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資訊
書名:波蘭尼與胡塞爾認識論思想比較研究作 者:鄧線平
出版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
ISBN:9787802471399
開本:32
定價:26.00元
內容簡介
波蘭尼和胡塞爾,一位建構後批判哲學,一位是現象學的創始人;一位確信外部實體存在,一位將外部實體還原到內在意識。波蘭尼後批判哲學的核心理論——“個人知識”理論有現象學的來源。《波蘭尼與胡塞爾認識論思想比較研究》多角度、多層次對波蘭尼與胡塞爾的認識論思想進行比較,分別比較了兩種哲學體系、一些重要概論、他們的方法以及語言本性觀和真理觀等,在比較的基礎上進行辨析,以推進對兩者認識論思想的研究。作者簡介
鄧線平,男,1971年生,江西南昌人,華南師範大學哲學碩士,中山大學哲學博士。現為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人員,主要從事外國哲學、技術現象學及文化發展戰略研究。在中文核心期刊發表《波蘭尼的語言本性觀闡釋》《消費促進技術進步的成因與途徑分析》等論文十餘篇,參與編寫《廣東社會與文化發展藍皮書》《珠江三角洲城市文化論》等著作。目錄
導言第一章後批判哲學與超越論的現象學
第一節機械自然觀與近代哲學
一、機械自然觀
二、笛卡爾的心物二元論
三、經驗主義
第二節波蘭尼的後批判哲學
一、論機械論的成長
二、反懷疑立場
三、後批判哲學
第三節胡塞爾的超越論現象學
一、伽利略與科學危機
二、批判近代哲學與構建超越論的現象學
第四節批判之比較
第二章默會知識與意向性
第一節波蘭尼的“默會知識”
一、什麼是默會知識
二、默會知識的結構
三、默會知識的特徵
四、默會知識的成分
五、默會知識的理論來源
第二節胡塞爾的意向性
一、意向性的概念
二、意識行為的意向本質
三、意向行為的分類
四、意義與對象
第三節比較
一、相似之處
二、不同之處
第三章感知、想像與認知
第一節笛卡爾、休謨的感知與想像
一、笛卡爾的感知與想像
二、休謨的感知與想像
第二節波蘭尼的感知與想像
一、感知和內驅力
二、直觀和想像
三、證實的想像和有效的想像
第三節胡塞爾的感知與想像
一、內感知、外感知、相即感知、非相即感知
二、感知、想像與直觀
三、在場的想像與不在場的想像
第四節波蘭尼與胡塞爾的感知與想像理論比較
第四章內居與還原
第一節內居
一、內居的含義
二、理論來源
三、三種內居
第二節還原
一、自然態度和現象學態度
二、還原的內涵
三、三種還原
第三節比較
第五章情感與認知
第一節近代理性主義的情感與認知
第二節波蘭尼的“求知熱情”
第三節胡塞爾的情感現象學
第四節比較
第六章語言與認知
第一節波蘭尼的指示、象徵、隱喻
第二節胡塞爾的指示與表述
第三節波蘭尼與胡塞爾語言觀之比較
第七章真理觀比較
第一節波蘭尼的真理觀
一、真理符合論及其困難
二、個人知識真理觀
三、真理與實在
四、與真理融貫論的關係
第二節胡塞爾的真理觀
一、真理與充實
二、兩種真理
三、生活世界與真理
第三節比較
參考文獻
後記
……
文摘
第一章後批判哲學與超越論的現象學波蘭尼針對近代以來的批判哲學,稱自己的哲學為後批判哲學。在波蘭尼看來,批判哲學的批判太過清晰,太對象化,它切斷了外在知識與內在的、不可言傳的知識的聯繫。批判哲學與近代機械自然觀有密切聯繫。波蘭尼為了化解對自然、科學的機械看法,提出“個人知識”理論。他認為,知識都是人的知識,有個人參與的因素在裡面。胡塞爾的超越論現象學,探討人們對外界超越的看法是如何可能的,即知識是如何可能的。超越在胡塞爾那裡有兩種內涵:一方面意味著對意識的超越、對“非實項包容的超越”,另一方面意味著“實項的超越”,指對意識的實項因素(感性材料)的超越。後一種意義上的超越是對意識之超越的起源。儘管波蘭尼與胡塞爾批判機械自然觀的路徑、方向不同,得出的結果也不盡相同,但從中看到的問題幾乎是相同的,即機械自然觀阻斷了對其理論來源的進一步認知。面對近代哲學傳統,他們在繼承的基礎上突破,構建各自的哲學體系。