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從

馬雲從

穆罕默德·萊麥丹·馬雲從哈智,出生並成長於穆斯林出類拔萃的大“爾林”世家,且不必追本溯源去考證鹹陽王賽典赤· 贍思丁的歷代子孫,僅從近現代眾所周知的情況看,其曾祖父馬聯元(致本),是著作等身的第一流穆斯林學者,是桃李滿天下、名流輩出的伊斯蘭教經師,以身材魁梧和知識淵博而被尊稱“高爸巴”;其祖父那一輩三弟兄馬安貞(被收養而受精心培育,擔任緬甸寶石廠清真寺教長)、馬安義(宜之,曾在廣州、上海任教)、馬安康(健之,即雲從祖父,在昆明等大城市與好多穆斯林聚居區掌教),多有譯著刊刻問世。

基本信息

家族淵源

可以絲毫不誇張地說,滇中三迤20世紀已作古或少量健在的著名阿訇,多系馬門高徒或再傳弟子。其父親馬玉龍(瑞圖),在廣州濠畔寺任教並主編《天方學理月刊》,譯作曾在王雲五主持的商務印書館出版,雖英年早逝,不愧為現代回回大“爾林”中之佼佼者,應該與馬堅、納忠、白壽彝、馬以愚等著名學者是同輩學人。

人物小傳

馬雲從,原籍雲南玉溪大營人,1921年齋月出生於昆明南城清真寺,經名默罕默德.賴麥丹。1941年隨父到巍山教學,落籍小圍埂。於2012年2月6日歸真。

馬雲從大吾梭德高望重,學識淵博,是雲南省知名的宗教界人士,從1948年開始,從事伊斯蘭文化教育工作50多年,不但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還精通阿拉伯語、波斯語,並且具備很深的漢語造詣,是一位“經書兩全”的學者。在他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撰寫出多部中阿對照的著作,把伊斯蘭經堂教育教材由波斯語翻譯為阿拉伯語,再把阿拉伯語翻譯為漢語供教學使用。先後翻譯了《分信篇和四篇要道合璧》、《教款捷要》、《清真玉柱》等經書,改寫《黑窩依》等教材。他在穆光學校執教21年間,先後主持多屆師訓班、高級進修班、女生中級班的教學,為省內外傳經立教,培養了1000多名“中阿皆備”的宗教人才和350多名高級班、進修班阿訇,為伊斯蘭教育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馬雲從大吾梭在我省穆斯林民眾中享有很高的聲望,對民族宗教界影響較大,號召力強,是愛國愛教的典範。他積極主動地配合各級黨委政府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特別是在毒品整治、計生工作、民族團結等方面做出了了巨大的貢獻。他的事跡已被錄入《中國名人大辭典》和《中國回族大辭典》。

1980年12月,巍山縣召開第一次伊斯蘭教代表會議,馬雲從大吾梭當選為副會長;1983年至1993年先後當選為全國第六屆、第七屆人大代表、大理州政協第七屆副主席、雲南省計畫生育協會副會長、省伊協副會長、多屆省人大代表、政協巍山縣第三屆副主席、歷屆政協委員、歷屆伊協名譽會長。1992年被國家民委、國家計生委表彰為“民族團結先進工作者”、“計畫生育先進工作者”。中央領導及省、州領導視察永建禁毒工作時,多次接見他,對他所作的貢獻給於高度的讚揚和充分的肯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