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癩蛤蟆》

童話《癩蛤蟆》,丹麥作家安徒生創作於1866年的童話故事。講一隻癩蛤蟆被一隻大鳥帶去埃及的旅程中的經歷。語言自然、幽默。

故事簡介

安徒生創作於1866年的童話故事《癩蛤蟆》,這個作品就像是《醜小鴨》的一個翻版,講一隻癩蛤蟆的故事,因為傳說最醜的癩蛤蟆頭上,都有一顆最美的寶石,所以它從井底走出來,在被一隻大鳥帶去埃及的旅程中不停經歷和追求。故事完全從一隻癩蛤蟆的角度去看世界,語言自然、幽默、還帶有譏諷。

故事內容

癩蛤蟆

井很深,所以井繩就很長,人們把水桶拉出井邊的時候,滑輪幾乎無法轉動。太陽永遠照不到井底,不管井水多么清澈,陽光也不能將影子在水面上倒映出來。但是只要是它能照到的地方,石縫中間便有綠苔生長出來。

這兒住著一個癩蛤蟆家族,是從外面遷來的。他們實在是跟著老癩蛤蟆媽媽頭朝下跌進來的,老癩蛤蟆媽媽現在還活著。那些老早便在這裡落戶,在井裡游來游去的青蛙承認和他們是親戚,把他們稱為“井客”。他們打算在這裡長住下去,在那些他們稱之為潮濕井石的乾地方生活,他們覺得很舒服。

青蛙媽媽出門旅行過一次,當水桶提上去的時候,她跑到了桶里。但是外邊光線太亮了,刺得她眼睛生疼。幸運的是,她跳出了桶,噗的一聲便狠狠地落到了水裡,跌得她背疼,躺了三天。關於上面的世界,她講不出多少來,但是她知道,大伙兒也都知道,井並不是整個世界。癩蛤蟆媽媽當然可以談出一點什麼來,可是有人問起她來時,她從來不回答。

於是大伙兒也就不問了。
“她又肥又醜,又胖又叫人噁心!”小青蛙說道,“她的孩子也一樣怪模怪樣。”
“很可能是這樣!”癩蛤蟆媽媽說道,“但是這些孩子當中有一隻頭上有顆寶石①,要不然就是鑲在我頭上。”

青蛙聽著,眼睛睜得大大的。因為他們不喜歡這種話,所以他們就做了個鬼臉,跳回井底去了。可是,小癩蛤蟆卻驕傲地伸直了他們的後腿。他們都以為自己有寶石,所以他們一動也不動地坐在那裡。最後,他們發問了,問為什麼而感到驕傲,一顆寶石到底是什麼東西。

“它是一種很美很值錢的東西,”癩蛤蟆媽媽說道,“我都無法形容它;它是一種人們自己戴著高興,而旁人嫉妒的東西。不過別問了,我是不回答的。”

作品簡評

唐池子認為,從《癩蛤蟆》就可以看出,安徒生後期創作的思路往人性、哲學方面的轉化,“《癩蛤蟆》沒有《醜小鴨》那樣明確的美夢成真的結局,而是往抽象路線上走了。那顆寶石其實是一種渴求,說到底就是一種生命力,是人類發展過程中最為寶貴的生命力。”

通過這兩個故事,可以看出安徒生不同時期作品的特點:前期作品童話色彩明顯,但在後期的作品中,卻摻雜了很多新的元素,意味也厚重了許多。唐池子說,“《癩蛤蟆》裡面含有小說的表現手法,甚至有一種非常尖銳的筆鋒。這些不是一般的兒童讀者能看得透的,而且這正是他後期作品的整體特點。這是一種類似巴赫金復調的感覺,不單純把故事很明白地告訴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卻會讀出很多的意味。”

作者簡介

安徒生(1805-1875)丹麥作家。1805年,安徒生誕生在丹麥奧登塞鎮的一座破舊閣樓上。他的父親是個鞋匠,很早就去世了,全家靠母親給人洗衣服維持生活。安徒生雖然過著十分貧窮的生活,但他卻有自己遠大的理想。開始,他決心當一名演員,起初,他想學習舞蹈和演戲,卻遭到了拒絕,後來被一位音樂學校的教授收留,學習唱歌。因為他沒有錢只好離開了音樂學校。經過十幾年的奮鬥,終於踏進了文壇。從三十歲開始,專心從事兒童文學創作,一生中共寫了168篇童話故事。如《醜小鴨》《看門人的兒子》《皇帝的新裝》《夜鶯》和《豌豆上的公主》等。選編在六年制國小語文第十二冊中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就是其中的一篇。

故事注釋

①安徒生說過,他小時候聽一位老婦人講過癩蛤蟆頭上有寶石的故事。這是民間傳說。
②研究安徒生作品的丹麥專家們認為這是指田鏇花。
③、④伊索(生活在6世紀)是希臘寫寓言的大師,《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
奇葩。蘇格拉底(約公元前470—前399)是古希臘哲學家。相傳這兩人都長得很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