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觀六驗

八觀六驗

八觀六驗是《呂氏春秋》提出的一套鑑定心理的方法。《呂氏春秋·論人》:“凡論人,通則觀其所禮,貴則觀其所進,富則觀其所養,聽則觀其所行,止則觀其所好。習則觀其所言,窮則觀其所不受,賤則觀其所不為。喜之以驗其守,樂之以驗其僻,怒之以驗其節,懼之以驗其持。哀之以驗其人,苦之以驗其志。八觀六驗,此賢主之所以論人也。”系統地提出鑑定人的心理的兩種基本方法。“八觀”屬觀察法,六驗”則帶有實驗法的性質。

出處

《呂氏春秋·論人》:“凡論人,通則觀其所禮,貴則觀其所進,富則觀其所養,聽則觀其所行,止則觀其所好,習則觀其所言,窮則觀其所不受,賤則觀其所不為。喜之以驗其守,樂之以驗其僻,怒之以驗其節,懼之以驗其持,哀之以驗其人,苦之以驗其志。八觀六驗,此賢主之所以論人也。”

翻譯

八觀的意思是:當一個人處境順利時,觀察他禮遇的是哪些人;當一個人處於顯貴地位時,觀察他推薦的是哪些人;當一個人富有時,觀察他養的是哪些門客;當一個人聽取別人的意見後,觀察他採納的是哪些內容;當一個人無事可做時,觀察他有哪些愛好;當一個人處於放鬆的狀態時,觀察他講哪些東西;當一個人貧窮時,觀察他不接受什麼;當一個人地位卑賤時,觀察他什麼事不會去做。

六驗的意思是:使一個人高興,藉此考驗他安分守己的能力,看他是否得意忘形;討好一個人,看他有沒有什麼癖性;使一個人發怒,考驗他自我控制的能力;使一個人恐懼,看他能否堅定立場、凜然有為;使一個人哀傷,考驗他的為人;使一個人痛苦,考驗他是否有志氣。

呂氏識才“八觀”“六驗”

秦相呂不韋在其主持編撰的《呂氏春秋》中的《論人》一篇中提出

了“外則用八觀六驗”的識才方法。

(1)八觀。

八觀,就是依據人在不同環境的表現來識才。

通則觀其所禮。

顯貴之時看其所行的賓禮,即有地位時看是否趾高氣揚,蠻橫無禮。

富則觀其所養。

富裕之時看其所養的門人賓客,即富足之後他結交什麼樣的人。

聽則觀其所行。

即聽他們所言之後看他做不做,如何做。

止則觀其所好。

即看他業餘時間追求崇尚什麼。

習則觀其所言。

習是“親信”的意思。當他身處領導周圍,有一定的發言權時,看他出好主意還是壞主意。

窮則觀其所不受。

即窮困之時看其是否不受非分之財。

貴則觀其所進。

任要職之時看其推薦什麼樣的人。

賤則觀其所不為。

貧賤時看其是否不為非義之事,儘管地位低下,

決不做有損國格人格之事,堂堂正正,擲地有聲。

(2)六驗。

六驗,也就是依據人的情感來識才。

喜之以驗其守:

使之“得意”是否“忘形”。

樂之以驗其僻:

使之高興是否不變操守,是否邪僻不正。

怒之以驗其節:

使之發怒,看其是否能自我約束。

懼之以驗其持:

使之恐懼,看其是否意志堅定,不變信念。

哀之以驗其人:

使之失敗,看其是否自製、自強。

苦之以驗其志

使之勞苦,看其是否不變志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