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眼科闡微》 ,此書論述多種眼病,方論俱備。卷1為醫論,闡述眼的生理、病理、眼病辨證施治原則等;卷2為老年眼病和孫真人(孫思邈)眼科72症秘訣及其治法等;卷3~4介紹時行眼症及婦人、小兒眼病的辨證治療。後附常用眼科外用、內服方劑及外用藥的制用法等。現存1911年抄本。
作者
馬雲從,字化龍,山東琅琊人(今山東臨沂人)。自幼讀書,穎慧過人,中年因自患目疾而改業岐黃,曾得王覆萬傳授《眼科秘訣》,而後造詣日深,治目疾每多奇效。《眼科闡微》乃其數十年眼科經驗之結晶。是書有論有方,在繼承前賢的基礎上有破有立,敢於創新,闡幽發微,論理透徹,可資臨床借鑑。
內容
序
生人之身,耳司聽而目司視,故五官之用,耳目居多,而耳與目較,即目尤較重。何也?眯於目,而以耳代目者為廢人,不聰於耳,而以明兼聽者,不失為全士也。昔者炎帝憫天下人之苦於疫癘,而傷夭札也,取草木之實,含英咀華,辨其寒溫燥熱之性,識其君臣佐使之宜,制為方書,民有疾痛,藥輒愈。而書乃何獨疏於療目耶?蓋上古嗜欲未源,葆命有利,目之受病極少。厥後知識日啟,內搖其心,外憾其精。心有疾則血不養目,腎有病則瞳人昏暗,肺有症則白珠血絲日生,肝有患則翳膜變起。此皆情慾所感,初不自覺,積久而視乃昏,始知目之為病源也。
嗚呼!釁民之生,要無過不利當途,如問炎帝之時,其有此乎?故百書多略之者,非疏也。孫真人著《眼科秘訣》,以補炎帝方書之未備,而其本常秘,未能廣其傳矣。於雲從少時,力學過苦目傷,醫不得愈,禱於城隍之神,夢授書四帙,覺而遇王覆萬傳真人書,宛然如夢中,雲從輒根據其方治之,目得瘥。如人有病目者,亦辨其所受病復治之,罔弗療。雲從乃更為《闡微》、《入門》傳之天下後世,得諸馮隋昆鐵樹梨棗。嗚呼!是書一出,又豈在炎帝方書下哉?予宦遊三十餘年,簿書難章,目勞神疲,短於視,雲從為予藥之,得復其元,雲從之功也。今雲從老矣,幸其書得傳,吾願世之讀是書者,望其寶之如方書,而勿忘雲從之功為焉,則感矣。 時康熙辛巳春王吉旦奉直大夫知膠州事平陵王基昌序
敘
馬君雲從者,齊之淄青人也。其先與勝國宗潢家迭為姻戚,世有顯聞。雲從當髫時,穎慧過他童子,就外傳目輒數行下。宗HT閭里,鹹敬憚之,卜為英物。少長,補博士弟子員,蜚聲黌序間,人皆以雲從功名可立致。即雲從亦雅自負。無何,以攻苦過,時時病目,庸醫藥之日甚,且幾於盲,因禱諸神,如有所賜。既覺,心志之,遂遇江左王君覆萬,邂逅間,授孫真人《眼科秘訣》一書,宛然若得諸夢中也。醫如其方,罔不效,久而復明,目是以得不廢。顧雲從遭世亂,罹家道中落,不能置身青雲,居常怏怏,已而自解曰∶“大丈夫處世,不為良相,必為良醫。向者神人所授,曷不即以此問世?”於是,如其法以療人,能使瞽者復見天日,屏障翳以開蒙者,不可勝數。而雲從又懼夫身之老且死,法或不得傳,愛取真人書繹,反覆討究詳解,謀登梨棗,力未能達。遇諸馮隋君昆鐵,雲從為言其狀,隋君慷慨捐貲,付剞劂以壽世。嗚呼!真人眼科一書,雲從宣其秘,厥功偉矣,而昆鐵復廣其傳,亦不在雲從下也。予游膠西,得接雲從之為人,醇正朴茂,其容粹如,其言藹如。予走四方,閱人多矣,而雲從實今人中所難。受其書而讀之,抉精披奧,能發真人之所未發,以曉愚昧,洵乎不朽之絕業也,而可以與燮理者參矣。語曰∶“仁人之言,其利溥哉!”雲從雖不得售於時,而功已施於天下後世。後之子孫,昌大前業,固可操券以待,雲從亦可以自慰也夫! 時康熙辛巳春仲上浣華亭王用汲長孺氏頓首謹序
[卷之一·元集] 總論
眼有五輪八廓,十二經絡,三百六十脈絡,皆一身精氣上升,入通靈空竅,而為光明。其中輪廓、經絡、表里、陰陽、氣血、生克等論,各家眼科或編歌詩,或列像圖,詳悉明白,故不復著。至於病分內、外七十二症,是古人因形定名,示後人看症用藥,不致差錯。然往往按症用藥,小病或愈,大病難痊,即眼前雖效,久則必犯者,何也?亦以治外而不治內,治標而不治本,根源之地未明故也。所以眼科外障雖有四十九種,內障雖有二十三候,其病源皆起子肝、肺,傳於五臟六腑,達於十二經絡,隨其所感,變化多端,而七十二症之名出焉。然其中有虛、實不同,須要反本窮源,辨別明白。審得內外障,凡系實症,當除風散熱,用孫真人吹沖之法,凡系虛症,當養血安神,用杞實粥補益諸方。庶幾由博反約,不致症多方亂也夫。
[卷之一·元集] 辨眼症虛實論
眼有七十二症,大要不外虛、實二者而已。虛者眼目昏花,腎經真陰不足;實者暴赤腫疼,肝經風熱有餘。治虛症宜滋真陰、補氣血,所以益其不足;治實症宜散風熱、泄火毒,所以損其有餘。間有虛實相半之症,則滋腎、散熱,兼而用之。夫何眼疾之不瘳哉!每見世之治目者,不審虛實,不究來歷,不按經絡,凡遇眼目昏花,直曰熱邪熏蒸,誤以涼藥投之,不知寒涼傷胃,生意不能上升,變成青盲等內障矣。凡遇暴赤腫疼者,直曰火盛水衰,誤以補腎之藥投之,不知補腎生肝之氣,肝氣上沖,則翳膜更生,變成玉翳浮瞞等外障矣。此皆用藥之差,而非目病之原不可治也。嗚呼!舉世迷路,混亂用藥,輕病治為重病,重病治成壞病,堂堂七尺之軀,竟作廢人,可嘆可嘆!余故為切切辨之,實症點白玉錠(方見三卷)、點掃霧丹(方見《秘訣》)。虛症不點。
[卷之一·元集] 辨眼疼有虛實論
眼疼屬火,有虛火、實火不同。暴疼為實,久痛為虛;腫起為實,細小沉陷為虛,實痛腫且脹,虛痛陷且澀。此眼疼虛實之辨也。
治實痛則泄其火,治虛痛則養其氣、生其血。泄火不可驟用寒涼,補氣不可遽為助長。且眼以氣血為主,養血不可損血,補氣不可動火。然氣乃陽明之火,補氣焉得不動火?蓋氣實則熱,氣虛則寒,氣平則溫。
故補氣無動其火,而溫補之,何動火之有,是以止痛之法,亦不外補、泄二端矣。實疼外用拈痛散(方見四卷),內點元靈丹(方見《秘訣》),虛痛點白玉錠。
[卷之一·元集] 辨藥宜忌論 治目之法多端,切忌刀針、割肉、刺血、生生信諸般伯道。刀針易損精水,刺血易傷瞳人,信、中毒入深。且敗血之藥固當戒,涼血之藥亦不過多。敗血藥多,而生黑暗之疾患;涼血藥多,而生青黃之障翳。是木賊、蒺藜之類,雖止痛除風,能傷肝與腎,可宜佐用,不宜久服,密蒙、谷精之類,雖能明目,止可暫用為君,佐以養血和陽,方可通行。
[卷之一·元集] 辨熱症有虛實氣不同論
大抵眼熱之症,有虛熱、實熱、氣熱之不同。苟一概視之,而昧昧從事,則熱閉於中,精光因而失神。
今分指其詳,大約虛則生寒、實則生熱,補泄之法,宜按症參之。
虛熱者,乃新病後失保養,或房事勞傷,虛耗元陽,相火炎上,熏蒸脾胃,以致兩目赤澀,羞明怕光。
其目惟赤而不腫,故治法以血分為主,滋腎為佐,兼除胃熱,使邪火下降。此治虛熱之法也。
實熱者,其人稟氣濃,或飲酒過多,或怒氣衝上,或動心火。心火既動,火克金,金克木,以致兩目赤腫難開,故治法宜泄心、平肝氣、涼血為主。此治實熱之法也。
氣熱者,時氣也。其疾多發於三伏秋後之際,人不謹慎、感天地邪熱之氣,以致暴發赤腫,如火刺痛,熱淚流溢。治法宜發散降火之劑為主,先用白芍、柴胡、乾葛等類,次養血之藥繼之。此治氣熱之法也。
虛熱點白玉錠、點元靈丹(方見《秘訣》);實熱點梨汁膏(方見三卷)、掃霧丹。洗用小棗兒(方見三卷)。氣熱點賽寶丹(方見一卷)、賽空青(方見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