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宜真幼兒心理百科》

《申宜真幼兒心理百科》是作者多年從事小兒精神科治療和研究的經驗總結,作者將媽媽們經常問到的問題,以及自己對兩個孩子的養育經驗融合在一起,整理成這冊關於0~6歲孩子心理特徵的書。本書針對0~6歲幼兒成長特徵,按照年齡段進行講解說明,並收錄了幼兒成長各時期父母們最關心問題的關鍵字,以百科詞典的形式呈現,實用性強,適合新手父母閱讀。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申宜真幼兒心理百科》《申宜真幼兒心理百科

為什麼孩子總是在哭?為什麼孩子總是不分場合地耍賴?為什麼孩子的注意力總是難以集中……這些都是0~6歲孩子的父母感到頭疼的問題。
韓國延世大學小兒精神科專業醫生申宜真教授將自己長時間以來的治療記錄,媽媽們經常問到的問題,以及自己對兩個孩子的養育經驗融合在一起,整理成這冊關於0~6歲孩子心理特徵的書。本書針對0~6歲幼兒成長特徵,按照0~1歲、1~2歲、3~4歲、5~6歲的年齡段進行講解說明,並收錄了幼兒成長各時期父母們最關心問題的關鍵字,以百科詞典的形式呈現。

作者簡介

申宜真,她是韓國延世大學小兒精神科教授,幾十年專注研究兒童心理學;她是韓國延世大學附屬永東世蘭醫院小兒精神科專門諮詢師,擁有豐富的兒童心理問題臨床經驗;她是廣受媽媽們好評的著名兒童教育專家,給無數媽媽送去慰藉和幸福。
主要經歷:1964年出生於韓國釜山,延世大學醫學院本科畢業後留校深造,連續獲得碩士、博士學位。1996~1997年於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進修。現任延世大學醫學院小兒精神科教授,延世大學附屬永東世蘭醫院小兒精神科專業諮詢師。  

代表作: 《優秀父母決定孩子一生的對話法》 、 《好媽媽,慢慢來:亞洲超級育兒經典》 、 《不必犧牲自己也可以教出幸福的孩子》 、 《從從容容好成績:給著急的媽媽們的36條建議》 、《小學生媽媽必修的四堂課》 。

編輯推薦

該不該讓剛出生的孩子自己睡?
孩子老在公共場合哭鬧耍賴,這是怎么回事?
怎么才能讓孩子不挑食
孩子看到玩具就走不動了,不買就哭,媽媽應該怎么辦?
別家的孩子都進行早教,我家的孩子也這樣嗎?
孩子不想上幼稚園時怎么辦?
……
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這些問題你都碰到過吧?你是怎么解決的呢?“太累了,哪有時間想那么多!”“只要寶寶不哭不鬧我就心滿意足了。”“孩子還小,父母不用想太多,順其自然就好了。”不少媽媽可能會這樣想。
但你知道嗎?寶寶雖然還很小,但他們也有自己的小心事。寶寶還不會用話語表達自己的心事,當媽媽不懂得寶寶的心理而用錯方法時,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關注寶寶健康,就必須懂得寶寶的心理發育過程,理解寶寶每個行為背後的原因,用適當的方式培養優秀的寶寶。

媒體評論

了解孩子的內心 更好地愛孩子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沒有帶著說明書。作為父母,做好“讀懂孩子”這門功課並不容易,但絕對必要!嘗試著去做吧,你會不斷發現驚喜……一個擁抱、一句充滿智慧的話、一個眼神、一段獨處的時間,都有著神奇的作用,一切,皆因為你讀懂了孩子。而你手裡的這本書,正是可以給你帶來這樣的智慧——與孩子做心靈的互動。本書作者將自己養育兩個孩子的經驗以及在醫院坐診解答無數父母養育困擾,都寫在這一本書里了:來自鮮活育兒生活,讀起來生動而解渴;按照不同年齡分析兒童心理特點的寫作方式,讓你查閱起來非常方便。  —— 《父母必讀》 副主編 惲梅

為還不會表達的孩子說出心裡話

1歲的孩子晚上一個勁兒地哭,媽媽只要餵奶就能解決問題嗎?2歲的孩子偏食得厲害,是因為他天生嘴刁嗎?3~4歲的孩子會耍賴和撒謊了,把這個“混世魔王”送到哪個幼稚園好呢?5~6歲的孩子竟然會自慰,怎么和他解釋這個難以啟齒的問題呢?要解決這些問題,就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心,因為每個孩子從出生起,就是一個有著獨立思維能力的完整個體。這本幼兒心理百科為孩子說出心裡話,為辛苦撫養孩子的媽媽送去慰藉和歡樂。  
——新浪親子中心主編 艾櫻

讀者評論

★很值得爸爸和媽媽一起閱讀的一本書,小孩子心理方面真不能忽視,不要因為他小,其實他們真的有他們的想法。我們也應該尊重他們的想法。

★買了n本育兒的,n本教育的
這其中也就覺得鄭玉巧的比較實用(但有些地方有點和時代脫節了)
西方的那些太遙不可及,懺悔自己不是個前衛的媽媽:(
孫瑞雪的不錯,但是不敢百分百的嘗試,還在自己學習中
就這本申宜真的,倒是又時新,又讓我敢放手去學了帶孩子。
因為她說話的方式很親切很溫柔,讓你覺得這些問題是很苦惱,但是沒什麼大不了的,一定能解決——解決不了的,孩子長大了就好了。
那帶孩子不就是這樣么。
作者很認真,書也很認真。特意上來表揚下。

★沒有想到會有這么厚,呵呵。拿到手的時候感覺一點都不貴了。書很質樸,內容很全面。雖然寶寶還有3個月才會出世,這本書真的讓我懂得了很多以前根本不知道的知識。希望能夠更加有信心應對寶寶的一切。推薦給每個媽媽!

★這本書挺不錯的,以前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帶孩子,很多時候根本就不了解孩子的心理,這本書讓我更加了解孩子,更好的孩子交流。對孩子的成長也更有信心了。

★建議準媽媽備下這本書,就我而言買完了,從寶寶一出生大人的一些習慣,就應該慢慢培養,而不是像我一遇到問題了,才發現自己真的不了解寶寶。

目錄

0~6歲孩子母親最關心的30個問題
1.讓孩子自己睡更好嗎?
2.孩子的性格可以改變嗎?
3.孩子是在自殘嗎?
4.孩子行動遲緩和情緒發育有關嗎?
5.不讓看電視就哭,怎么辦?
6.為什麼孩子不願去幼稚園
7.為什麼孩子對什麼都不感興趣?
8.孩子又哭又鬧的時候怎么辦?
9.孩子不認生好嗎?
10.孩子為什麼喜歡奶奶勝過媽媽?
11.孩子有自慰行為時應怎么應對?
12.如何關懷生病的孩子?
13.孩子問題多多,是否需要去看小兒精神科醫生?
14.什麼時候開始教孩子識字比較合適?
15.如何幫助行動散漫、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
16.比同齡孩子說話晚是大問題嗎?
17.如何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
18.孩子為什麼那么固執任性呢?
19.如何鼓勵特別軟弱和膽小的孩子?
20.小哥倆總打架,怎么辦?
21.為什麼孩子不和群,總喜歡一個人玩?
22.孩子總是說謊怎么辦?
23.挨打的孩子才聽話嗎?
24.怎樣和無視父母的孩子溝通?
25.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26.爸爸太忙了,沒時間和孩子玩,怎么辦?
27.父母的育兒觀念大相逕庭時如何處理?
28.媽媽憂鬱的話,孩子會不會出問題?
29.教訓孩子的正確方法是什麼?
30.離婚後怎樣撫養孩子呢?

文摘

Q1讓孩子自己睡更好嗎?(1)現在,人們有了孩子後,肯定都會去買嬰兒床。但是,等孩子慢慢大了,嬰兒床就幾乎用不上了。看著占據房間一角的嬰兒床沾滿灰塵,很多母親都會後悔地抱怨:“當初買它乾什麼呢?”
在國外,嬰兒床是產婦必備的育兒用品之一。從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開始培養孩子獨自睡覺的習慣,這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我的一個朋友在留學法國的時候與法國人結了婚。在生了第一個孩子以後,在孩子睡覺這個問題上,夫妻倆出現過很多分歧。丈夫和婆婆自然是希望孩子自己睡,即便孩子突然哭醒,也不會馬上把孩子抱起來,而是等他哭得差不多了再去哄。因為我朋友身邊沒別人可以交流,所以她也只能按丈夫和婆婆的意見去做。可她後來告訴我:“剛開始讓寶寶自己睡的時候真是很擔心,可慢慢也就適應了。寶寶自己在小床上睡,不會被大人吵醒;而且哭了不用抱,變得一點兒也不纏人。”
西方的研究結果表明,幼兒和母親一起睡,反而會導致幼兒睡眠質量下降。那么,是不是從一開始就讓孩子自己睡更好呢?
沒有好與不好,只是文化的差異:孩子不同的睡眠習慣體現出文化背景的差異。在重視“自我”的西方,“個人意識”代表的個人比“我們”代表的集體更受重視,因此不提倡母親為孩子無條件地奉獻。對西方人來說,夫妻間的性生活、母親自己的生活品質都是和育兒同等重要的事情。由於西方人普遍認為,按自己的方式生活是最基本的人生目標,所以,父母優先考慮的是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立意識;而在東方,特別是亞洲國家,雖然也強調“自我”,但更重視“我們”所包含的價值,普遍認為作為個體的“我”和集體中的“我”應該是共存的。比如在韓國,韓國人習慣不說“我的媽媽”,而是“我們的媽媽”;既說“我的愛人”,也會說“我們的愛人”。
在“我們文化”根深蒂固的韓國,為了育兒,夫妻在孩子2歲前完全放棄性生活的例子比比皆是,可誰都不會認為這樣的夫妻就彼此不相愛了。母子情勝過夫妻間的性生活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這裡並不是說哪種文化好哪種文化不好,而是表示我們應該更多地從文化差異的角度去看待這類現象。
讓孩子自己睡時最重要的兩點:無法判斷東西方兩種育兒方式中哪種方式更好的另一個理由是,孩子各有各的特點,睡眠情況也不盡相同,最適合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越讓他自己睡他越哭、越需要哄,讓媽媽感到很累;而有的孩子很習慣自己睡,媽媽因此感到很輕鬆,反而覺得孩子更可愛了。所以,睡眠方式其實是由孩子的個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