
毋以一事概其生平
毋以一眚掩其大節
第八章《呂氏春秋·論人》——八觀六驗六戚四隱
聽則觀其所行
止則觀其所好
窮則觀其所不受
賤則觀其所不為
喜之以驗其守
怒之以驗其節
第九章我的知人三法
投石問路——試探法
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調查法
小中見大——細節法
第十章走出看人的誤區
識人解弊
以貌識人,但不以貌取人
柔弱之人未必君子
以言取人,不因言廢人
氣度的正面和反面
逆詐不億不信
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表面現象最蒙人
第二篇一眼就把人看透
第一章根據外貌特徵識別對方
觀表情知內心
通過體型識別對方的性格
笑容演繹心靈風景
根據臉形判斷人的性格
透過眼神辨人心
第二章根據言談話語快速識別對方
察言是識人的關鍵
恭敬語的秘密
說話方式反映真實想法
口頭禪識人
九大性格九種言談,各有千秋
從幽默識別對方性情
巧言令色,鮮矣仁
喜歡揭人隱私者
如何通過談話來知道對方是兼才還是偏才
抽菸識人
寫字識人
第四章觀其穿戴而知雅俗
穿衣與識人
從衣服的顏色識人
從衣服的選擇判斷人的性格
從領帶識人
從提包識人
從鞋子識人
化妝識人
從帽子解讀人的個性
從戴的手錶看人
從香水看女人性格
第五章根據生活習慣快速識別對方
從飲食習慣識人
從喝咖啡的方式考察人的性格
從吃雞蛋的方式認識對方
從擠牙膏的習慣看人
從看電視的習慣推斷對方性格特點
從睡床看人
從睡眠的姿勢了解對方潛意識
從打火機使用習慣看人
從使用的手機類型看性格
看花錢識人
第六章從工作習慣看人性格
從他的辦公桌看
從處理檔案的方式看
從工作責任心看
從對方的名片看
第七章根據興趣愛好快速識別對方
從個人嗜好識別對方
從付款方式看對方為人
從喜歡的運動方式看人的個性
從洗澡的方式看人的個性
從對方的車子看個性
從臥室的裝飾看人的個性
從閱讀的喜好觀察人
從喜歡的音樂判斷人的心理
由喜愛的舞蹈分析對方
從旅遊方式偏好了解對方
從玩偶和寵物了解對方
從選擇座位觀察人的個性
從喜歡的電視節目看人
從畫畫的行為看個性
從收藏愛好看個性

《冰鑒》——曾國藩的識人智慧
第一神骨
第二剛柔
第三容貌
第四情態
第五鬚眉
第六聲音
《人物誌》——劉劭的識人藝術
自序
九征
體別
流業
材理
材能
利害
接識
英雄
八觀
七繆
效難
釋爭

前言

這是在網上非常流行的關於知人識人用人的一段話,第一次看見它我就非常喜歡,後來不斷地品味、咀嚼,我逐漸有了創作本書的願望。
一本小說提到“評定一個地方的生活質量,看那裡人的牙齒就知道了”。笑起來一口白而整齊的牙齒,這個地方的生活質量一定比較高;牙齒灰黃,又亂又缺.生活質量恐怕就不怎么樣了。
從小處看,我們也可以有所領悟——
看一個國家的國民教育.要看它的公共廁所。
看男人的品位,要看他的襪子。
看女人是否養尊處優,要看她的手。
看一個人的血氣,要看頭髮。
看一個人的心術,要看眼神。
看一個人的身價。要看其對手。
看一個人的底牌,要看他身邊好友
看兩個人的關係,要看發生意外傷病之際,對方的緊張度、
看三個人的關係.要看落魄時。
看四個人的關糸,要看麻將台上戰況牌品。
看性格,要看字的筆畫。
看快樂,不要看笑容,要看清晨夢醒一剎那的表情。
看名人.要看他會不會賤賣名牌。
看胸襟。要看如何面對失敗及被出賣
百智之首在於識人,每個人的內心世界常常很複雜,甚至是矛盾的統一體,有的人外貌溫厚和善,行為卻驕橫傲慢,非利不乾;有的人貌似長者,其實是小人;有的人外貌圓滑,內心則剛直;有的人看似堅貞,實際上疲沓散漫;有的人看上去泰然自若,可他的內心卻總是焦躁不安。先賢說:“人心比山川還要險惡,知人比知天還要艱難。”

精彩書摘

第一篇知人、知面、知心
第一章百知之首,知人為上
百知之首,知人為上
“百知之首,知人為上;百謀之尊,知時為先;預知成敗,功業可立。”在事業和生活中,倘若你明白對方屬於哪種類型的人,並能對症下藥,見機行事,不管做什麼事情,就都能遊刃有餘、掌控自如了。但要做到這些真的不容易。
先賢說:“人心比山川還要險惡,知人比知天還要艱難。”李白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我覺得:識人難,難於上西天。這話固然有些偏頗,但它從側面則說明了人心的隱蔽性。
事物的表面現象相似但實質不同,是很容易迷惑人的。表面看上去。每個人都好像很一般,但內心世界卻包得嚴嚴實實,深藏不露。人們往往用至誠的外表和虔敬的行動,掩飾一顆魔鬼般的內心,《鏡花緣》寫兩面之人“個個頭戴浩然巾”,“和顏悅色滿面謙恭”,不意浩然巾下藏著一張惡臉,滿臉橫肉。虛偽,是人類發展到一定高級階段才具有的品性。人海茫茫,世事變幻,要真正了解一個人真的不容易。所以,即便活了一輩子,即便閱人已無數,恐怕你也不敢說,你已像那孫猴子,有雙火眼金睛了。
識人易嗎?我說識人又很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才須待七年期。”“聽其言,觀其行。”這些都是很有效的方法。
宋真宗想拜王欽若為相,王旦制止說:“王欽若受陛下賞識提拔。地位與待遇已相當優厚,我還是希望他能留在樞密使的位置上,這樣,樞密府與相府之間也可以保持平衡。我朝從太祖開國以來,還沒有任用南方人當宰相的先例,雖然古人說唯才是舉,但也必須是真正的賢才才可以破例提拔。我身為宰相,不敢壓抑賢才,但不同意王欽若當宰相,這是公眾的意見。”由於王旦反對,真宗便暫時放棄了自己的想法。直到王旦去世後,王欽若才被放手使用,因此,王欽若逢人便說:“是王旦使我當宰相的時間延遲了十年!”
當初,王欽若與陳堯叟、馬知節IM在樞密院任職,因為匯報工作,他們當著皇帝的面發生了爭吵。真宗把王旦叫來處理糾紛時,王欽若還在大罵不已,馬知節哭著說:“我願與王欽若一起到御史府對質,請求公正評判。”王旦怒斥王欽若退下,才平息了這場紛爭。事情發生後,真宗非常憤怒,要立即下令將王欽若三人投入監獄。王旦嚴肅地說:“王欽若等人多年來一直得到陛下的特殊寵愛,所以才敢如此肆無忌憚。陛下要責罰他們,也應當選擇公開正式的場合。今天,您暫且回宮休息,明天我再來領取聖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