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圖內經講稿》

《王洪圖內經講稿》

《王洪圖內經講稿》突出了對《內經》有關醫理部分的講解與詮釋,在“理論闡釋”項下,採用條分縷析的方法,指出某理論中所包函的若干要素;並聯繫已經學過的相關知識,由此及彼地相互印證。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頁碼:487 頁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117093870/9787117093873
·條形碼:9787117093873
·包裝版本:1
·裝幀:平裝
·叢書名:中醫名家名師講稿叢書

內容簡介

《王洪圖內經講稿》使學生在全面理解的前提下,抓住其要領,為臨床運用打下基礎;以生動而淺近的古今醫案為論據,講解“臨證指要”。

作者簡介

王洪圖,男,1937年出生於天津市薊縣。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內經教研室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內經重點學科帶頭人,兼中國中醫藥學會內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曾獲全國優秀教師、北京市先進工作者獎章。

編輯推薦

王洪圖內經講稿》其中貫穿著本人的臨證心得與體會,多數醫案理法方藥兼備,不僅可以驗證有關理論,也可以直接用於臨證實踐,有重要的意義!

文摘

第一章 《黃帝內經》的成書與流傳
第1講 
第一節 《黃帝內經》課的性質與學習方法
本人是北京中醫藥大學的教師王洪圖,有幸和大家一起來學習《黃帝內經》這門課程。我想先介紹一下這門課程的有關情況。《黃帝內經》是中醫學的經典著作,其內容博大精深,所以學習起來可以分成不同的層次。我今天和各位講的大致是大學本科生的層次,準備講80學時。我們這次課所使用的教材,是21世紀課程教材《內經講義》,是由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這個教材設計的時數是從80到100學時之間,所適用的對象是大學五年制的本科生和本碩連讀七年制學生,也就是所說的五七共用。我講課的時候基本按照這個教材的順序。
  《黃帝內經》的課程性質,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曾經有過規定,當然是在專家們論證基礎上,得出的結論,是本科生的後期提高課。所謂後期,是在大學教育整個課程系列當中,排在相對靠後的階段。那么也就是說在學過一些基礎,普通基礎課,專業基礎課,甚至於學了某些臨床課的時候,才開的課程。提高,也就是在理論方面提高、臨床方面提高,還有在學生的知識面方面,甚至於學習方法方面的提高,所以我想提高應該包括那樣幾方面。因此這門課的性質是後期提高課。據我所知現在中醫的研究生,絕大多數的專業也要學《黃帝內經》課,有一些中醫專業的博士生還要上《黃帝內經》課。為什麼在中醫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要學《黃帝內經》課呢?就是說《黃帝內經》這部書,在中醫學,在整箇中醫教育當中,它所處的地位問題。我想給各位作一個初步的介紹。
  《黃帝內經》簡稱叫《內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經典著作,它是中醫學理論與防治疾病技術的淵源。《黃帝內經》這部書它包含《素問》和《靈樞》兩個部分。也就是這部書是由兩部組成的,一部叫做《黃帝內經素問》,一部叫《黃帝內經靈樞》,每一部各包含有81篇文章,因此《黃帝內經》這本書共由162篇文章組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