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和若干個人》

《狗和若干個人》是一篇散文,本書語言生動形象,內容讓人激情澎湃、神采飛揚,忍不住有身臨其境感覺的小說。

文章

小小說的“紙上行走”,我們通常強調的是速度。迅速滲入,直接抵達事件的核心。
在小小說的出發點上所需要的精力投入,在我看來,就像一支探險隊在出發前的準備,稍有紕漏,就有可能導致整個行動的失敗。
古人得出的一個結論:“慎終如始,則無敗事。”說的是“慎終”,更是“慎始”。一慎到底,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馬爾克斯與他的好友門薩在交談中說過,小說的“第一句話有可能成為全書的基礎,在某種意義上決定著全書的風格和結構,甚至它的長短。”
從這短短的一句話中,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馬爾克斯是一個文體家。(在作家隊伍當中,真正的文體家並不多見。)他的長篇小說《百年孤獨》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經典開頭:“許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將會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這個獨具匠心的開頭在時間的把握上,包含了過去和未來,也包含了現在(作者的敘述點),為下文的自由伸展開拓了足夠的空間。同樣值得稱道的,還有卡夫卡《變形記》的開頭:“格里高立·莎姆沙有一天早晨從混亂的夢境裡醒來,發現自己在床上變成了一隻巨大的甲蟲。”一個人怎么會突然變成一隻甲蟲?也許每一個讀者都會在心中發出這樣的疑問。這個疑問很有可能成為我們閱讀的動力。與此同時,這個開頭也在暗示讀者,這不是一篇現實主義的作品。
當然,小說的開頭並不僅僅是時間和空間的表現,還有敘述方式、藝術氛圍和哲學意向等等,都要在一瞬間構建出它們的基本框架。小說的開頭,是考察作家藝術功力的試金石。
所以,我們必須謹慎對待小說的開頭。
而小小說的開頭,更是要慎之又慎。
在我個人的創作中,最消耗精力的地方,就是作品的開頭。有時候需要消磨幾天甚至十幾天的時間才能找到一個比較恰當的開頭。開頭決定了作品的走向,幾乎可以說是一篇作品是否成功的關鍵所在。
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蘆芙葒的名作《一隻鳥》的開頭。“每天清晨走進公園時,他總要在那位盲眼老頭面前徘徊好久好久。”這句話是一個暗示,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了。到第一自然段結束的一句:“他的心就像發生了強烈的地震一般,令他不安。”暗示在繼續,而且越發強烈,的確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了!
蘆芙葒另一篇小小說《三叔》的開頭,也是運用了暗示的手法:“這個冬天,三叔的心情特別好。他像一尾青魚在村子裡游來游去。他豁著一顆門牙,笑出來就更顯出十二分的得意。”
這樣的開頭能夠在一剎那間勾起讀者的好奇心。勾起讀者的好奇心,對於作者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千萬不可漠然視之。所以有人再三強調,小說應該“從命運敲門的地方開始”。
蘆芙葒是一個頗有心機的小小說作家,他在很多作品的出發點上,就一覽無遺地展示了自己的寫作才華。這在小小說作家隊伍當中,同樣並不多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