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人李銅鐘的故事》

《犯人李銅鐘的故事》作者張一弓,1935年生於河南開封。小說講述了李銅鐘是實事求是的模範。出於一個共產黨員的黨性,他一貫抵制左傾路線和浮誇風,反對在大躍進中搞“化妝勞動”的虛假行為;他堅持說實話,辦實事,寧願“騎烏龜”,被批判為“右傾”,也要如實上報糧食產量。李銅鐘又是捨身忘己、為民請命的悲劇英雄。

基本信息

簡介

《犯人李銅鐘的故事》《犯人李銅鐘的故事》

李銅鐘是實事求是的模範。出於一個共產黨員的黨性,他一貫抵制左傾路線和浮誇風,反對在大躍進中搞“化妝勞動”的虛假行為;他堅持說實話,辦實事,寧願“騎烏龜”,被批判為“右傾”,也要如實上報糧食產量。李銅鐘又是捨身忘己、為民請命的悲劇英雄。在謊禍釀成的大饑荒威脅李家寨鄉親生命的嚴重時刻,他置個人生死榮辱於度外,以生命為抵押,向國庫“借糧”來拯救人民,自己卻倒在了被顛倒的歷史車輪下。在人民民眾生死存亡的嚴峻現實下,“法紀”與黨性的尖銳衝突,使李銅鐘的性格、意志和胸懷在借糧、被捕、受審、犧牲的過程中得到了充分表現,一個為拯救民眾以身試法的悲劇英雄形象躍然紙上。李銅鐘的英雄性格與悲劇命運,深刻地揭示了大饑荒災難的歷史成因,提出了反思歷史、糾正左傾路線謬誤的重要課題。
作品感情色彩鮮明、強烈,語言風格質樸、剛勁,富有陽剛之美。語言表現也與刻劃的悲劇英雄,反映的悲壯畫面相吻合。塑造英雄的盪氣迴腸,針貶現實的鋒利無情,揭示歷史的沉重嚴峻,造成了敘述語調時而熱烈又冷峻、時而幽默又辛酸的特色,更強地凸現出作品悲壯的美感。
小說情節跌宕曲折,故事衝突尖銳激烈,開頭如大潮陡起,一下子攫取人心;中間波濤起伏,令人心潮難平;結尾象潛流激盪,任人回味、思索。

作者簡介

張一弓,1935年生於開封,祖籍河南新野。曾長期從事新聞工作。1956年開始發表小說。新時期以來,他的《犯人李銅鐘的故事》、《張鐵匠的羅曼史》、《克妞兒和她的小嘎斯》獲全國一、二、三屆優秀中篇小說獎,《黑娃照相》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流淚的紅蠟燭》、《趙钁頭的遺囑》等八部小說被改編為電影、電視。部分作品被譯為俄文、英文、日文,由前蘇聯、日本出版界出版。原任河南省作家協會主席,現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河南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

評價

《犯人李銅鐘的故事》是張一弓走向新時期文壇的第一篇力作,也是反思文學創作思潮中的扛鼎之作。作者以直面人生的膽識,對饑饉年代的歷史進行重新認識和思考,表現了謊禍造成大饑荒的真實慘象。作品揭示出一個深刻的主題:不僅戰勝敵人,而且戰勝自己的謬誤也要付出血的代價,我們應以較少的代價換取較多的智慧,使我們的黨成為真正為人民服務的黨。題材與主題的尖銳性,反思歷史的力度與深度,觸及社會問題的大膽與超前,使這篇衝破禁區的作品在當時文壇與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對悲劇英雄李銅鐘形象的成功刻劃,是這篇小說思想藝術價值和作者審美理想的主要體現。作為當代文學人物畫廊中的一個獨特的藝術形象,李銅鐘不同於以往文學作品慣常歌頌的、與社會主導觀念相一致的正面人物,他是一個紐結在歷史謬誤中,為當時社會現實所不容,一度被歷史“遺忘”了的真正的英雄。鐵骨錚錚的共產黨員與特定歷史背景下的特殊的“犯人”,這奇異的人生反差使他成為一個普羅米修斯式的聖者和殉道者。作品用現實主義手法刻劃這一形象的時候,緊緊圍繞“借糧”這一中心情節,既寫出他在浮誇風盛行的年代裡一貫求實的立場,也寫出他在危難時刻衝鋒陷陣的姿態,從而歷史地揭示出人物思想性格的發展過程。

人物形象

中篇小說《犯人李銅鐘的故事》是張一弓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引導下,對歷史重新認識和思考的產物,也是他的成名作。作品通過李家寨大隊黨支部書記李銅鐘開倉借糧,成為“搶劫國家糧食倉庫的首犯”這一事件的前前後後,再現了“左”傾錯誤所造成的1960 年春荒,和這場春荒給黨和人民帶來的重大災難。成功地塑造了共產黨員李銅鐘這一英雄形象。他不僅僅是戰場上的英雄,而且也是特殊歷史環境所造就的特殊英雄。

作品描寫了,他怎樣頂著“浮誇風”,他看不慣“帶頭書記”的虛誇作風,他囑咐李家寨的幹部:“李家寨都是種地戶,不是戲班子,咱不要他那花架子、木頭刀。”當李家寨最終也沒能逃出這場劫難時,他拖著一條跛腿一次又一次去公社要糧食。“帶頭書記”怕向縣裡要糧食,被戴右傾帽子,李銅鐘沉聲說道:“只要反右傾能反出糧食,反出吃的,這右傾帽子,我戴一萬年。”當李家寨的490 多口人面臨著被餓死的局面時,他迫於無奈,只得開倉借糧。他對老戰友、糧站主任朱老慶說:“我要的不是糧食,那是黨疼愛人民的心胸,是黨跟咱魚水難分的深情,是黨老老實實,不吹不騙的傳統…”他把黨性、黨的傳統、黨和人民的聯繫看得高於一切,重於一切。

當縣公安局來抓他時,他竟是“平靜甚至是友好地自投法網了”,“眯細著的眼縫裡,閃動著鎮靜、和善的目光“.他被帶走的最後一句話是告訴大隊會計:”記住給雙喜哥說,種子得留夠“那么坦然、堅定、勇敢。在審訊李銅鐘時,他的第一句供詞是”田政委,救救農民吧!“第二句供詞也是最後一句:”政委,快去臥龍坡車站,快,快“他首先想到的還是幾個村子就要外出討飯的村民。至此,作者用他沉痛和飽蘸感情的筆,把作為黨員的李銅鐘和作為犯人的李銅鐘刻畫的生動感人,栩栩如生。 揭示了我們時代的悲劇

藝術性

作品在藝術上,人物刻畫多採用對比手法,靠吹牛、撒謊起家的”帶頭書記“楊文秀;被反右傾反怕了,不得不做違心事的劉石頭;正直、幽默,以吹牛報復吹牛,最後又以吹牛報復了自己大隊的張雙喜;他們各自的性格,都和李銅鐘大公無私、實事求是的性格形成鮮明的對比。

從而也完成了真善美與假惡醜在不同人物性格中的表現。作品中朱老慶的形象,雖著墨不多,也達到了感人的效果。作品在藝術構思上,打破時空順序,設定懸念巧合,安排錯落有致的情節。作品以地委書記田振山要去參加李銅鐘的平反大會開始,追述了”那個發生在19 年前的奇異故事“.在敘事過程中,經常轉換時空,現實與歷史、回憶與思考錯綜有致地交織起來,展現了那一幕令人痛心,更引人深思的悲劇,並深刻地揭示出了造成悲劇的歷史原因。作品的語言也獨具一格,敘述語言帶有歐化色和通訊報導的味道,多用長句和倒裝句,使作品洋溢真實、感人、迴腸盪氣的語言魅力。人物語言多用洋溢著河南鄉土氣息的方言土語,也有農民式的樸實、幽默、誇張的語言。該作品曾獲“1977~1980 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