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簡介
《泰山功夫》由泰安市廣播電視局、青島世紀傳媒有限公司和中影集團聯合出資拍攝,是一部以泰山為題材的大型古裝武打電影。故事講述了泰山石頭功傳人石小義武德雙修,以武尚武,用包容和諧,勸阻力爭泰山武功天下第一兇狠的泰山武館館主劉勇的故事。這是一部弘揚泰山精神的主鏇律電影,闡述了中華武術強身健體,維護正義的武術宗旨。這部電影由陶明喜擔任導演,著名武打明星吳樾和有“新小天后”之稱的許還幻聯袂演出。
演職員表
導演 陶明喜編劇 卓忠信
演員 許還幻、吳樾、魏玉海、趙子嵐、劉永
製作人 賀志寶
剪輯 馬智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民國初年的東嶽泰山。
泰山劉氏武館館主劉文虎每年都以重金為誘餌設擂比賽。連續幾年他都打敗了前來挑戰的武林高手。於是稱霸稱王,橫行鄉里,欺壓百姓,搶占民女。泰山石頭功傳人石小義看在眼裡,氣在心裡。
一年一度的泰山武術擂台賽如期舉行,劉文虎又連挫幾大高手後洋洋得意。這時,石小義跳上擂台與劉文虎展開了激烈地廝殺,他用祖傳的石頭功打敗了劉文虎,用真正的泰山功夫教育了不可一世的劉文虎。繼而在以後的比武中互相切磋武藝,共同提高武功,最後實現團結聯合,構建和諧武林。
泰山
泰山又稱岱山、岱宗、岱嶽、東嶽、泰岳等。名稱之多,實為全國名山之冠。泰山之稱最早見於《詩經》,“泰”意為極大、通暢、安寧。《五經通義》云:“宗,長也,言為群岳之長”。泰山突兀的立於華北大平原邊上的齊魯古國,同衡山、恆山、華山、嵩山合稱五嶽,因地處東部,故稱東嶽。泰山地處山東中部,泰山南麓,北依省會濟南,南臨“聖城”曲阜,東連“齊都”淄博,西濱黃河(北緯36°15'3",東經117°6'0")。泰山形成於太古代﹐因受來自西南和東北兩方面的擠壓力﹐褶皺隆起﹔經深度變質而形成中國最古老的地層──泰山群;後因地殼變動,被多組斷裂分割,形成塊狀山體。現每年以0.5毫米的速度繼續增高。它東臨波瀾壯闊的大海,西靠源遠流長的黃河,凌駕於齊魯大地,幾千年來一直是東方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泰山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其古建築主要為明清的風格,將建築、繪畫、雕刻、山石、林木融為一體,是東方文明偉大而莊重的象徵。幾千年來,泰山成為歷代帝王封禪祭天的神山,隨著帝王封禪,泰山被神化,因而又享有“五嶽之長”的稱號。佛道兩家,文人名人紛至沓來,給泰山與泰安留下了眾多名勝古蹟。道教稱第二小洞天﹐名其岳神為天齊王。泰山自然景觀雄偉高大,有數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觀的烘托而被稱為“五嶽之首”,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的縮影,而今又成為世界珍貴遺產。泰山風景名勝以泰山主峰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由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合而成。從祭地經帝王駐地的泰城岱廟,到封天的玉皇頂,構成長達十公里的地府——人間——天堂的一條軸線。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歷史長河,使泰山已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氣勢磅礴的泰山,知名度可與萬里長城媲美。從司馬遷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到“泰山壓頂不彎腰”……,都在不斷加深著我們對泰山的嚮往。登臨泰山,猶如攀登長城一樣,成為許多中國人的夢想。泰山雄峙于山東中部,泰安城北的人稱“五嶽之首”東嶽泰山古稱“岱山”、“岱宗”,春秋時改稱“泰山”。泰山前鄰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濟南,面積達426平方千米,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拔地而起,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譽。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泰山最引人入勝的地方就是泰山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受過皇帝封禪的名山。同時泰山也是佛、道兩教興盛之地,是歷代帝王朝拜之山。歷代帝王所到之處,建廟塑像,刻石題字,留下了眾多文物古蹟。歷代名人宗師對泰山亦仰慕備至,紛紛到此遊覽。歷代讚頌泰山的詩詞、歌賦多達一千餘首。走進泰山,就是走進歷史。從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頂,數不勝數的名勝古蹟、摩崖碑碣遍布山中。岱廟內,漢武帝植下的柏樹翠影婆娑;紅門宮前,孔子“登泰山小天下”的感慨,餘音繚繞;回馬山上,唐玄宗勒馬而回的怯懦,神態尤現;雲步橋畔,秦始皇敕封的五大夫松,瘦骨昂藏;十八盤道,李白、杜甫歷代文人“笑拍紅崖詠新作”,墨意未盡,豪風猶在;碧霞祠里,隆重的封禪儀式綽綽伊始。此外還有岱廟、普照寺、王母池、經石峪、碧霞祠、日觀峰、南天門、玉皇頂等主要名勝古蹟。
泰山兼具古、麗、幽、妙,摩崖碑碣數不勝數,廟宇觀堂滿山遍布,山勢壯麗,自然景觀巍峨、雄奇、沉渾、峻秀。全山有古建築群20多處,歷史文化遺蹟2000多處,歷代文人雅士吟詠題刻和碑記無數。泰山的自然風光更是泰山引人之處,泰山高峰峻拔,雄偉多姿,既是“天然山嶽公園”,又是“東方歷史文化縮影”。泰山山谷幽深,松柏漫山,著名風景名勝有天柱峰、日觀峰、百丈崖、仙人橋、五大夫松、望人松、龍潭飛瀑、雲橋飛瀑、三潭飛瀑等。全山分麓、幽、妙、奧、曠五區。麓區山水相映,古剎幽深,位於泰山南麓中路與西路之間的環山路線;幽區綠蔭環繞,一步一景,令人目不暇接,位於岱廟沿中路至南天門之間;妙區雖地勢平坦,然別有洞天,景色格外宜人,位於過南天門經天街至絕頂之間;奧區林木蒼鬱,花草茂盛,位於泰山之陰為後石塢;曠區坦途綠蔭,溪深谷幽,位於大眾橋過黑龍潭沿西溪橋至中天門。
游泰山的最佳時間為每年的3月到11月。游泰山要看四個奇觀:泰山日出、雲海玉盤、晚霞夕照、黃河金帶。
泰山日出是泰山最壯觀的奇景之一,當黎明時分,遊人站在岱頂舉目遠眺東方,一線晨曦由灰暗變成淡黃,又由淡黃變成橘紅。而天空的雲朵,紅紫交輝,瞬息萬變,漫天彩霞與地平線上的茫茫雲海融為一體,猶如巨幅油畫從天而降。浮光耀金的海面上,日輪掀開了雲幕,撩開了霞帳,披著五彩霓裳,象一個飄蕩的宮燈,冉冉升起在天際,須臾間,金光四射,群峰盡染,好一派壯觀而神奇的海上日出。
雲海玉盤----泰山雲霧可謂呼風喚雨,變換無窮:時而山風呼嘯,雲霧瀰漫,如墜混沌世界;俄頃黑雲壓城,地底興雷,讓人魂魄震動,遊人遇此,無須失望,因為你將要見到雲海玉盤的奇景:有時白雲滾滾,如浪似雪;有時烏雲翻騰,形同翻江倒海;有時白雲一片,宛如千里棉絮;有時雲朵填谷壑,又象連綿無垠的汪洋大海,而那座座峰巒恰似海中仙島。站在岱頂,俯瞰下界,可見片片白雲與滾滾烏雲而融為一體,匯成滔滔奔流的“大海”,妙趣橫生,又令人心朝起伏。
晚霞夕照----當夕陽西下的時候,若漫步泰山極頂,又適逢陰雨剛過,天高氣爽,仰望西天,朵朵殘雲如峰似巒,一道道金光穿雲破霧,直瀉人間。在夕陽在映照下,雲峰之上均鑲嵌著一層金燦爛的亮邊,時而閃爍著奇珍異寶殿的光輝。那五顏六色的雲朵,巧奪天工,奇異莫測,如果雲海在此時出現,滿天的霞光則全部映照在“大海”中,那壯麗的景色、大自然生動的情趣,就更加令人陶醉了。
黃河金帶----新霽無塵、夕陽西下時,舉目遠眺,在泰山的西北邊,層層峰巒的盡頭,還可看到黃河似一條金色的飄帶閃閃發光;或是河水反射到天空、造成蜃景,均叫“黃河金帶”。它波光鱗鱗,銀光閃爍,黃白相間,如同金銀鋪就,從西南至東北,一直伸向天地交界處。清代詩人袁枚在《登泰山詩》中對黃河金帶描寫生動而傳神:“一條黃水似衣帶,穿破世間通銀河”。
晚霞夕照與黃河金帶的神奇景色,與季節和氣候有著很大的關係。為了能使登泰山者充分領略和享受這一奇觀美景,就必須選擇恰當的旅遊時機。應該說秋季最好,因為這時風和日麗,天高雲淡;其次是大雨之後,殘雲縈繞,天晴氣朗,塵埃絕少,山清水秀。你盡可放目四野,飽覽“江山如此多嬌”的秀容美貌。
登泰山的路線:上泰山的路有四條,東路是登山盤路從紅門起步至玉皇頂石階6566級,沿途多廟宇、多碑刻、多古樹名木,歷史傳說,是泰山旅遊的精華所在,也是最能體現泰山的雄偉與博大。走完全程需四個小時。西路是遊覽公路,從天外村乘車上山,一個小時到中天門,與車路匯合,從中天門即可乘坐遊覽索道,也可徒步攀登十八盤至岱頂。桃花嶼是泰山西大門,從泰安城乘車西北去至界首進山至桃花源,從桃花源乘索道亦可到達岱頂。天燭峰步游路為泰山東大門,從泰安城乘車至艾窪,上達天燭勝境坊進山。徒步攀登至後石塢,乘後石塢索道達與岱頂,一般需5個小時。
到泰山遊覽,要儘量避免乘旅遊車上下、乘索道往返,這樣的行程安排索然無味。如果時間、體力允許,最好要爬一爬中天門至南天門一段,感受泰山的不同凡響。登山要注意的事項:1、山上晝夜溫差大,若在山上住宿,儘管有大衣可租,但自己最好多備一件衣服。2、上山宜穿旅遊鞋、平跟布鞋,不要穿高跟鞋。3、徒步登山要腳踏實地,速度不要太急,照相尤其注意腳下,所謂“看景不走路,走路不看景”。
泰山有名的土特產品有泰山靈芝、泰山何首烏、泰山板栗、泰山核桃、燕子石製品、泰山赤磷魚、肥城桃你在遊覽的間隙,別忘了品嘗一下這些特產呵,那樣,會有一種別樣的滋味永存心頭。
泰山具有極其美麗壯觀的自然風景,其主要特點為雄、奇、險、秀、幽、奧等。泰山巍峨,雄奇,沉渾,峻秀的自然景觀常令世人慨嘆,更有數不清的名勝古蹟,摩崖碑碣,使泰山成了世界少有的歷史文化遊覽勝地。泰山景區分麓、幽、妙、奧、曠五區,其中麓區山水相映,古剎幽深,位於泰山南麓中路與西路之間的環山路線;幽區綠蔭環繞,一步一景,令人目不暇接,位於岱廟沿中路至南天門之間;過南天門經天街至絕頂一段,雖地勢平坦,然別有洞天,景色格外宜人,此段被稱為妙區;泰山之陰為後石塢,此處林木蒼鬱,花草茂盛,素有奧區之譽;曠區位於大眾橋過黑龍潭沿西溪橋至中天門,這裡坦途綠蔭,溪深谷幽。於是就有了"登泰山而小天下"和"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了。
泰山的名勝古蹟眾多,主要的景點有岱廟、普照寺、王母池、關帝廟、紅門宮、斗母宮、經石峪、五松亭、碧霞祠、仙人橋、日觀峰、南天門、玉皇頂等,其中旭日東升、晚霞夕照、黃河金帶、雲海玉盤被譽為岱頂四大奇觀。
泰山氣候,四季分明,各具特色。夏季涼爽,最熱的七月平均氣溫僅17℃,即使酷暑盛夏登山,在青松翠柏掩映下,亦感陰涼舒適,到山頂時,還需攜帶寒衣。夏天雖是泰山的多雨季節,不過若能趕上夏季的雨過天晴,就可在山頂上領略到山上紅霞朵朵,腳下雲海碧波的壯麗景色。春秋兩季較溫和,平均氣溫10℃,但春季風沙較大。秋天則風雨較少,晴天較多,秋高氣爽,萬里無雲,為登山觀日出的黃金季節。冬季雖天氣偏冷,但可看到日出的機會較多。
最佳旅遊時間:游泰山,4月~11月為佳,觀日出則以秋季為最佳。岱頂夕照比之日出更吸引人,據說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看見黃河。冬天要待下雪時,景色才出奇。雨天不要輕易放棄登山,此刻山上常會遇到雲海奇觀,若遇上日出雲海就更幸運。黃金周期間泰山人太多,不過泰山上的纜車和盤山公路的管理工作確實做的很不錯。
功夫
中國功夫(武術),不僅僅是搏擊術,更不是單純的拳腳運動。它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民族傳統文化的體現,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武文化”。它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中和養氣之說,同時又融合了道家的守靜致柔,釋家的禪定參悟,從而構成了一個博大精深的武學體系。
中國功夫講究剛柔並濟,內外兼修,既有剛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內涵,蘊含著先哲們對生命和宇宙的參悟。中國功夫的神秘面紗:七大拳系,詭秘的暗器,武學的種種境界,獨特的武林江湖,中國人獨有的武俠情結以及所衍生的武俠文化。武術是以技擊為主要內容,以套路和搏鬥為運動形式,注重內外兼修的中國傳統體育項目,是中國人民長期積累起來的一宗寶貴文化遺產。
武術緣起於中國遠古祖先的生產勞動。人們在狩豬的生產活動中,逐漸積累了劈、砍、刺的技能,這些原始形態的攻防技能就是武術技術形成的基礎。
武術萌芽於原始社會時期。氏族公社時代,經常發生部落戰爭,因此在戰場上搏鬥的經驗促進了武術的萌芽。
武術成形於奴隸社會時期。夏朝建立後,經過連綿不斷的戰火,武術為了適應實戰的需要進一步向實用化、規範化發展。商周時期,產生了太極學說,從此奠定了中國武術的體系。
武術發展於封建社會時期。秦漢時,盛行角力、擊劍,還有“刀舞”、“力舞”等。唐朝時開始實行武舉制,對武術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宋元時期,以民間結社的武藝組織為主體的民間練武活動蓬勃興起。明清時期則是武術的大發展時期,流派林立,拳種紛顯,形成了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拳等主要的拳種體系。
到了近代,武術逐步成為中國近代體育的有機組成部分。1927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國術館。1936年中國武術隊赴柏林奧運會參加表演。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武術得到了蓬勃發展。1999年,國際武聯被吸收為國際奧委會的正式國際體育單項聯合會成員,意味著武術即將成為奧運項目,意味著“把武術推向世界”的雄偉目標的進一步實現!
功夫作用:
第一,提高素質,健體防身。
第二,鍛鍊意志,培養品德。
第三,競技觀賞,豐富生活。
第四,交流技藝,增進友誼。
開機
由青島鳳凰世紀傳媒有限公司等聯合投資拍攝的大型古裝武打電影《泰山功夫》已在山東省泰安市開拍。
多年前的一部《少林寺》令少林功夫為大家所熟識。而正在拍攝的《泰山功夫》將會把泰山武術不為人知的石頭硬功展現在觀眾面前。除了極具視覺衝擊的武打場面外,影片更深度地展現了泰山文化的精髓。
本片由曾拍攝過《七劍下天山》、《母親的眼睛》等優秀影視片的青壯派導演陶明喜執導。主要演員有武打明星吳越、魏玉海、王飛鴻,影視明星許還幻、趙蓓。香港演員鄭佩佩出演片中重要角色。
幕後花絮
在大型功夫電影《泰山功夫》中,有“新小天后”之稱的許還幻變身能文能武的女一號林心怡,攜手功夫明星吳樾,共同譜寫“泰山情緣”。
吳樾與趙文卓、吳京並稱的中國內地三大武星,6歲習武,16歲被寧夏體工大隊特招為專業武術運動員,17歲以優異比賽成績獲得了國家體委頒發的“武英級”(國家健將級)運動員稱號。1997年,從小喜歡電影的吳樾以專業課第一的成績考進中戲表演系,而他的演藝生涯不可避免地從武俠片開始,如《霍元甲》、《少年黃飛鴻》、《刺虎》、《連城訣》等。
在電影《泰山功夫》中,吳樾飾演劇中男一號、泰山功夫傳人石小義。對所有的武打場面,吳樾親力親為,堅持真打,堅決不用替身。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是一位因為武術而與影視結緣的演員,在任何時候都會將最真實的功夫展現給觀眾。不僅如此,在拍攝現場時常能見到劇組其他演職員都在休息,只有兩個人站在空曠處“動手動腳”,而這就是吳樾和導演在設計武術動作。導演陶明喜戲稱,吳越不僅是男主角,更是武術指導。
吳樾不止一次地表示:希望用事實告訴觀眾,自己除了能打還能能演。這個想法在《泰山功夫》中得到了滿足。吳樾在戲中不光能武,更有大段的文戲與感情戲。連女一號許還幻也表示,吳樾的武功相當養眼,文戲更是了得。
電影《泰山功夫》中,一號男主角吳樾的打戲自然是少不了的,為了打得乾淨利落,精彩漂亮,吳樾精心設計了一套獨創的“石頭功”。
站在泰山的玉皇頂上,頗具大俠風範的吳樾,骨子裡透出一種捨我其誰的豪邁和瀟灑不羈地狂放。由於玉皇頂也是泰山主要觀光瀏覽處之一,所以引來很多遊客駐足觀看。不少人一下子就認出吳樾,大家高喊著吳樾的名字,為吳樾吶喊助威。有很多香港中學生,拿起隨身攜帶的相機,不停地按下快門。“好帥喔!”“好厲害!”他們的尖叫聲此起彼伏。吳樾笑說:“聽到他們的叫喊聲,我起初聽得不是很明白,因為他們的國語不太標準,後來聽得多了,大概就聽明白了一些!”禮貌有加地吳樾頻頻向影迷們揮手致謝。
當記者問這些來自香港的中學生,知道吳樾是誰嗎?他們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其實並不認識,因為在香港看到內地劇的機會並不多,但是他們第一次看到打得這么精彩的功夫明星,讓他們覺得很震撼,所以他們決定回到香港後,要成立一個“香港吳樾影迷會”,要讓更多的香港朋友知道吳樾的名字,也希望吳樾有機會能到香港發展,這樣會讓他們有更多接觸偶像的機會!
有“新小天后”之稱的許還幻繼在《水滸外傳》里出演了第一女俠扈三娘後,又受邀在功夫電影《泰山功夫》片中擔綱能文能武的女一號林心怡。
出生於湖南的許還幻,不僅有南方姑娘的柔美嬌媚,還具備湘妹子所特有的熱情和靈氣。由於有著良好的舞蹈功底,所以她也成為一些動作片的理想人選。在電影《泰山功夫》中,許還幻飾演的女一號林心怡,是一個集聰慧、武功於一身的女孩,雖出身富商人家,但她清新脫俗,不為功名利祿所惑,是個敢愛敢恨的可愛姑娘。
該片將會把泰山武術不為人知的石頭硬功展現在觀眾面前。結束《泰山功夫》的拍攝後,許還幻已趕往《兵聖》劇組,在這部由張紀中擔任製片的巨作里,許還幻飾演重要角色——孫武之妻翟芊。
這是許還幻與吳樾在電影《泰山功夫》里的照片。還幻在這部戲裡演女一號林心怡,是個富家女,聰慧有個性還會功夫。練過舞蹈的還幻演了很多古裝片,片子裡有很多打鬥場面,都是她自己親自去打的。這段時間接連拍的戲裡都是有功夫的女性。《水滸》里的第一女俠三娘,《泰山功夫》里的林心怡,《兵聖》里的翟芊,都有打戲。不知道還幻有沒有考慮過成為小楊紫瓊噢。
《泰山功夫》里的男一號是吳樾,也曾經是我們小組裡的藝人,後來,由於腿傷他離開了。沒想到在這部戲裡,小組裡的兩人在戲裡演起了一對情侶。
“乾隆爺”劉永,早年在李翰祥導演的乾隆系列電影中,因身形與乾隆皇帝相近,而獲得了出演乾隆爺的機會並大獲成功。從影生涯中,劉永出演的片子大多為武打片,並因此榮膺香港金像獎影帝。在《泰山功夫》中,劉永扮演石小義的爺爺石松山,作為泰山石頭功的創始人,石松山身懷絕技而不露,而是致力於開創“和諧為德、友善為上”的武林風尚。對於這個角色,導演陶明喜表示,石松山雖然在片中不耍一刀一劍,但他卻教會孫子石小義在“無為”中掌握並運用泰山石頭功,從而開創了泰山武術的新門派,進而使泰山眾多武林高手領略了武術之精髓。從這方面講,石松山才是泰山武林真正的高手。
《泰山功夫》以代表泰山石頭功的石小義在與泰山武術擂主劉文虎的武藝比拼和較量過程中,使劉文虎理解和感悟出了武術之真諦,同時讓泰山各派武林高手演繹出了道、儒、釋三教共存共濟,和諧融匯之根本,展示出雄偉泰山吞吐風雲的氣魄,頌揚了“和諧為德”的武林風尚。
《泰山功夫》自拍攝至今一直被濃厚的武術氛圍所籠罩。影片不僅充滿雄性力量,嫵媚之氣也不可或缺,扮演著“百綠叢中一點紅”的作用。劇中女二號的扮演者趙蓓就是其中極為亮麗的“一點紅”。
青年演員趙蓓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先後出演過電視劇《美麗的中國結》、《沙場點兵》、《井岡山》、《良心無悔》等,在電視劇《大公社》中更是獨挑大樑,出演劇中女一號趙連梅,塑造了一位樸實無華的農村宣傳隊女孩形象,贏得了業內人士的廣泛好評。
在電影《泰山功夫》中,趙蓓扮演的關雲霞是一位極其樸實的農家女孩,機緣巧合與吳樾扮演的石小義相識,並成為石小義的紅顏知己。對於這個角色,趙蓓的評價是雖然戲份不重,卻是個穿針引線的關鍵人物。她的評價得到了導演陶明喜的認可。陶導說,關雲霞雖然是劇中的女二號,但對整個故事的發展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正是因為關雲霞的出現,石小義才能走出山溝,走向擂台,並最終引領了泰山武林。陶導稱,選定演員時,感覺趙蓓太漂亮不大適合關雲霞這個角色,經過化妝師的“塑造”,趙蓓的形象非常符合劇中要求,加之她的演技出色,將關雲霞身上集中體現的近代農家女性的勤勞與善良、現代女性的勇敢與豪放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展現了出色的人物魅力。可以說,趙蓓在《泰山功夫》劇組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主演簡介
吳樾
曾用名:吳越
性別:男
血型:B型
體重:74kg
身高:174cm
星座:金牛座
出生年月日:1976年4月25日
出生時辰:晨7點—8點
籍貫:中國河北
畢業學校: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97級運動
武術級別:武英級(國家健將級)
所在單位:中國國家話劇院 演員
許還幻
姓 名:許還幻
生 日:10月2日
身 高:168 cm
體 重:48 kg
籍 貫: 湖 南
學 歷: 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96級(本科)
最喜愛的水果:櫻桃
最喜愛的甜品:冰淇淋
最喜愛的顏色:藍色
最喜愛的植物:茉莉花
最喜愛的動物:狗
最喜愛的電影:《黑月高飛》
特長:唱歌、游泳、鋼琴
劉永
劉永,1952年出生於香港。十八歲從影,加入嘉禾公司為基本演員,並隨羅維任場記,曾以配角身份演出《唐山大兄》等片。1973年脫離嘉禾任自由演員,但星運平平。1976年加入邵氏公司為基本演員,至1977年主演《乾隆下江南》而走紅,成為知名小生。主要作品《精武門》、《絕不低頭》、《武松》等。他還拍了許多電視劇,代表作是《秦始皇》。
劉永最開始是出現在李小龍的電影中,但是都是做為配角,如《唐山大兄》中惡少,《猛龍過江》中的侍者,《龍爭虎鬥》中的空手道高手等,在楚原影片裡曾飾演古龍小說中四大人物中“四條眉毛”的智慧偵探——陸小鳳。
他第一部主演的電影是《七省拳王》,很幸運我看過這部電影,感覺他不太適合演武打片,在《錦衣衛》中他飾演的太監角色很成功,這個造型打扮在後來的《新龍門客棧》中被甄子丹演的曹少欽copy。劉永最成功的就是飾演乾隆,可以說是演乾隆的不二人選,他演的幾部乾隆的電影都很不錯,演的唯妙唯肖。
演出過:
1. 蝙蝠傳奇 (1978)...原隨風
2. 乾隆下揚州 (1978)
3. 蕭十一郎 (1978)...連城璧
4. 色慾殺人王 (1978)
5. 繡花大盜 (1978)...陸小鳳
6. 乾隆下江南 (1977)
7.布衣神相〔1984〕李布衣
8.人皮客棧〔1967〕龍帥
相關影評
《泰山功夫》是一部用電影形式反映泰山厚重歷史文化的嘗試,也是反映泰山武術文化的第一部電影,對於弘揚泰山精神,發展我市文化產業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泰安市廣播電視局局長袁久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