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條辨》

《濕熱條辨》

《濕熱條辨》,又名《濕熱病篇》,相傳為清代著名醫學家薛生白所撰,是我國中醫典籍中比較系統和完整論述外感濕熱病辨證治療的一部名著。

基本信息

概述

溫病著作。一卷。清·薛雪撰,撰年不詳。此書專論濕熱病證,共35條。每條均有薛氏自注。重點辨析濕熱受病的原委,各種臨床表現及治療,指出濕熱多由陽明、太陰兩經表里相傳。以其分析透徹辨證精微,故其立論明確治法得體,每為後世所宗。嗣後章虛谷曾加注釋。王孟英根據本書內容曾予補訂,並另加按語,輯入《溫熱經緯》卷四,名為《濕熱病篇》。現存石印本等。

內容介紹

圖書封面圖書封面

濕熱條辨》 以濕溫、暑濕等夏秋季節常見的濕熱病證為主要內容,並包括痢疾和暑月寒濕等濕熱類病證,而不限於一種單獨的疾病。從臨床實踐來看,其內容實際上包括了現代醫學上的乙腦傷寒和副傷寒、沙門氏菌屬感染、中暑痢疾急性胃腸炎等多種急性熱病。

這類疾病,從中醫病因學上來說,均系感受濕熱病邪所致,並且具有濕熱蘊蒸的病理變化和臨床表現,所以均稱為濕熱病,屬於中醫外感熱病的範疇。對於這類疾病的病因證治,雖然早在《內經》和《難經》中已有初步論述,從張仲景、王叔和、朱丹溪、李東垣以至吳又可、喻嘉言等歷代醫家的著述中,也有一定的論述,但是還不夠完整和系統,也不能形成濕熱證的專門論著。

直到《濕熱條辨》的問世,才改變了這種狀況,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該書對我國中醫學關於濕熱類外感熱病的理論認識和臨證治療起到了奠基作用,成為濕熱病辨證治療發展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至今仍具有很高的套用價值和研究價值。

作者簡介

歷代名醫:薛雪

薛雪薛雪

薛雪(1681-1770年),清代醫學家。字生白,號一瓢,又號掃葉山人、磨劍山人。系江蘇吳縣人。薛氏聰穎過人,博學多才。因母病而鑽研醫學,博覽群書,精於醫術。以擅長治療濕熱病而聞名。與葉桂、吳瑭、王士雄合稱為溫病四大家。

濕熱病是外感熱病中的—大類型,是由於既感受濕邪,又感受暑熱之邪,則成濕溫。也有由於濕邪久伏而化熱,成為濕熱之邪交織,而為濕溫者。這種病的發生,與季節有很密切的關係。在長夏初秋之際,氣候溽暑,既熱且濕,濕中生熱,人處於這樣的自然環境之中,身體虛弱者往往容易成病,而成濕溫。濕溫為病,既有濕邪,又有熱邪。正如薛雪總結說:“夫熱為天之氣,濕為地之氣。熱得濕而愈熾,濕得熱而愈橫。濕熱兩分,其病輕而緩;濕熱兩合,其病重而速。”

薛雪對濕熱病的研究,突出了濕邪與熱邪相合為病的特點,抓住了濕熱二邪輕重不同的要害,並結合臟腑、三焦、表里等辨證方法,使之融為一體,解決了濕熱病的證型辨析,有利於臨床套用。薛氏十分重視脾胃盛衰在濕熱病發病過程中的作用,指出脾虛濕盛是濕熱病產生的內因條件。在治療上,雖然有溫化、清瀉、清熱祛濕諸大法,同時又有補陽、益氣、養陰、生津諸法的配伍,然其用藥時時注意清熱不礙濕,祛濕不助熱,扶正不礙祛邪,祛邪當注意扶正等方面。治療不拘泥於固定成方,體現了濕熱病治療的特點,成為後世治療濕熱病的規矩,影響極其深遠。

薛雪不僅以醫聞名,且風流倜儻,所交皆文壇名流,如沈歸愚、袁子才輩,詩酒流連,一時傳為佳話。其著作甚豐,代表醫著為《濕熱條辨》,分35條辨析濕熱病的原因,各種臨床表現、變化、特點及診治法則。

濕熱病

濕熱病是外感熱病中的—大類型,是由於既感受濕邪,又感受暑熱之邪,則成濕溫。也有由於濕邪久留伏而化熱,成為濕熱之邪交織,而為濕溫者。這種病的發生,與季節有很密切的關係。在長夏初秋之際,氣候溽暑,既熱且濕,濕中生熱,人處於這樣的自然環境之中,身體虛弱者往往容易成病,而成濕溫。濕溫為病,既有濕邪,又有熱邪。濕性黏滯,熱性炎熾。二者相合,邪熱由於濕邪的粘滯而難以消除,濕邪則由熱邪的馳張而瀰漫上下,致使病情十分嚴重。正如薛雪總結說:“夫熱為天之氣,濕為地之氣。熱得濕而愈熾,濕得熱而愈橫。濕熱兩分,其病輕而緩;濕熱兩合,其病重而速。”

濕熱病邪的侵犯途徑和侵犯部位,不同於其他外感病。薛氏將濕熱病的侵犯途徑歸納為三個方面。一者,有少數病人邪氣是從皮毛侵入。薛氏這—看法,不同於吳又可、葉天士的溫邪上受的觀點,只強調溫邪從口鼻而入。二者,大多數患者,邪氣是從口鼻而入。這一點又同於溫病學家的觀點,但又有所不同。蓋溫病則邪從口鼻而入,傷於心肺。而濕熱病邪雖然也從口鼻而入,但所傷臟腑則主要在脾與胃。因為脾土屬太陰,主濕而惡濕,濕邪最易傷脾。陽明胃為陽土之髒,水谷之海,主燥而惡燥,易於化火。因此,病變多在於此。其三,邪氣從上而受,既不在脾,又不在胃,而是侵犯膜原。薛氏十分重視脾胃盛衰在濕熱病發病過程中的作用,指出脾虛濕盛是濕熱病產生的內因條件。

學術價值

首先,薛氏指出了濕熱病邪與其他外感病之區別:

1、侵犯途徑不同。傷寒乃從皮毛而入,溫病則從口鼻而入,而濕熱病邪從皮毛而入者占十之一二,從口鼻而入者十居八九。
2、侵犯部位不同。傷寒之病首犯太陽,溫邪上受首先犯肺,而濕熱多為太陰陽明受病。
3、傳變規律不同。傷寒循六經傳變,溫病典型者循衛氣營血傳變,非典型者則“逆傳心包”,而濕熱病屬陽明太陰經者居多,中氣實者則病陽明,中氣虛者則病太陰。病在二經之表者多兼少陽三焦,病在二經之時者多在少陽厥陰。

其次,薛氏對於濕熱病的辨證治療有其獨特的見解,他根據病邪屬表屬里、濕重熱重,在上在下以及寒化熱化諸方面因素,歸納為濕熱本證、濕熱表證、濕邪偏重於里、濕熱並重於里、熱邪偏盛於里、濕熱充斥三焦、濕熱陰傷及濕熱陽虛等證型 ,從病機到病證,從治法到方藥條分縷析,使複雜膠滯難以著手的濕溫病的診治有了成法。

《濕熱論篇》與《溫熱論》堪稱為溫病學說之姐妹篇。溫病學自明末吳又可《瘟疫論》開創了溫病理論之先河,繼之清初葉天士的《溫熱論》和薛生白的《濕熱論》的問世,由此形成的吳門醫派使中醫治療感染性疾病在方法學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並在三百多年內一直居於國內外科技領先的地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